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科目: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行政法概要(包含行政程序法等)
1 下列國際法作為行政法法源之敘述,何者錯誤? (A)條約涉及人民之權利義務且具有法律上效力者,應送立法院審議 (B)條約與立法院制定之法律相牴觸時,應優先適用國內法律 (C)國際法須於條約或協定明定其內容,始可引用作為行政法法源 (D)經憲法法庭直接引用之國際公約,可以於授益行政的範圍內引用之
2 行政程序法第 5 條規定:「行政行為之內容應明確」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懲處之構成要件,法律不得以抽象概念表示 (B)所謂內容應該明確,僅限於行政處分 (C)書面行政處分書雖漏未記載處分相對人之性別,但已有足資辨別之特徵者,符合明確性原則 (D)行政指導無需符合明確性原則
3 行政機關核發甲之商場開發許可時,因甲不能提供足夠之停車位,而要求其提供金錢改善社區之照明設施, 此要求違反下列何原則? (A)比例原則 (B)不當聯結禁止原則 (C)誠信原則 (D)平等原則
4 行政機關應依下列何種方式行使裁量權? (A)為實現行政任務,得附加法律規定所無之條件 (B)為實現行政任務,得考量法律授權目的以外之因素 (C)應採取裁量基準所定最小干預方式,無須考量個案情節之差異 (D)應視個案事實情況、衡酌規範目的,進行合義務裁量
5 下列何種私經濟行為不具給付行政功能? (A)社會住宅之出租 (B)辦公廳舍之租用 (C)水電瓦斯之供應 (D)大眾運輸交通之經營
6 甲縣街頭被張貼許多借款小廣告,該縣長遂下命環保機關就張貼小廣告之行為人,一律處以法定最高額之 罰鍰,若環保機關依指示裁罰,該等裁罰具有下列何種瑕疵? (A)裁量逾越 (B)裁量怠惰 (C)事實涵攝錯誤 (D)違反法律保留
7 直轄市政府之組織法規,應以下列何種法規形式定之? (A)憲法 (B)組織自治條例 (C)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 (D)自治規則
8 下列何者為行政法人? (A)經濟部商業發展署 (B)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C)國立故宮博物院 (D)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9 關於行政組織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中央選舉委員會的組織須以法律定之 (B)行政院訴願委員會的組織須以法律定之 (C)行政院法規委員會的組織須以法律定之 (D)內政部訴願委員會的組織須以法律定之
10 有關機關間權限委託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委託係指行政機關將其權限之一部分移轉不相隸屬之行政機關執行 (B)行政機關應有法規依據,始得為權限委託 (C)行政機關應將委託事項公告,並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 (D)機關辦理受託事件所為之行政處分,視為受託機關之行政處分
11 甲事業於 A、B 兩縣交界之河床地違法盜採砂石並回填廢棄物,而分別由 A、B 兩縣主管機關查獲。依行 政程序法規定,下列何者非屬管轄爭議之解決方式? (A)由土石採取法所定之中央主管機關經濟部自為處分 (B)由土石採取法所定之中央主管機關經濟部指定管轄機關 (C)由先受理告發案件之 A 縣主管機關進行處分 (D)由兩縣政府主管機關協議之
12 關於公務員懲戒權之行使時間,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應受懲戒之行為,自行為終了之日起至案件繫屬懲戒法院之日止已逾 10 年者,不得予以免除職務之懲戒 (B)應受懲戒之行為,自行為終了之日起至案件繫屬懲戒法院之日止已逾 5 年者,不得予以休職之懲戒 (C)應受懲戒行為終了之日,係指公務員應受懲戒行為所生結果終結之日 (D)應受懲戒行為係不作為者,係指公務員所屬服務機關或移送機關知悉之日
13 公務員依法應遵守之兼職限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所任採購職務對於營利事業有直接監督關係者,不得取得該營利事業股份或出資額,但於到職前取得或 到職後因繼承取得者,不在此限 (B)得在法定工作時間以外,從事街頭藝術表演活動而獲取合理報酬 (C)無報酬兼任教學工作,縱不影響本職工作,仍須報經服務機關同意 (D)得於法定工作時間以外,從事網路直播推銷商品而獲取合理報酬
14 下列何者為公務人員保障法之準用對象? (A)私立學校改制為公立學校未具任用資格之留用人員 (B)公立學校教師 (C)立法委員助理 (D)中央部會部長
15 下列何者非公務員懲戒法所定之公務員職務當然停止事由? (A)受破產之宣告 (B)依刑事訴訟程序被通緝 (C)依刑事確定判決受褫奪公權之宣告 (D)依刑事確定判決受徒刑之宣告,在監所執行中
16 有關公務員值勤與休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公務員每日上班 8 小時不得增減,每週工作 40 小時 (B)外勤消防人員輪值更換班次時,原則上應至少有連續 11 小時之休息時間 (C)公務員因公務需要須離開辦公處所者,應請事假 (D)公務員到職起即可享有休假權
17 下列何者屬公務人員因違法或失職而依公務人員考績法所受懲處之種類? (A)撤職 (B)一次記二大過免職 (C)休職 (D)降級
18 下列對於公物之敘述,何者錯誤? (A)原則上屬於不融通物 (B)尚未開放使用之公立圖書館亦屬於公物 (C)民眾依公物之性質使用公物,無需申請許可 (D)公物不得為民事強制執行之標的
19 關於行政規則之敘述 ,下列何者正確? (A)行政機關訂定關於機關內部業務處理方式之行政規則,應由其首長簽署,並登載於政府公報發布之 (B)法官於審判時,應受行政規則之拘束 (C)有效下達之行政規則,具有拘束訂定機關、其下級機關及屬官之效力 (D)行政規則對人民發生直接之法拘束力
20 下列何種法規具有一般、抽象之直接對外效力? (A)自治規則 (B)行政規則 (C)法規命令 (D)自律規則
21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關於廢棄物清理法規定之回收清除處理費,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回收清除處理費係國家對人民所課徵之金錢負擔 (B)回收清除處理費之徵收應有法律保留原則之適用 (C)回收清除處理費率計算方式得由法律授權命令訂定 (D)回收清除處理費之課徵未干預人民營業自由
22 關於行政處分效力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無效之行政處分自始不生效力 (B)已生效行政處分之規制內容對於其他行政機關處理其他案件時之拘束力,學術上稱為構成要件效力 (C)一般處分原則上自刊登新聞紙之最初登載日起發生效力 (D)行政處分之瑕疵是否達重大明顯之程度,係以普通社會一般人一望即知其瑕疵為判斷標準
23 關於撤銷違法行政處分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應由原處分機關報請上級機關核准後方得撤銷 (B)若處分之受益人無信賴不值得保護之情形,且其信賴利益顯然大於撤銷所欲維護之公益者,不得撤銷 (C)處分經撤銷後原則上自撤銷時起失其效力 (D)授予利益之違法行政處分經撤銷後,受益人得向為撤銷之機關請求國家賠償
24 下列何者為行政處分附款之負擔? (A)主管機關許可甲得於河堤旁空地經營停車場,但於颱風警報發布時,不得停放車輛 (B)主管機關劃設郊區公有空地供攤商經營夜市,日後如變更為學校用地時,即不得繼續於該地營業 (C) 75 歲以上駕駛人需 3 年體檢 1 次始能換領駕駛執照 (D)市民必須購買使用專用垃圾袋,才能將垃圾交由清潔隊垃圾車清運
25 主管機關劃設禁止停車標線,其法律性質為下列何者? (A)一般處分 (B)行政命令 (C)行政指導 (D)事實行為
26 行政機關與民營修護廠所締結之汽車委託檢驗合約,屬於下列何種性質? (A)私法契約 (B)行政處分 (C)行政指導 (D)行政契約
27 代替行政處分之行政契約,如與其內容相同之行政處分違反非專屬土地管轄,且為締約雙方所明知時,該 契約之效力為何? (A)經上級機關核定後生效 (B)得撤銷 (C)不生效力 (D)無效
28 下列何者非屬行政事實行為? (A)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發布颱風警報 (B)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收運垃圾 (C)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收容流浪犬 (D)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桃園分署查封義務人之財產
29 行為違反行政法上義務,其行為後處罰之法律規定有變更者,應適用何一時點之法律規定? (A)行為時之法律 (B)裁處時最有利於受處罰者之法律 (C)依行為人之選擇而定 (D)訴願決定時之法律
30 下列何者非屬行政罰法所稱之裁罰性不利處分? (A)公布姓名 (B)強制拆除 (C)吊扣證照 (D)保全處分
31 關於行政罰之管轄機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在中華民國領域外之中華民國船艦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者,得由船艦出發地之主管機關管轄 (B)一行為違反同一行政法上義務,數機關均有管轄權而不能分別處理之先後者,由其共同上級機關指定之 (C)一行為違反數個行政法上義務而應處罰鍰,數機關均有管轄權者,由處理在先之機關管轄 (D)一行為違反數個行政法上義務而應受沒入或其他種類行政罰者,由各該主管機關分別裁處
32 關於行政罰與行政執行之區別,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行政執行無一行為不二罰原則之適用 (B)行政機關裁處行政罰前應先予告誡 (C)行政執行之目的係為實現與履行義務同一狀態之效果 (D)行政裁罰需考量行為人之責任能力
33 行政執行機關對義務人為拘提時,應踐行下列何種程序? (A)直接由行政執行官會同執行員當場緊急拘提之 (B)經通知警察機關後即可逕行拘提 (C)須向當地地方法院聲請裁定 (D)須向當地高等行政法院聲請裁定
34 關於行政執行之代履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代履行與斷絕水電均為間接強制方法 (B)代履行僅適用於行為義務不履行之情形 (C)若對於代履行費用數額有爭執,應向民事法院提起訴訟 (D)應接受調查負說明義務而不履行者,不得採取代履行之行政執行方法
35 甲因未履行行政法上義務,遭主管機關課處怠金,並限期履行。甲對此處置不服,依法聲明異議後,經主 管機關之上級機關決定維持原處置,甲應如何救濟? (A)應依訴願法就上級機關之決定提起訴願 (B)應就其所承受之不利益請求國家賠償 (C)應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該處置 (D)應就此決定提起憲法訴訟
36 依政府資訊公開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有中華民國國籍而在國內無戶籍者,得申請提供政府資訊 (B)政府機關得主動公開,或依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 (C)應主動公開之政府資訊,政府機關未公開者,人民亦得申請提供 (D)申請提供之政府資訊,如已在網路公開者,得以告知申請人查詢方法以代提供
37 甲於申請期間內在郵局以掛號郵寄方式向主管機關申請補助,因山區道路坍方,郵件無法送出,逾期 10 日 始到達機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以主管機關收受申請之日為準,故申請已逾期 (B)以甲交郵當日之郵戳為準,故申請未逾期 (C)因非可歸責於甲之事由,甲得於道路修復後 20 日內,申請回復原狀 (D)因非可歸責於甲之事由,申請期限得延後至郵件到達後 10 日
38 下列何者非屬正當行政程序之內涵? (A)公務員負有法定之迴避義務 (B)行政機關應依法提供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閱覽卷宗 (C)所有之行政決定均應讓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有陳述意見之機會 (D)行政處分之作成原則上應附具理由
39 雲林縣口湖鄉公所否准低收入戶資格之行政處分,相對人如有不服,應以何者為訴願管轄機關? (A)雲林縣政府 (B)雲林縣口湖鄉公所 (C)內政部 (D)衛生福利部
40 關於訴願之決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訴願不合法者,受理訴願機關應以無理由駁回之 (B)原行政處分所憑理由不當,但依其他理由認為正當者,應以訴願為有理由 (C)訴願事件涉及地方自治團體之地方自治事務者,其受理訴願之上級機關得就原行政處分之妥當性進行審查 (D)訴願之決定,自收受訴願書之次日起,原則上應於 3 個月內為之
41 訴願審議委員會對於不合法之訴願提起者,得為訴願不受理之決定,下列情形何者不屬之? (A)對於事實行為提起訴願者 (B)對於已撤回之訴願重新提起者 (C)訴願書不合法定程式已於事後補正者 (D)行政處分經原處分機關依職權撤銷者
42 關於訴願再審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訴願人、參加人或利害關係人均得申請訴願再審 (B)再審申請人應向原處分機關提出再審申請 (C)再審事由必須是未於行政訴訟主張或非因故意而未主張 (D)如果申請人在訴願決定確定之後才知悉再審事由,必須在知悉時起 30 天內申請再審
43 行政訴訟進行中當事人因故喪失訴訟能力,又無人為其聲請監護宣告,以致訴訟無法繼續進行時,依法應 選任特別代理人。相關處理方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當事人之親屬或利害關係人得向受訴法院之審判長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 (B)特別代理人可以代理為一切訴訟行為,但不包含捨棄、認諾、撤回或和解 (C)審判長為當事人選任律師為特別代理人,應同時酌定律師之酬金 (D)選任律師為特別代理人時,其酬金由行政法院先行負擔
44 主管機關查得甲未定期檢驗其所有之汽車,且超過應檢驗期限 1 個月以上,乃裁處罰鍰新臺幣 1,800 元並 吊扣其牌照。甲擬對罰鍰表示不服並請求主管機關返還牌照,其正確之救濟程序為何? (A)甲應依訴願法,向裁罰機關之上級機關提起訴願,並同時提起行政訴訟之給付訴訟 (B)甲應適用行政訴訟法簡易訴訟程序,逕向管轄行政法院起訴 (C)甲應適用行政訴訟法交通裁決事件訴訟程序,逕向管轄行政法院起訴 (D)甲得選擇依行政訴訟法簡易訴訟程序或交通裁決事件訴訟程序,逕向管轄行政法院起訴
45 關於行政訴訟法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其訴訟專屬都市計畫區所在地之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管轄 (B)原則上應於都市計畫發布後 2 年之不變期間內提起 (C)地方自治團體不得提起此類訴訟 (D)此類案件無須踐行訴願程序
46 依司法實務見解,請求塗銷土地登記之違法註記,應提起何種訴訟? (A)撤銷訴訟 (B)確認處分無效訴訟 (C)課予義務訴訟 (D)一般給付訴訟
47 為防發生難以回復之損害,對於無效行政處分為暫時權利保護之聲請時,應聲請法院為下列何種措施? (A)假扣押 (B)假處分 (C)假執行 (D)停止執行
48 關於損失補償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須為違法行為 (B)騎樓禁止擺攤位不構成特別犧牲 (C)人民因機關即時強制致財產損失,得請求補償 (D)須基於公益之必要性
49 依國家賠償法規定,下列何種情形並不成立國家賠償責任? (A)職司道路養護之公務員故意怠於履行職務,長期無視道路特定坑洞之存在,致使機車騎士行經該路段滑 倒受傷 (B)員警進行夜間定時巡邏業務,因過失未留意燈號變換而誤闖紅燈,撞上依燈號指示左轉之民眾車輛 (C)因過去已有多起溺水意外,主管機關於開放水域設置禁止游泳之警示標語,人民仍執意下水而喪失生命 (D)高速公路交流道設計與建造有所缺失,匝道彎度明顯過大,導致民眾車輛翻覆而駕駛受傷
50 有關國家賠償之書面協議先行程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請求損害賠償時,於協議程序進行中,法院得依聲請為假處分,命賠償義務機關先行賠償損害 (B)請求損害賠償時,應先以書面向賠償義務機關請求之 (C)協議成立時,應作成協議書,該項協議書得為執行名義 (D)賠償義務機關拒絕賠償,請求權人得提起損害賠償之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