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科目:公職◆行政法(包含行政程序法等)
1 有關緊急命令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緊急命令之授權依據為一般法律 (B)緊急命令得暫時取代法律、變更法律 (C)緊急命令是由行政院院長發布 (D)緊急命令目的在於處理緊急危難或應付財經重大變故,故無須立法院之同意追認
2 依行政程序法規定,關於行政指導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行政指導無須以特定人為對象 (B)行政指導具有法律上之強制力 (C)相對人若明確拒絕指導時,行政機關應即停止行政指導,並不得據此對相對人為不利之處置 (D)針對非其職權或職掌之事務,行政機關仍得為行政指導
3 行政機關就不確定法律概念享有判斷餘地時,行政法院於下列何種情形應尊重行政機關之判斷? (A)事實如何涵攝於法律構成要件具有高度專業性,不能經由社會通念加以判斷 (B)判斷與評量以錯誤之事實為基礎 (C)決策過程未踐行應遵守之法律程序 (D)法律概念之解釋牴觸既存之上位規範
4 依現行法規定,關於委辦事項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委辦,乃地方自治團體在上級政府指揮監督下,執行上級政府交付辦理之事務 (B)上級政府應有法規依據,始得委辦事務予地方自治團體 (C)地方自治團體辦理委辦事務所為之行政處分,為委辦機關之行政處分 (D)地方自治團體訂定之委辦規則,應函報委辦機關核定後發布之
5 關於行政法人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行政法人之任務限於完全不涉及公權力行使之事務 (B)不受其他機關指揮監督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屬之 (C)行政法人所屬之職員須具有公務人員身分 (D)人民對於行政法人所為之行政處分得向其監督機關提起訴願
6 關於行政事件管轄權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行政事件如不能定土地管轄權,關於不動產事件,由不動產所在地行政機關管轄 (B)同一事件有數個行政機關有管轄權者,應由受理在先之機關管轄 (C)行政事件發生數行政機關管轄權爭議,應由其共同上級機關決定之 (D)行政事件發生數行政機關管轄權爭議,各該行政機關無共同上級機關,由各該行政機關協議定之
7 地方自治團體與依法進用之約僱人員,實務上認為屬於何種法律關係? (A)特別權力關係 (B)民事法律關係 (C)公法上僱用關係 (D)管轄委託關係
8 關於公務人員辦理採購業務之義務與責任,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未經許可於家族經營之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應由服務機關逕予休職 (B)採購業務主管人員無正當理由未依規定期限申報財產,依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處以罰鍰 (C)收受廠商之賄賂,除應受貪污治罪條例之刑事處罰外,可能得同時依公務員懲戒法予以懲戒 (D)圖謀不法利益,致嚴重損害政府聲譽,有確實證據者,得依公務人員考績法一次記二大過免職
9 關於公務人員保障法復審規定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提起復審 (B)原處分機關之認定,原則上以實施行政處分時之名義為準 (C)原處分機關裁撤或改組,應以承受其業務之機關視為原處分機關 (D)復審之提起,應自行政處分達到之次日起 30 日內為之
10 關於法規命令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法規命令須刊登於政府公報或新聞紙,始生效力 (B)法規命令訂定須經其他機關核准而未核准發布者,效力未定 (C)訂定法規命令可不經聽證程序 (D)擬訂法規命令應使人民得陳述意見
11 關於訴願之期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訴願之提起,應於原行政處分機關或受理訴願機關收受訴願書當日起算 30 日內 (B)訴願之決定,自收受訴願書之次日起,原則上應於 2 個月內為之 (C)訴願決定書應附記,如不服決定,得於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1 個月內向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D)訴願決定書之正本,應於決定後 15 日內送達訴願人、參加人及原行政處分機關
12 關於行政處分之效力,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已無法再循通常救濟途徑予以變更或撤銷之行政處分,除別有規定外,即產生形式存續力 (B)行政處分須直到發生形式存續力後,方對相對人及原處分機關產生拘束力 (C)行政程序法第 128 條關於行政程序重新進行之規定,係行政處分形式存續力之例外 (D)違法行政處分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原處分機關仍得依職權撤銷
13 下列何者屬於附負擔附款之行政處分? (A)在普通汽車駕駛執照中,附記不得操作大客車 (B)發給施工許可,但註記施工期間 3 個月 (C)主管機關許可舉辦演唱會,但將舉辦方所申請之 4 小時調整為 3 小時 (D)行政機關同意資助公務員出國進修,但進修結束後 5 年內不得離職
14 於颱風來襲時,某山地原住民區公所依災害防救法之規定,強制某一危險地區之住戶立即撤離,此一強制撤離行為的法律性質為何? (A)行政事實行為 (B)行政指導 (C)法規命令 (D)一般處分
15 關於行政事實行為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行政事實行為不發生法律效果,應類推適用確認行政處分無效之訴訟救濟之 (B)行政事實行為不具法律效果,但是亦為行政法律關係發生原因之一 (C)通知人民自行拆除違章建築屬於行政事實行為 (D)行政事實行為僅具事實效力,故無須遵守法律優位原則
16 依現行法及司法實務見解,下列何者非屬行政契約? (A)義務人與法務部行政執行署締結之分期繳納罰款契約 (B)教育部與公費留學生締結之公費留學契約 (C)公立學校與教師間締結之聘約 (D)退除役軍職人員與臺灣銀行締結之優惠存款契約
17 下列何者非屬行政罰? (A)稅捐稽徵機關對於欠稅者為限制出境處分 (B)企業未依電信管理相關法令申請許可,私自架設、使用電臺設備,該企業遭主管機關罰鍰 (C)汽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被裁處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 (D)電視臺持續播放違反法律強制規定之節目,主管機關吊銷其執照
18 依行政執行法規定,有關原處分機關或行政執行分署為行政執行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行政執行分署為執行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事項,得將權限之一部分委託民間團體辦理 (B)行政執行由原處分機關執行時,以實施行政處分時之名義認定原處分機關 (C)上級機關本於法定職權所為之行政處分,交由下級機關執行者,以該下級機關為原處分機關 (D)原處分機關裁撤或改組者,以承受其業務之機關為執行機關
19 關於人民依法申請閱覽卷宗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涉及國防、軍事、外交機密且依法規規定有保密必要之卷宗資料,不予提供 (B)人民申請檢視公文資料,行政機關應視具體個案,分別適用行政程序法、檔案法或政府資訊公 開法之相關規定 (C)涉及一般公務機密之行政決定前擬稿或準備文件,與公益無關之部分,依法仍應准許閱覽 (D)當事人於閱覽資料或卷宗時發現有錯誤,得檢具事實證明依法申請相關機關更正
20 甲、乙、丙、丁、戊、己等 6 人共同提起訴願,依訴願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甲等 6 人因同一原因事實,受課稅處分,得共同提起訴願 (B)甲、乙為訴願選定代表人,則甲、乙均得單獨代表共同訴願人為訴願行為 (C)甲等 6 人經通知逾期未選定訴願代表人,受理訴願機關得依職權指定訴願代表人 (D)甲等 6 人共同提起訴願,得選定甲、乙、丙、丁為代表人
21 國家成立鹽業公司,販賣國民海洋深層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該公司不得主張契約自由 (B)若其產品發生食安事件,不得請求國家賠償 (C)國家得以公法法規管制該交易 (D)該交易應受行政法原則之約束
22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意旨,下列何者之救濟應提起課予義務訴訟? (A)教師因違反教師法遭聘任學校決定自次一學年起不予續聘 (B)本國人就其外國籍配偶依法申請入境遭駁回處分 (C)教師因體罰學生遭決議解聘且 4 年內不得擔任教師,經主管機關核准 (D)人民依法請求就國有林地中濫墾地訂立租地契約遭拒絕
23 甲為中華民國國籍人士,其與 A 國籍乙在 A 國辦理結婚登記。嗣後乙持 A 國結婚證書向我國駐 A 國代表處申請驗證結婚證書及核發依親居留簽證。然而我國駐 A 國代表處卻認為,甲與乙在面 談時對於結婚重要事實陳述不一致,因此駁回乙之簽證申請。依司法實務之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得以自己名義提起課予義務訴訟,請求發給乙簽證 (B)乙不具有我國國籍,因此無法提起行政救濟 (C)甲得以自己名義,提起撤銷訴願及撤銷訴訟,以資救濟 (D)因為甲本身並非依法得申請簽證之當事人,因此無法提起行政救濟
24 下列何種情形國家不負損害賠償責任? (A)甲國家公園管理機關因颱風警報,在所屬國家公園登山口公告禁止入山,乙因假期難得,仍冒 險登山而發生山難 (B)丙機關設立之公園鞦韆已經壞損,不堪使用,故在該鞦韆旁標示不得使用,丁仍讓其未成年之 子女戊使用,戊不幸拋飛而受有重傷 (C)主管機關平日未巡視公園樹木狀況,因強烈颱風來襲,致樹木倒塌壓傷路過之民眾 (D)土地登記機關因可歸責之事由,發生登記錯誤
25 依司法實務見解,公共事業之設施穿越私有土地之地下,致逾越所有權人社會責任所應忍受範圍,形成個人之特別犧牲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土地所有權人得請求需用土地人向主管機關申請徵收地上權 (B)所有權人之土地所有權並未受剝奪,故應忍受此一財產權社會義務的合法限制 (C)此屬財產權之違法侵害,當事人應請求除去侵害 (D)無法律則無徵收補償,若法律未有規定時,所有權人不得請求需用土地人向主管機關申請徵收
一、甲財團法人為辦理友善新住民活動,向 A 市政府社會局申請補助新臺幣 (下同)二十萬元,A 市政府檢核相關申請文件後,以 B 函通知甲財團 法人通過補助,核發第一期補助款十萬元,並請甲財團法人舉辦活動後, 檢附相關支出憑證以辦理核銷,並於三個月後檢具第一期成果報告書,經審查通過後再申請支付第二期補助款。不料甲財團法人檢具之支出憑 證不但未齊全,成果報告書之資料經查多處偽造不實,試問:A 市政府 社會局應如何向甲財團法人要求返還已經支付之補助款十萬元,並不支 付第二期補助款?(25 分)
二、一般認為法院應全面審查不確定法律概念的解釋與適用,僅在少數例外 情形,才適用判斷餘地理論。然而,為何要承認判斷餘地?是否存有判 斷餘地,該如何認定?有關核能發電廠之設置與運轉等許可行政行為, 應否承認行政機關享有判斷餘地,理由何在?試申述之。(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