所屬科目:民法
1 甲、乙、丙 3 人共有一筆 A 地,3 人於民國 90 年成立協議分割契約,但後來因 3 人工作繁忙,均忘了前往地政機關辦理分割登記,嗣於民國 110 年間,甲在搬家時發現該協議分割契約,乃訴請 乙、丙履行協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丙間所成立之不動產協議分割契約,其分得部分所有權移轉請求權,係請求履行協議 分割契約之權利,具有債權請求權之性質,仍有民法第 125 條消滅時效之適用,故本件已罹於 時效 (B)不動產標的金額甚大,影響層面廣,故應適用民法上之特殊時效,不適用民法第 125 條有關一 般時效之規定 (C)依實務見解,甲以訴請求履行分割協議,性質上為形成權 (D)既然甲為所有人,且已經達成分割協議,不問時效規定,甲仍得以分割協議使用分得部分之 土地
2 關於死亡宣告之民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失蹤人經公示催告程序,且無人陳報失蹤人生存,法院不得斟酌其他事由,須為死亡宣告裁定 (B)失蹤日期,除利害關係人最後接到音信之日外,法院得斟酌客觀事實及證據,據以判斷失蹤日期,應自何時起算 (C)生死不明,並非絕對而係相對之狀態,僅須聲請人(利害關係人)及法院不知其行蹤,即屬 失蹤 (D)非失蹤陷於生死不明,無民法上死亡宣告規定之適用
3 下列關於行為能力之敘述,何者錯誤?(A)無行為能力人受領贈與物,係屬純獲法律上利益行為,贈與契約有效 (B)無行為能力人不得單獨為債務之免除 (C)限制行為能力人未得法定代理人允許,所為之契約解除,原則上係屬無效 (D)限制行為能力人偽造法定代理人同意書,向善意商家購買玩具之行為,係屬有效
4 下列關於法人之敘述,何者正確?(A)法人擬制說,強調法人係社會生活上獨立主體 (B)設立社團法人,原則上為數人之契約行為 (C)社團法人以社員總會為其最高意思機關,原則上為自律法人之性質 (D)法人具有享受權利負擔義務之能力
5 甲缺錢孔急,乃以電話向乙商借現金新臺幣(下同)100 萬元,乙在電話中爽快應允,但就利息部分,乙請求必須以法定利率上限之年利率百分之十六計算,利息為 16 萬元,甲亦同意。乙乃將利息 16 萬元預扣,而直接匯款 84 萬元予甲,2 人約定 1 年後本金加利息,共償還 100 萬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向乙借 100 萬元,利息年利率百分之十六,故利息為 16 萬元,乙預扣後匯款 84 萬元,約定甲 1 年後須償還 100 萬元,甲、乙間利率之約定,符合法律規定之法定利率 (B)甲向乙借100 萬元,乙在電話中口頭應允,因為民法上契約成立,不以要式為要件,口頭約定 亦得成立,甲、乙間成立消費借貸契約 (C)因為消費借貸契約屬於要物契約,除當事人之意思表示外,尚須為一定物之交付,始得成立。 故乙既然僅匯 84 萬元,兩造間消費借貸契約之本金,應該以 84 萬元為計算,則甲、乙間利息 約定 16 萬元,顯然超過年利率百分之十六之法定利率 (D)一般民間借貸,多數會約定利息,故甲、乙間就算不約定利息,法律上亦會產生利息債務
6 甲欲將其收藏之骨董出售於乙,以電子郵件為要約時,疏未注意而誤將價金「50 萬元」寫成「10 萬元」,乙不知甲誤寫,回信承諾之。關於甲、乙間之買賣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間理解之價金不一致,契約自然不成立 (B)甲得拒絕乙之承諾,使契約不成立 (C) 1 年之內,甲得主張契約無效 (D)因甲就誤寫有過失,故不得撤銷該買賣契約
7 甲向乙購買 L 地,當事人間關於 L 地之所有權移轉契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甲、乙均須親自簽名 (B)契約之內容,應由甲或乙親自書寫 (C)乙得以蓋章代簽名 (D)甲得以指印代簽名,並經 2 人簽名證明
8 下列何者為主物與從物之關係?(A)房屋與其陽台 (B)筆記型電腦與其充電器 (C)土地與其房屋 (D)果園與其果樹
9 關於承租人對出租人未給付合乎約定使用收益之租賃物之救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承租人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租金之給付 (B)承租人不得依債務不履行規定,請求損害賠償 (C)承租人得請求出租人進行修繕 (D)若租賃物為房屋,縱危及承租人之安全或健康,雖於訂約時已知其瑕疵,承租人亦不得終止租約
10 甲、乙、丙、丁、戊 5 人互約出資以合夥開設 A 餐廳,約定合夥之決議,得由合夥人全體過半數 同意為之,並約定合夥之事務,由甲、乙、丙 3 人執行。嗣後,因 A 餐廳經營不善,甲、乙、丙 3 人擬變更事業種類為經營 B 健身中心,惟丁、戊對此表示反對。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乙、丙 3 人得以全體合夥人過半數同意之方式,決議變更事業種類為經營 B 健身中心 (B)甲就 A 餐廳之通常事務,得單獨執行之 (C)丁得隨時檢查 A 餐廳之事務及其財產狀況,並得查閱帳簿 (D)戊不必得甲、乙、丙、丁全體合夥人之同意,即可將自己之股份轉讓於丁
11 甲公司向乙借款若干,約定應於民國(下同)98 年 3 月 1 日償還,甲之大股東丙,以及甲之董事丁,均同意就上述借款為甲擔任連帶保證人,並拋棄先訴抗辯權。詎甲屆期無力償還借款,丁復於 113 年 2 月 5 日卸任董事職務,乙遂於同年月 20 日向甲請求償還借款,甲旋向乙承認其所積欠之借款。乙復於同年 4 月 15 日請求丙、丁連帶清償上述債務,丙提出乙基於連帶保證之請求權已罹於消滅時效之抗辯,丁則以其並無職務在身為由,拒負保證之責。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向乙承認借款債務,對丙亦生中斷時效之效力 (B)乙請求已卸任董事職務之丁,就甲之借款負連帶保證責任,並無理由 (C)丙抗辯乙之連帶保證請求權已罹於消滅時效,屬有理由 (D)甲向乙承認借款債務,發生中斷時效之效力
12 甲向乙購買 A 骨董花瓶,買賣價金為新臺幣(下同)100 萬元,約定於民國(下同)113 年 5 月 2 日給付,並由丙擔任保證人。113 年 5 月 2 日當天,甲並未給付價金。乙對甲之財產強制執行 後,因甲一貧如洗,乙無法受償,而請丙幫甲付 100 萬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若甲訂立買賣契約係因受乙之脅迫,依民法第 744 條有關保證人拒絕清償之規定,丙得拒絕清償 (B)若甲對乙有 10 萬元之債權,丙得主張用該筆 10 萬元之債權抵銷 (C)丙代甲給付 100 萬元後,丙得向甲請求 100 萬元 (D)甲對債之發生原因之法律行為有撤銷權,但甲並未行使該撤銷權。由於該撤銷權不得由丙直接 主張,因此丙仍須向乙為清償
13 甲、乙約定,甲於乙之受僱人丙,將來因職務上之行為而應對乙為損害賠償時,由甲代負賠償責任。關於甲、乙間之人事保證契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若甲與乙僅以口頭約定人事保證契約,並約定期間為 10 年。則該人事保證約定期間,縮短為 3 年,仍為有效 (B)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甲依人事保證契約應負賠償責任時,其賠償金額以賠償事故發生時,丙當年可得報酬之總額為限 (C)若甲、乙間之人事保證未定期間者,自成立之日起有效期間為 3 年 (D)若甲、乙間之人事保證未定期間者,甲得隨時終止契約
14 甲之土地因受戊之土地所包圍,致無法與公路相通,嗣後,甲在其土地上興建 A 屋,並將該屋出租於乙,乙則僱用員工丙利用 A 屋經營咖啡廳,須經常往返該公路,甲將其土地設定普通抵押權於丁。下列何者對戊之土地,不得依民法第 787 條有關袋地通行權之規定,取得法定通行權? (A)甲 (B)乙 (C)丙 (D)丁
15 甲於自己所有之土地上建造房屋時,該建物之一部分逾越地界於乙所有之鄰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無論甲為故意或過失,乙均得請求拆除越界之建物 (B)乙知情後即提出異議時,任何人均不得干涉乙請求拆除越界建物之主張 (C)如乙不請求甲拆除越界部分建築時,得請求甲價購遭越界部分之土地 (D)甲受乙之請求而拆除越界部分建物,即不必賠償因越界對乙所造成之損害
16 甲對乙負有新臺幣 1,000 萬元借款債務。關於甲對乙所負該筆借款債務履行之擔保,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得以自己之不動產,設定普通抵押權於乙 (B)第三人得以自己之不動產,設定普通抵押權於乙 (C)甲得與乙成立保證契約,以自己為保證人 (D)第三人得與乙成立保證契約
17 甲是 A 地所有人,出賣 A 地於乙。關於甲對乙所負 A 地所有權移轉義務之履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與乙應成立 A 地所有權移轉契約 (B)甲應交付 A 地於乙 (C)甲應以書面為之 (D)甲與乙應至地政機關完成 A 地所有權移轉登記
18 關於典權之定義及效力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稱典權者,謂以自己或他人之不動產不移轉占有而供債權擔保,於他人不回贖時,取得該不動 產所有權之權 (B)典權人於典權設定後,負支付典價之義務 (C)典權存續中,典權人不得將典物轉典於他人 (D)典權人對於典物因轉典所受之損害,負過失之賠償責任
19 下列關於民法第 876 條法定地上權成立要件之敘述,何者錯誤?(A)土地所有人將其土地設定抵押權後,在抵押之土地上營造建築物 (B)設定抵押權時,土地及其土地上之建築物,同屬於 1 人所有 (C)所有人僅以土地或僅以建築物設定抵押,或以土地及建築物為抵押而其後拍定人各異 (D)抵押權人須以拍賣之方式而實行抵押權
20 成年之甲,父母雙亡,惟因心智缺陷,經法院為監護宣告,並指定乙女為監護人。治癒後,法院 尚未撤銷監護宣告,甲、乙依法結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婚姻無效 (B)甲得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 (C)法院依職權撤銷婚姻 (D)甲、乙婚姻有效,雙方均不得請求撤銷
21 丙成年後得本生父母甲、乙之同意,由丁、戊共同收養。嗣後丁遇車禍身亡。下列關於收養終止之敘述,何者錯誤? (A)丁、戊僅限於離婚之事由,丙始得單獨與戊合意終止收養 (B)戊對丙為虐待者,丙亦得聲請法院宣告終止與戊之收養關係 (C)丙與戊合意終止收養後,丙亦得聲請法院許可終止與丁之收養關係 (D)戊因與丙終止收養而生活陷於困難,原則上得請求丙給與相當之金額
22 甲女未婚生子乙,乙之生父為丙。下列關於認領之敘述,何者正確?(A)甲得請求丙認領乙,但甲應於乙出生後 5 年間為之 (B)丙得主動認領乙,但丙應自知悉乙為其非婚生子女之時起 7 年內為之 (C)丙仍活著時,乙得請求丙認領,但乙應於成年後 2 年間為之 (D)設丙已死亡,丙有繼承人,乙得向丙之繼承人提起強制認領之訴
23 被繼承人甲與乙係夫妻,乙妻早於甲夫死亡,甲死亡後留有遺產新臺幣(下同)1,500 萬元,甲、乙生前育有 2 子丙、丁;丙於甲死亡後依法拋棄繼承,丙有 1 女戊,另乙婚前即育有 1 子己,甲、乙婚後,甲未收養己。下列何人有繼承權或代位繼承權,其應繼財產若干? (A)丁有繼承權,戊及己有代位繼承權;丁、戊、己各得 500 萬元 (B)丁有繼承權,戊有代位繼承權,己無代位繼承權;丁、戊各得 750 萬元 (C)丁有繼承權,戊無代位繼承權,己有代位繼承權;丁、己各得 750 萬元 (D)丁為唯一繼承人,得繼承遺產之全部 1,500 萬元
24 下列何種情況,繼承人喪失其繼承權?(A)繼承人變造遺囑中所指定之未成年子女監護人 (B)被繼承人自書遺囑並簽名,繼承人補填其未記明之年月日 (C)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有重大侮辱之行為,經被繼承人於未經公證之書面中表示使其喪失繼承權 (D)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被繼承人未致死,經法院為免訴之判決
25 甲未婚無子,父母、祖父母均已死亡。有一兄,但已死亡。甲生前扶養其兄之未成年子乙。甲死 亡時,留有新臺幣(下同)200 萬元之現金,但對丙負有 100 萬元債務。甲立遺囑遺贈丁 100 萬元。乙經親屬會議決議酌給 50 萬元。乙、丙、丁得自甲之遺產,分別獲得多少金額? (A)乙 0 元、丙 100 萬元、丁 100 萬元 (B)乙 50 萬元、丙 100 萬元、丁 50 萬元 (C)乙 50 萬元、丙 50 萬元、丁 100 萬元 (D)乙 25 萬元、丙 100 萬元、丁 75 萬元
一、甲想以新臺幣(下同)600 萬元,向乙購買土地一筆,欲自地建屋。土 地市價是 550 萬元。2 人完成買賣契約的訂定。但甲事後發現,該筆土地卻是限建土地。甲想拒絕給付 600 萬價金,但乙卻堅持甲必須賠償 50 萬元。何者有理?(25 分)
二、甲受僱於乙貨運行擔任貨車司機。某日甲駕駛乙貨運行的貨車,卻未去 送貨,而是載女朋友出遊。路上,甲不慎撞傷路人丙。丙想向乙貨運行請求賠償,有無可能?(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