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民法
> 109年 - 109 地方政府特種考試_三等_財稅行政、法制、商業行政:民法#94801
109年 - 109 地方政府特種考試_三等_財稅行政、法制、商業行政:民法#94801
科目:
民法 |
年份:
109年 |
選擇題數:
25 |
申論題數:
2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民法
選擇題 (25)
1 下列何者為獨立不動產? (A)阿里山的森林火車 (B)生長在阿里山的千年神木 (C)尚未與土地分離的砂石 (D)具有獨立經濟價值並長期附著於土地之魚塭
2 下列關於民法法人之敘述,何者錯誤? (A)民法上之合夥不得成為享受權利、負擔義務之權利主體 (B)同鄉會須經主管機關之許可始得設立 (C)法人於設立階段由設立人所取得之權利,於法人設立登記完成後當然由法人承受 (D)祭祀公業於祭祀公業條例公布施行前為不具權利能力之非法人團體,其財產由祭祀公業派下公 同共有
3 關於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為之法律行為效力,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父母允許未成年子女零用錢購買彩劵,彩劵中大獎後未成年子女以該獎金購買汽車之法律行為 有效 (B)父母允許未成年子女經營特定營業,就該特定營業有關之法律行為,未成年子女均得為之 (C)中學生購買早餐之法律行為係有效 (D)中學生無償受贈1台電腦之法律行為係有效
4 下列關於消滅時效客體之敘述,何者錯誤? (A)債權請求權為消滅時效之客體 (B)動產所有物返還請求權非為消滅時效之客體 (C)人格權之侵害除去及侵害防止請求權非為消滅時效之客體 (D)純粹身分關係所生之請求權非為消滅時效之客體
5 甲脅迫乙,將其所收藏之 A 古董以高價出售給善意之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因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之乙,若欲撤銷該意思表示者,應於脅迫終止後1年內為之 (B)被脅迫行為雖非出自於買受人丙,甲仍得撤銷其與丙之買賣契約 (C)乙雖受甲脅迫,但因丙為善意,故乙不得以其受甲之脅迫而撤銷與丙之買賣契約 (D)丙以高價購買 A 古董,乙未受有損害,故乙不得以其受甲之脅迫而撤銷與丙之買賣契約
6 下列何種情形將使買賣契約失其效力? (A)附解除條件,而條件成就 (B)附停止條件,而條件成就 (C)標的物為合法之債權,而該債權不存在 (D)標的物為無瑕疵之特定物,締約後履約前該物被燒毀
7 甲向乙以低價承租小套房 A 一間,契約締結前乙已表明 A 屋係輻射屋可能危及健康,而低價出 租,但甲仍同意承租。事後甲反悔欲終止契約。下列關於終止契約之敘述,何者錯誤? (A)契約終止權的性質,為形成權 (B)因乙低價出租,而甲仍同意承租。事後甲不得以 A 屋係輻射屋為由,終止契約 (C)行使契約終止權,並不會發生民法第259條回復原狀的效果 (D)契約終止權的效果,係契約之效力向將來消滅,並無溯及效力
8 下列關於契約解除之敘述,何者正確? (A)契約解除權之行使,若相對之契約當事人有數人時,如無特別約定,向其中一人為之,即生效力 (B)對於絕對定期行為之債務,就可歸責於債務人之給付遲延,仍須先為定期催告,債權人始得解 除契約 (C)解除權之行使,若未定有行使期間,他方當事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解除權人確答是否行使, 若逾期未行使,則解除權消滅 (D)解除權人對受領之給付物加以改造,並不影響解除權之行使,僅須對他方負損害賠償之責
9 乙之父母 A 與 B 年事已高,無謀生能力,因乙自年輕時即與父母失和,雖了解其生活狀態,卻不 聞不問,其鄰居甲得知此事,即每日自掏腰包提供 A 與 B 飲食,若遇 A 或 B 生病,也陪同就醫, 負擔車資以及治療上必要之費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若向乙請求餐費、車資以及其他醫療費用之償還時,乙得拒絕,因為甲管理事務違反乙明示 或可推知之意思 (B)甲管理事務係為乙履行法定扶養義務,雖違反本人之意思,仍得依民法第176條之規定請求餐 費、車資以及其他醫療費用之償還 (C)甲所為之管理屬於誤想管理,應依不當得利主張權利 (D)甲基於事務之管理,與乙之間發生契約關係
10 下列關於要約與承諾之敘述,何者正確? (A)甲登廣告聘請英文家教,甲之行為即為要約 (B)甲家裡飼養的貴賓狗走失,甲登廣告表示,若有人尋獲帶至甲家中,甲即懸賞3萬元,甲之行為 即為要約 (C)要約人得為特定人或不特定人 (D)非對話為要約者,非立時承諾,要約失其拘束力
11 甲至乙購物網站購買一台 A 牌50吋電視,安裝後,螢幕顯現雪花片片,該電視顯有瑕疵,設若乙 對電視瑕疵事前並不知情,依民法第364條規定,甲得向乙為下列何種主張? (A)撤銷該契約 (B)請求損害賠償 (C)撤回購買該電視之意思表示 (D)即時請求另行交付無瑕疵之電視
12 在下列何種情形下,保證人得拒絕清償? (A)主債務人受破產宣告 (B)主債務人之財產不足清償債務 (C)保證人拋棄先訴抗辯權 (D)主債務人就債之發生原因之法律行為有撤銷權
13 合夥成立後,第三人欲加入為合夥人,於下列何種情形下,始發生效力? (A)須經執行事務合夥人全體之同意 (B)須經執行事務合夥人過半數之同意 (C)須經合夥人全體之同意 (D)須經合夥人過半數之同意
14 甲將其對乙之新臺幣(下同)50萬元金錢債權(A 債權)供丙設定權利質權,以擔保丙對甲之40 萬元債權(B 債權),而乙對甲亦有40萬元之金錢債權(C 債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對甲之 C 債權無論係於受設定質權通知之前或之後發生,於受通知後均不得對丙主張抵銷 (B)如 B 債權之清償期先於 A 債權之清償期,丙得於 A 債權清償期屆至時,向受通知設定質權之 乙,就擔保之債權額,為給付之請求 (C)甲、丙間之權利質權的設定,非經乙之同意,不生效力 (D)甲、丙間之權利質權的設定,以口頭約定即生效力
15 甲以其所有價值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之 A 不動產,供丙設定在擔保600萬元債權範圍內之普 通抵押權予乙,作為擔保乙對丙之1200萬元債權;丁為擔保乙對丙之全額債權,乃與丙締結連帶 保證契約。清償期屆至時,因丙無力清償,乙乃先聲請拍賣 A 不動產獲償。甲得對丁求償多少金 額? (A)0元 (B)200萬元 (C)600萬元 (D)1200萬元
16 下列關於普通地上權成立要件之敘述,何者正確? (A)普通地上權之客體為不動產,故土地及建築物均得為地上權之客體 (B)普通地上權係以使用他人不動產為目的,故共有人不得在自有之共有土地上為其他共有人設定 地上權 (C)普通地上權乃以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為目的之用益物權,故須以地上之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存 在為地上權設定及存續之要件 (D)租金及期限之約定並非普通地上權之成立要件,故地上權之設定可為有償或無償,亦可為定有 期限或未定期限之地上權
17 甲善意且無重大過失由非所有人之乙受讓,並已受交付 A 動產。A 動產之原所有人丙於下列何種 情形,不得於其喪失占有後二年內向甲請求返還 A 動產? (A) A 物為漂流物遭乙占有 (B)丙因乙詐欺而將 A 物贈與乙 (C)乙因誤取而占有 A 物 (D) A 物為乙自丙處竊取之盜贓物
18 下列關於代位繼承要件之敘述,何者錯誤? (A)被代位人須於繼承開始前死亡 (B)被代位人喪失繼承權時 (C)被代位人之直系血親卑親屬為代位繼承人 (D)被代位人之配偶為代位繼承人
19 甲與乙通謀虛偽意思表示,將甲所有之 A 地登記在乙名下。詎料乙竟將 A 地賣給丙,並以移轉所 有權之意思,將 A 地登記予善意之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仍為 A 地之所有權人 (B)丙善意取得 A 地所有權 (C)乙丙間之買賣契約無效 (D)乙丙間之物權契約無效
20 甲竊取乙的古董,以所有之意思,和平、公然在家中的客廳內,繼續擺置十年以上,下列敘述, 何者正確? (A)乙仍為該古董的所有權人 (B)甲已取得該古董的所有權 (C)乙對甲之請求權罹於時效 (D)甲對乙負返還古董之義務
21 關於婚姻之無效,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非當然無效,須以訴主張,經法院以判決宣告無效確定前,婚姻仍然有效,所生子女為婚生子女 (B)當然無效,但須以訴主張,經法院以判決宣告無效確定後,所生子女失其婚生子女地位 (C)當然無效,無須訴請法院為無效之宣告,有確認利益之任何人,均得訴請確認婚姻無效,所生 子女經生父撫育者,視為婚生子女 (D)當然無效,但須以訴主張,經法院以判決宣告無效確定後,所生子女不因而失其婚生子女地位
22 下列關於扶養義務之敘述,何者正確? (A)未成年人已結婚者之夫妻之一方,與他方父母同居須達6個月以上者,其相互間始負有扶養義務 (B)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扶養義務,不因結婚經撤銷或離婚而受影響 (C)夫妻間之扶養義務,以夫妻間結婚後同居於夫妻共同住所地為限,始以夫妻之共同財產互負扶 養義務 (D)負扶養義務人有數人時,應依事實上共同居住之時間較長,以及親等近者為優先考量
23 甲乙為夫妻,無另外約定財產制。甲乙離婚時,甲有婚後財產為存款新臺幣(下同)800萬元,無 負債。乙於婚前負有債務400萬元,已用其婚後財產清償完畢,而該婚後財產尚剩存款及股票價值 共計600萬元。下列關於剩餘財產分配的敘述,何者正確? (A)乙得向甲請求200萬元 (B)乙得向甲請求100萬元 (C)甲得向乙請求200萬元 (D)甲得向乙請求100萬元
24 下列關於繼承分割之敘述,何者正確? (A)繼承人中如曾從被繼承人受有特種贈與之不動產者,於遺產分割時,應按被繼承人遺囑指定之 應繼分比例扣還之 (B)繼承人如對於被繼承人負有債務者,於遺產分割時,應按其債務數額,由該繼承人之應繼分內 扣還 (C)繼承分割後,各繼承人對於他繼承人因分割而得之不動產,負與出租人同一之移轉責任 (D)繼承人中曾在繼承開始前因結婚、分居、離婚之原因,已從被繼承人受有不動產之贈與者,他 繼承人皆應將該贈與價額加入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之所有財產,為應繼遺產
25 關於遺囑能力與遺囑之方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無行為能力人,應在特別代理人之見證下,為遺囑 (B)滿16歲之限制行為能力人,無須經法定代理人之允許,得為遺囑 (C)遺囑人應於保留配偶及直系血親卑親屬之特留分後,以遺囑自由處分其財產。但該遺囑以逕向 戶政機關陳報並登記後,始生效力 (D)受輔助宣告之人,應於特別代理人之見證下,始有為自書遺囑之能力
申論題 (2)
一、甲以其所有之 A 農地供乙使用,並由乙在 A 地上建造乙所有之農舍。其 後,乙與丙約定以各有二分之一應有部分比例自甲購得 A 地,但因受限 於農業發展條例之規定,丙無法就 A 地二分之一持分辦理移轉登記,丙 乃與乙約定:「由乙代表為 A 地之登記名義人,並允許乙使用丙之二分 之一應有部分土地,但乙日後出售 A 地時,乙須給付丙賣得價金之二分 之一。」 後因乙於未出售 A 地前死亡,A 地及 A 地上之農舍由丁、戊繼承、並辦 妥繼承登記。丙主張乙死亡時,原應將其於 A 地之二分之一應有部分移 轉登記於己,但因受限於前述法令無法進行,故丁、戊應依不當得利連 帶返還 A 地二分之一的價額於己。丙之主張是否有理?(25分)
二、經核准撥用為某政府機關眷舍之 A 房地原屬國有財產,於未完成撤銷撥 用程序之前,乃國有財產法所定之公務用公用財產,依該法規定不得為 任何之處分。詎料因主管機關失察,於撤銷撥用程序前,將 A 房地讓售 予申購該房地之甲並完成移轉登記;其後,甲復將該房地讓售予善意之 乙並完成移轉登記。 針對上情,主管機關以 A 房地仍屬國有公用財產為由,依民法第767條 規定,請求法院判決塗銷甲、乙二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甲、乙則主張 二人於申購及買賣 A 房地時均屬善意,應受土地法及民法關於善意受讓 規定之保護。雙方之主張,何者有理?(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