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科目:三等/三級◆刑法
1 依我國實務見解,下列何種犯行已經達到刑法第 25 條所稱著手實行時點,而可成立未遂罪名?(A)甲出於殺害乙之意思,躲在乙家樓下待乙現身,惟乙當日出國(B)甲出於侵入住居以竊取乙家財物意思,前往乙家附近向其鄰居丙打探乙之行蹤(C)甲出於放火之意思,在乙住家附近潑澆汽油(D)甲出於將被害人迷暈再為強制性交之意思,在乙的飲料內投入昏迷用藥劑
2 下列何者不是刑法意義的公務員?(A)競選獲勝已宣誓就職之鄉民代表 (B)辦理政府研究計畫之國立大學教授(C)公立學校之辦理採購人員 (D)受委託辦理汽車定期檢查之民間修車場員工
3 依我國實務見解,下列何者不成立共同正犯? (A)參與殺人計畫謀議之黑社會老大 (B)未參與謀議,僅出賣人頭帳戶給不知名集團之家庭主婦 (C)於詐欺被害人轉錢至人頭帳戶後,於明知相關情事下,受聘於詐欺集團擔任取款車手,而於提款機領取該款項之高中生 (D)出於共同犯意,而於他人實行強制性交行為時,在一旁抓住被害人的黑社會小弟
4 刑法第 214 條規定:「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使公務員登載於職務上所掌之公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有關本罪之敘述,何者錯誤?(A)本罪之行為主體須有公務員資格(B)行為人主觀上須明知登載事實係為不實內容(C)本罪須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係屬危險犯(D)本罪非繼續犯
5 下列何種情況之甲,不會對乙產生應保護其法益之保證人地位?(A)甲為新生兒乙之母親,而甲不為生存必要的養育措施(B)甲為客輪船長,而乙為該客輪之乘客,於海難發生時甲自行逃亡(C)甲為公車乘客,而甲鄰座乘客乙突然在公車上發生昏迷,甲立即離開現場(D)甲自行接受丙母親委託,而於晚上照顧患有嚴重氣喘乙子,未料甲看電視入迷而未給予乙藥物
6 下列有關罪刑法定原則之敘述,何者錯誤?(A)罪刑法定原則不僅是刑法原則,亦為憲法原則(B)不論有利或不利被告,刑法一律禁止類推適用(C)空白構成要件的刑事立法尚未牴觸罪刑法定原則(D)習慣法僅得作為解釋成文法之參考依據,不得作為定罪之依據
7 下列何者並非刑法第 150 條之聚集而施強暴脅迫罪之行為人?(A)甲為公共場所聚集五人之一,且下手實施強暴行為(B)乙為公共場所聚集三人之一,雖未下手,但居於首謀地位,而由他人施脅迫行為(C)丙為公共場所聚集四人之一,於他人下手實施強暴行為時,純粹在場觀看(D)丁為公共場所聚集六人之一,於他人下手實施強暴行為時,在場呼叫助勢
8 下列何者非屬刑法第 161 條第 1 項脫逃罪所稱依法逮捕、拘禁之人?(A)受羈押之被告 (B)受民事管收之債務人(C)被檢察官依法拘提到案之被告 (D)被法院傳喚至審判庭之證人
9 下列何種行為不構成刑法第 212 條之偽造特種文書罪?(A)偽造護照 (B)偽造支票 (C)偽造身分證 (D)偽造高中畢業證書
10 下列何者不成立刑法第 305 條之恐嚇危安罪?(A)甲告知乙明天地球即將爆炸 (B)甲告知乙明天將殺害乙之女兒丙(C)甲告知乙明天將把乙之裸照放在網路上 (D)甲告知乙明天將竊取其錢包
11 不具警察資格之甲告知乙其為警察,必須確認乙之身分,要求乙匯款 2 萬元以確認乙之身分,乙不疑有他,直接從自己銀行帳戶匯款 2 萬元給甲指定之人頭帳戶。請問甲成立何罪? (A)刑法第 321 條加重竊盜罪 (B)刑法第 339 條之 4 加重詐欺罪 (C)刑法第 210 條偽造文書罪 (D)刑法第 339 條之 2 付款設備詐欺罪
12 下列何者不成立刑法第 332 條之結合犯?(A)強盜殺人者 (B)強盜加重詐欺者 (C)強盜強制性交者 (D)強盜擄人勒贖者
13 依照實務見解,基於行使之目的而偽造貨幣,之後進而行使該偽幣,所成立之偽造貨幣罪(刑法第 195 條第 1 項)與行使偽造貨幣罪(刑法第 196 條第 1 項)應如何論處? (A)偽造吸收行使,僅需論以偽造貨幣罪 (B)依想像競合之例從一重處斷 (C)依數罪併罰之例處斷 (D)成立補充關係,僅需論以行使偽造貨幣罪
14 下列何者並非刑法第 131 條圖利罪的成立要件?(A)針對自己主管或監督之事務 (B)明知違背法令(C)獲得利益 (D)利益與職務間具對價關係
15 甲未受友人乙授權,擅自用乙的名義製作文書,自己則以乙之代理人的名義,顯名於該文書上,依實務見解應如何論處?(A)成立偽造文書罪(B)成立偽造署押罪(C)因自己亦署名於其上,故非偽造(D)取決於是否符合表見代理之要件,若不符合即成立偽造文書罪
16 甲將手指伸入 6 歲女童生殖器,依照實務見解,甲應論以何罪?(A)對幼童性交罪(刑法第 227 條第 1 項)(B)對幼童猥褻罪(刑法第 227 條第 2 項)(C)加重違反意願性交罪(刑法第 222 條第 1 項第 2 款)(D)乘機猥褻罪(刑法第 225 條第 2 項)
17 甲的手機在圖書館遭乙竊取,數日後,甲於捷運上見到乙正在使用自己的手機,便上前質問,乙心虛,收起手機並揮拳將甲擊倒後逃逸。乙於捷運上的行為應論以何罪? (A)準強盜罪 (B)搶奪罪 (C)強盜罪 (D)傷害罪
18 老闆甲覬覦秘書乙姿色已久,某日趁辦公室內無他人在場,欲伸手撫摸乙,乙嚴詞拒絕,甲大怒,竟以蠻力壓制並撫摸乙胸部良久。依實務見解,甲構成何罪? (A)刑法第 228 條第 2 項濫用權勢地位猥褻罪 (B)刑法第 224 條違反意願猥褻罪 (C)刑法第 225 條第 2 項乘機猥褻罪 (D)刑法第 229 條突襲觸摸罪
19 依照刑法第 2 條第 2 項,下列何者於行為後法律有變更時,一律採取從新原則?(A)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 (B)褫奪公權(C)拘役 (D)沒收
20 法院若宣告多數沒收,依刑法第 40 條之 2,應當如何處理?(A)擇重執行 (B)擇輕執行(C)併執行 (D)視具體情形決定應全部或一部執行
21 緩刑期滿,而緩刑之宣告未經撤銷者,法律效果為何?(A)其刑之宣告失其效力(B)其刑之宣告以已執行論(C)其刑之宣告,扣除緩刑期間後,續以執行(D)其刑之宣告暫緩執行
22 受有期徒刑之宣告,易科罰金執行完畢者,效果為何?(A)原宣告之有期徒刑以已執行論(B)原宣告之有期徒刑轉為罰金刑,執行完畢(C)原宣告之有期徒刑,其刑之宣告失其效力(D)有期徒刑之刑期內若未更犯他罪,所受宣告之刑以已執行論
23 甲教唆乙行竊,乙萌生犯意,但隨即因車禍住院,甲應如何論處?(A)成立教唆竊盜既遂 (B)成立教唆竊盜未遂(C)成立教唆預備竊盜 (D)不成立犯罪
24 甲埋伏於路邊欲殺乙,見乙、丙二人並肩而行,舉槍瞄準,儘管知道自己無法排除誤中丙的可能性,但因機不可失,還是決定賭一把。扣下扳機擊發後,子彈未打中乙,卻將丙擊斃。甲應如何論罪? (A)成立殺人既遂罪與殺人未遂罪,二者依想像競合之例處斷 (B)成立殺人未遂罪與過失致人於死罪,二者依想像競合之例處斷 (C)成立殺人未遂罪與過失致人於死罪,二者依實質競合之例處斷 (D)成立殺人未遂罪與過失致人於死罪,二者依法條競合之例處斷
25 行為後,填補相關空白刑法的法規命令有所變更,依照實務見解應如何處理?(A)此屬法律變更,應適用刑法第 2 條第 1 項本文(從舊原則)處理(B)此屬法律變更,應適用刑法第 2 條第 1 項但書(從輕原則)處理(C)此屬事實變更,無刑法第 2 條第 1 項之適用(D)此屬事實變更,應適用刑法第 2 條第 1 項本文(從舊原則)處理
一、甲近來因積欠賭債,甚為煩惱。甲知其友乙生性甚為膽小,且過去有被搶之不愉快經驗,遂於乙某日下午五時下班之際,戴上墨鏡及口罩後, 在某捷運站附近攔住乙說「嘿嘿,借點錢來花花吧」,乙聞後說「好的、 好的」,並掏出口袋內五千元給甲後,立刻跑離現場。甲之行為該如何論處?(25 分)
二、甲乙為好友,甲知乙之詐騙組織一時欠缺資金,遂借新臺幣一百萬元給乙使用。未料乙運氣甚好,不久後簽中樂透大獎,資金充裕,根本用不到甲的借款,於是返還甲新臺幣一百萬元。試問甲是否構成犯罪?(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