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民法
> 110年 - 110 原住民族特種考試_三等_財稅行政:民法#101097
110年 - 110 原住民族特種考試_三等_財稅行政:民法#101097
科目:
民法 |
年份:
110年 |
選擇題數:
25 |
申論題數:
2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民法
選擇題 (25)
1 甲欲透過 email 贈與乙 A 書,甲寫妥該封 email 後,於傳送前,甲因臨時有急事外出而未送出, 後其同居之友人丙借用其電腦,順手將該封信傳送出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贈與乙 A 書之意思表示於 email 寫妥時,視為已發出 (B)甲贈與乙 A 書之意思表示於丙傳送到乙時發生效力 (C)甲得撤銷該贈與 A 書之意思表示 (D)甲應對乙之信賴利益損害,負賠償之責
2 下列關於暴利行為之敘述,何者錯誤? (A)行為人須有利用他人之急迫、輕率或無經驗而為法律行為者,此為暴利行為成立之主觀要件 (B)法律行為須有使他人為財產上之給付或為給付之約定,依當時情形顯失公平者,此為暴利行為 成立之客觀要件 (C)法律行為為暴利行為時,當事人得以意思表示行使撤銷權 (D)撤銷暴利之法律行為,及於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
3 下列何種給付請求權,無 5 年短期消滅時效規定之適用? (A)利息給付請求權 (B)分期付價買賣之價金給付請求權 (C)退職金給付請求權 (D)贍養費給付請求權
4 下列關於要約之敘述,何者錯誤? (A)非對話為要約者,依通常情形可期待承諾之達到時期內,相對人不為承諾時,失其拘束力 (B)對話為要約者,非立時承諾,即失其拘束力 (C)要約定有承諾期限者,非於其期限內為承諾,失其拘束力 (D)將要約擴張、限制或為其他變更而承諾者,視為承諾
5 甲至乙運動用品店購買名牌球鞋一雙,價格為新臺幣(下同)6000 元,惟該店只有白色款式,甲 要買紅色款式,乙表示要調貨,要求甲交付定金 1000 元,甲遂交付定金給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定金契約為諾成契約 (B)因甲後來在另一家店買到紅色球鞋,甲得撤銷該契約,將定金 1000 元取回 (C)因甲僅交付 1000 元,非球鞋之全部價金,故推定該球鞋的買賣契約尚不成立 (D)因乙訂貨的過失,致使全臺最後一雙該款紅色球鞋被賣出,致使乙無法交貨給甲,所以必須加 倍返還給甲 2000 元
6 甲對乙有新臺幣(下同)20 萬元債權,將其出賣並讓與給第三人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對乙之債權,屬於性質上不得讓與之債權 (B)甲將債權讓與給丙,若未通知乙,該債權讓與無效 (C)甲將債權出賣給丙,若未得乙之同意,則屬效力未定 (D)透過甲丙之讓與合意,甲對乙之債權即移轉給丙,由丙取得對乙之 20 萬元債權
7 甲向乙借一幅畫,然後以「易占有為所有」之意思,對外(包括乙在內)公然表示自己是該畫之 所有人,繼續 10 年占有該畫,乙未表示異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得請求甲返還不當得利 (B)乙得向甲請求返還所有物 (C)甲時效取得該畫之所有權 (D)甲繼受取得該畫之所有權
8 甲乙丙三人分別共有 A 地,三人就 A 地於民國 100 年訂立分管契約後,甲將其應有部分讓與丁。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分管契約是債權行為,應先辦理登記,始對受讓在後之丁有拘束力 (B)分管契約是物權行為,無須辦理登記,對受讓人丁仍繼續有拘束力 (C)分管契約是債權行為,無須辦理登記,對受讓人丁仍繼續有拘束力 (D)分管契約是物權行為,應先辦理登記,始對受讓在後之丁有拘束力
9 甲向乙貸款新臺幣 100 萬元,以甲所有之 A 地為乙設定普通抵押權,嗣後甲將 A 地出賣予丙並 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債務清償期屆至,甲無力清償債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乙得以丙為相對人,聲請法院裁定准許拍賣 A 地 (B)乙應以丙為被告,向法院起訴請求丙清償甲債務 (C)丙之債權人聲請拍賣 A 地,乙有優先受清償之權 (D)甲將 A 地出賣予丙並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乙不得反對
10 乙偷甲之 A 腳踏車,嗣後 A 腳踏車又遭丙竊取,乙當場隨即發現丙之行為。乙對丙不得主張下列 何種權利? (A)占有防禦權 (B)占有物取回權 (C)占有物返還請求權 (D)所有物返還請求權
11 下種何者,縱使尚未完成不動產物權變動之登記,權利人亦已於登記前即取得該不動產物權? (A)典權人因出典人於典期屆滿後,經過 2 年不以原典價回贖,而取得典物所有權者 (B)法院命被告履行不動產物權移轉登記之給付判決確定時 (C)占有人以所有之意思,20 年間和平、公然、繼續占有他人未登記之不動產而主張時效取得所有 權者 (D)共有人全體對於共有不動產之分割協議完成時
12 下列關於區分地上權排他效力之敘述,何者正確? (A)土地所有人於同一土地設定區分地上權後,應得該區分地上權人同意,始得再設定用益物權或 另一區分地上權 (B)土地所有人於同一土地設定區分地上權後,即不許其再設定用益物權或另一區分地上權 (C)土地所有人於同一土地設定區分地上權後,毋庸該區分地上權人同意,亦得再設定用益物權或 另一區分地上權 (D)土地所有人於同一土地設定區分地上權後,即不許其再設定用益物權,僅得於未重疊之空間範 圍設定另一區分地上權
13 關於婚姻之要件及其效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結婚應以書面為之,並有 2 人以上證人之簽名與公開之儀式後,攜公開儀式之影音照片,至法 院公證處為登記,該婚姻始生效力 (B)有配偶者重婚時,前婚姻應經後婚之當事人請求法院裁定為無效 (C)未成年人結婚,未得法定代理人同意時,其法定代理人應於知悉後 2 年內,向法院請求撤銷之。 但未成年人已分居者,不在此限 (D)結婚撤銷之效力,不溯及既往
14 甲被乙男收養為養子後,丙男又收養甲為養子,請問其收養的效力為何? (A)無效 (B)有效 (C)效力未定 (D)得撤銷
15 下列關於遺囑之敘述,何者屬於遺囑全部或一部失效,而非無效之情形? (A)在自書遺囑中,遺囑人以蓋章代替簽名 (B)立密封遺囑時,兩位見證人中之一人,為受輔助宣告人 (C)15 歲之遺囑人,得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作成自書遺囑 (D)遺囑人遺贈財產於第三人,但第三人先於遺囑人死亡
16 下列關於遺產效力之敘述,何者錯誤? (A)民法第 1150 條所稱遺產管理之費用,具有共益之性質 (B)民法第 1150 條所稱遺產管理之費用,具有個別利益之性質 (C)遺產未分割前,得由繼承人互推一人管理之 (D)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
17 甲有子女乙丙丁戊四人。丙有子女丙 1 丙 2 二人。戊有子女戊 1 戊 2 戊 3 三人。乙丙一同出遊遇 難,甲聽聞噩耗悲痛猝逝,甲有遺產新臺幣(下同)3600 萬元。戊發現甲所留下遺囑中指定乙繼 承其中半數,戊動手塗改,隨即被丁發現。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丁得繼承 900 萬元 (B)戊得繼承 1800 萬元 (C)戊 2 得繼承 600 萬元 (D)丙 2 得繼承 600 萬元
18 下列何種法人之機關,僅存在於社團? (A)董事 (B)監察人 (C)清算人 (D)社員總會
19 A 地上有 4 棵果樹,其中 3 棵被砍斷後,於此情形,有幾個獨立物? (A)1 個 (B)2 個 (C)3 個 (D)4 個
20 下列何者,原則上屬於得為代理之行為? (A)財產行為 (B)身分行為 (C)事實行為 (D)不法行為
21 使用借貸契約中,借用人保管借用物,應負何種責任? (A)故意責任 (B)故意或重大過失責任 (C)具體輕過失責任 (D)抽象輕過失責任
22 因可歸責於旅遊營業人之事由,致旅遊未依約定之旅程進行者,若當事人間未另有特約,旅客就 其時間之浪費,得為如何之主張? (A)得按旅費之一定比例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B)得按日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C)得請求全額退還旅費 (D)得請求慰撫金
23 乙為甲公司之受僱司機,僱傭契約約明乙執行開車職務侵害他人者,概由乙自行負侵權行為責任。 某日,乙開車運送途中不小心傷及路人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不必對丙負責 (B)應僅由乙對丙負責 (C)甲與乙對丙應連帶負責 (D)甲、乙應各別對丙負責,但不負連帶責任
24 下列有關人事保證之敘述,何者正確? (A)人事保證約定之期間,最長 3 年,屆期不得更新 (B)人事保證契約未定期間者,自成立之日起有效期間為 3 年 (C)人事保證未定期間者,保證人不得隨意終止契約,必須經過受僱人同意始可 (D)人事保證之保證人,為受僱人代負損害賠償責任時,賠償金額以賠償僱用人全部損害為原則
25 下列何者不得為未成年子女之法定監護人? (A)與未成年人同居之祖父母 (B)與未成年人同居之兄姊 (C)不與未成年人同居之兄姊 (D)不與未成年人同居之祖父母
申論題 (2)
一、甲將其所有價值 500 萬元之 A 屋供乙設定普通抵押權,以擔保乙對甲之 200 萬元債權。其後,甲將設定有上述抵押權之 A 屋,以 300 萬元出賣 予丙。未料於甲應交付 A 屋予丙、並為移轉登記之履行期屆至前,因鄰 居丁處發生火災,致 A 屋遭延燒而滅失(A 屋滅失時之價值為 600 萬 元) ,甲乃基於侵權行為之規定,請求丁賠償甲因此所受損害。試問:乙、 丙就甲對丁所取得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各得為如何之主張?乙、丙對甲 所取得之權利的主張其優劣次序如何?(25 分)
二、甲死亡後,其遺產由其配偶乙及子女丙、丁繼承。遺產中之不動產部分, 於辦妥繼承登記後,基於乙之請求,與丙、丁達成協議各自分得部分, 但卻遲未基於該協議辦理分割登記。事經二十年後,丁因病死亡,其遺 產由戊繼承。戊乃請求乙、丙依與丁之前述協議,偕同出面辦理分割登 記,詎料戊之請求遭丙拒絕。丙之拒絕是否有理?戊有無得打破此僵局 之救濟方法?(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