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科目:初等/五等/佐級◆法學大意
1「沒入」係屬何種制裁?(A)行政制裁(B)刑事制裁(C)民事制裁(D)國際制裁
2若法律位階所要規範之事項有地域性、專門性、特殊性或臨時性,則該法之名稱通常為何?(A)臨時條款(B)法(C)要點(D)條例
3依公務員服務法規定,公務員對於長官監督範圍內所發之命令,如認為該命令違法,應如何處理?(A)立即向監察院舉發(B)直接向法院舉發(C)得陳述意見(D)負報告之義務
4民法第106條關於自己代理之規定,立法者未考慮到作為法定代理人之父母對其未成年子女之贈與,將導致贈與無效,故有法律漏洞,此時應適用之填補方法為何?(A)類推適用(B)目的限縮(C)目的擴張(D)違反法律之法律續造
5法律明文規定,如無反證,則暫認定為某種事實者,稱為:(A)推定(B)擬制(C)準用(D)比照
6下列何者非憲法明文應以法律定之者?(A)總統職權之行使(B)國防之組織(C)監察院之組織(D)司法院及各級法院之組織
7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三分之一以上立法委員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之不信任案,若未獲通過,其效果為何?(A)總統應解散立法院(B)行政院院長得解散立法院(C)提案之立法委員應受停權處分(D)1年內不得對同一行政院院長再提不信任案
8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國家對人民財產權加以限制,須以法律定之或經立法機關具體明確授權行政機關以命令訂定,此乃何種憲法原則之要求?(A)比例原則(B)平等原則(C)法律保留原則(D)法律優位原則
9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經由直接民選產生的職位,不包括下列何者?(A)區域立委(B)全國不分區立委(C)行政院院長(D)總統
10關於有限政府之原則,與下列何者較不相關?(A)法治主義(B)憲政主義(C)權力分立(D)司法自制
11如擬將現行的五權憲法,修改為三權分立,並簡化中央機關組織,則考試院職權最適合與下列何者整合?(A)行政院(B)審計部(C)司法院(D)教育部
12下列何者非屬法院在適用「比例原則」時,所應考量的項目?(A)適當性(B)必要性(C)效率性(D)衡平性
13下列關於言論自由之敘述,何者錯誤?(A)言論自由具有促進各種政治與社會活動之功能(B)言論自由保障之內容,包括主觀意見之表達及客觀事實之陳述(C)國家為追求重大公益目的,得立法明定業者應提供與商品有關聯性之重要商品資訊(D)不論言論之公益論辯貢獻度高低,其言論自由受保障之程度皆屬一致
14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關於平等原則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法律限制大陸地區人民須在臺灣地區設籍滿10年者,始得擔任公務人員,違反平等原則(B)某警察學校的入學招生簡章規定色盲不得報考,因為色盲者無法正常執行警員的工作,此限制具有正當性(C)同性別者無法依據現行婚姻相關規定到戶籍機關為結婚登記,不違反平等原則(D)非法居留在我國的外國人被發現後,驅逐出境前暫時收容,法律規定不得提起救濟,是為國家安全而為之合理差別對待
15有關依法行政原則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包含法律優位與法律保留兩種原則(B)行政行為不得牴觸法規範(C)行政行為對人民權利之限制,一律須明定於法律(D)給付行政涉及公共利益之重大事項者,亦須有法律或法規命令為依據
16關於法律授權明確性原則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法律授權是否明確,應以授權之目的、內容及範圍是否得由受規範者是否具有可理解性、可預見性及司法可審查性為斷(B)法規命令應明列其法律授權依據,且不得逾越法律授權範圍與立法目的(C)授權明確性原則係法律保留原則之補充與具體化(D)法律授權明確性原則要求,法規命令不得使用不確定法律概念
17下列何者非屬行政法上「命令」之範疇?(A)法規命令(B)行政規則(C)特別命令(D)地方自治規章
18有關公務員懲戒及懲處之比較,下列何者錯誤?(A)懲戒經由監察院或主管長官啟動,並由懲戒法院為之;懲處則由公務員所屬長官啟動並處分(B)懲戒採法院體制公開審理;懲處無論專案考績或年終考績均送銓敘部審定(C)對懲戒法庭第一審判決不服,得上訴於懲戒法庭第二審(D)懲戒可以功過相抵;懲處則是年終考績可功過相抵,專案考績不得功過相抵
19關於公務員懲戒法上懲戒處分種類,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罰款處分之適用範圍,包括現職及退休(職、伍)或其他原因離職人員(B)罰款處分僅得與免除職務、撤職、休職、降級、記過及申誡等併為處分(C)政務人員不適用休職、降級及申誡處分(D)撤職處分,除撤受懲戒人之現職外,並有於一定期間停止任用之效果
20下列何者不具有懲處公務員之權限?(A)懲戒法院(B)公務員所屬服務機關(C)直轄市政府(D)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21下列何者不屬於憲法民主國原則之具體化表現?(A)總統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B)立法委員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C)臺北市市長由市民直接選舉產生(D)中華民國憲法暨人權保障促進會理事長由會員直接選舉產生
22土地所有權人對於市政府有關既成巷道之認定不服,應提起何種行政訴訟?(A)課予義務訴訟(B)一般給付訴訟(C)確認訴訟(D)撤銷訴訟
23甲服務於乙公務機關,乙機關將甲的年終考績列為丙等,在經丁主管機關核定以及銓敘部銓敘審定後,乙機關以考績通知書通知甲。甲不服考列丙等之評定提起復審,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審議決議駁回復審,甲若要提起行政訴訟,依行政法院見解,應以何機關為被告?(A)以乙機關為被告(B)以銓敘部為被告(C)以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為被告(D)以丁主管機關為被告
24有關行政訴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為了維護公益,亦可對違反行政法義務的私人提起公益訴訟(B)提起撤銷訴訟之案件,均須先經訴願程序(C)確認行政處分無效之訴訟,須已向原處分機關請求確認其無效未被允許,或經請求後於30日內不為確答者,始得提起(D)課予義務訴訟的提起,並無起訴時間的限制
25本國人甲與外國人乙在國外結婚後,乙以依親為由,向我國駐外館處申請居留簽證遭駁回,甲若欲以自己的名義提起救濟,依憲法法庭的判決,其可能可以提起何種行政訴訟?(A)一般給付訴訟(B)課予義務訴訟(C)撤銷訴訟(D)確認訴訟
26訴訟標的對於共同原告甲、乙二人必須合一確定,於第一審訴訟進行中,乙意外死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法院應裁定停止乙之訴訟(B)僅乙之訴訟當然停止(C)甲、乙之訴訟全部當然停止(D)法院應以不合法駁回乙之起訴
27關於訴訟代理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委任訴訟代理人僅得以提出委任書之方式行之(B)委任或選任訴訟代理人原則上應於每審級為之(C)訴訟代理人有兩人以上者,須為共同代理(D)訴訟代理人事實上之陳述,當事人應以書面撤銷或更正
28下列何者非屬民事訴訟上處分權主義內涵之展現?(A)撤回起訴(B)認諾(C)自認(D)訴訟上和解
29關於民事訴訟管轄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此為「以原就被原則」(B)定法院之管轄,以起訴時為準,此為「管轄恆定原則」(C)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二審管轄法院(D)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30下列親屬間,何者不互負扶養義務?(A)直系血親相互間(B)夫與未同居之岳父母相互間(C)兄、弟、姊、妹相互間(D)家長、家屬相互間
3117歲甲男之行為,何者不須經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即生效力?(A)向機車行購買價值新臺幣20萬元之機車(B)與21歲之乙女訂婚(C)被丙、丁夫妻收養(D)寫自書遺囑,將存款遺贈給女朋友戊
32甲夫乙妻育有子女丙、丁、戊,甲、乙均已過世。丙無配偶及子嗣,於遺囑中將其遺產全數留予弟弟丁。不料丙過世前一日,丁暴疾身亡,丁留下配偶A及一女B。丙之遺產應由何人繼承?(A)丁(B)戊(C)A(D)B
33下列何者非民法規定之用益物權?(A)不動產役權(B)農育權(C)動產質權(D)區分地上權
34甲將A地連同其上B屋賣給乙,並移轉所有權,本案中涉及幾個物權行為?(A)1個(B)2個(C)3個(D)4個
35甲受死亡宣告後,關於甲之法律關係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甲若事實上仍生存,則其在原住所以外之地所為之法律行為仍有效(B)甲受死亡宣告後又回至原住所地時,則甲所為之一切行為不生效力(C)甲如係因特別災難而受死亡宣告時,該特別災難結束時,視為甲死亡之時點(D)甲如係因一般事由而受死亡宣告時,死亡宣告裁判內所確定死亡之時,擬制為其死亡之時
36甲之下列行為,何者非屬不法侵害乙之所有權?(A)甲擅自占有乙之土地,供自己停車之用(B)甲過失毀損乙新買的名車(C)甲無權處分乙所有之花瓶,受讓人丙善意取得所有權(D)甲挖掘修整馬路,不小心毀損公有的電纜,致乙經營之彩券行不能營業
37下列何者非屬得請求慰撫金賠償之「其他人格法益」?(A)肖像權(B)居住安寧之人格利益(C)親權(D)遺族對於故人敬愛追慕之情
38關於過失程度與注意義務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重大過失係指行為人欠缺一般人之注意(B)具體輕過失係指行為人欠缺善良管理人之注意(C)抽象輕過失係指行為人欠缺與處理自己事務同一之注意(D)對於侵權行為過失之認定,應以一般人之注意義務為標準
39依刑事訴訟法規定,羈押被告應由下列何人決定?(A)法官(B)主任檢察官(C)司法警察官(D)檢察長
40依刑事訴訟法規定,下列何者並非羈押之原因?(A)逃亡或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B)有事實足認為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C)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為唯一原因(D)有事實足認為有反覆實行詐欺取財犯罪之虞
41關於偵查中被告之辯護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訊問被告前即應告知得選任辯護人(B)偵查中得選任辯護人(C)被告已選任辯護人者,在辯護人未到前,應停止訊問(D)辯護人於被告第一次受訊問前,得請求檢閱卷宗
42有關被告自白不得出於不正方法之敘述,何者正確?(A)須負責訊(詢)問之人員對被告施用不正之方法(B)僅限訊(詢)問當時施用不正方法,使被告因此不能為自由陳述者(C)以被告自白任意性是否實質上受影響為判斷重心,何人實施不正方法並非重點(D)不正方法,不包括疲勞訊問
43警員甲發覺其轄區外有大型賭場,惟因為收受賭場經營者給付之金錢,而不予調查或通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成立違背職務行為收受賄賂罪(B)不成立犯罪(C)甲成立對於主管之事務圖利罪(D)甲成立對於非主管之事務圖利罪
44關於刑法第19條第1項規定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行為時因精神障礙,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者,不罰(B)行為時因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者,不罰(C)行為時因精神障礙,致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D)行為時因心智缺陷,致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得減輕其刑
45有關刑法正當防衛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對於自然災害,得主張正當防衛(B)對於過去的侵害,不能主張正當防衛(C)對於未來的侵害,不能主張正當防衛(D)對於過失行為,亦得主張正當防衛
46甲之房屋漏水,請乙修理漏水之屋頂,甲與乙間成立何種法律關係?(A)委任關係(B)承攬關係(C)僱傭關係(D)居間關係
47關於犯貪污治罪條例第4條至第6條之罪後之自首或自白,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犯罪後自首,且自動繳交全部所得財物者,應免除其刑(B)犯罪後於偵查中自白,並自動繳交全部所得財物者,應減輕其刑(C)犯罪後自首,但未繳交全部所得財物者,亦得減輕其刑(D)犯罪後於偵查中自白,未繳交全部所得財物者,亦得減輕其刑
48甲、乙相約互毆,2人均受傷,並互提傷害告訴。關於甲、乙之罪責,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乙均成立傷害罪(B)甲、乙均構成傷害罪,但均屬正當防衛(C)甲、乙均構成傷害罪,但傷勢較重之一方為正當防衛(D)甲、乙均構成傷害罪,且均屬正當防衛,但傷勢較輕之一方為防衛過當
49甲因仇人乙等先行開槍射擊,遂逃入路側竹林中躲避,復因乙等人將竹林包圍,甲為求脫險而朝乙開一槍射擊,將乙擊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所為係防衛過當(B)甲所為係正當防衛(C)甲所為係緊急避難(D)甲所為係避難過當
50甲於3個月間,於各處遊蕩,在遇有適當機會下,侵入數十戶民宅,竊取財物,應如何論處甲之行為?(A)成立接續犯(B)成立集合犯(C)成立連續犯,以一罪論(D)成立數罪,而數罪併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