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科目:四等◆刑法概要
1 下列何種刑事制裁,可適用刑法第 1 條之罪刑法定原則? (A)限制出境 (B)褫奪公權 (C)驅逐出境 (D)罰鍰
2 中華民國公務員在中華民國領域外犯下列何罪,有刑法適用?(A)刑法第 320 條第 2 項之竊佔罪 (B)刑法第 213 條之公文書登載不實罪 (C)刑法第 336 條第 2 項之業務侵占罪 (D)刑法第 165 條之湮滅證據罪
3 關於不作為犯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刑法第 293 條第 1 項之遺棄罪為不作為犯 (B)不純正不作為犯之因果關係為假設的因果關係 (C)不純正不作為犯之成立,行為人需法律上有防止之義務,能防止而不防止 (D)因自己行為致有發生犯罪結果之危險者,負防止其發生之義務
4 有關阻卻違法事由,下列何者錯誤? (A)依法令之行為,不罰 (B)業務上正當之行為過當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C)防衛行為過當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D)避難行為過當者,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5 下列何者非屬限制責任能力人? (A) 10 歲之兒童 (B) 15 歲之少年 (C) 90 歲之長者 (D)瘖啞人
6 有關刑法第 26 條不能犯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不能犯的法律效果是得減輕其刑 (B)幻覺犯屬不能犯類型之一 (C)不能犯必須是不能發生犯罪之結果,且行為又無危險者 (D)不能犯的法律效果是必減輕其刑
7 有關刑法第 28 條共同正犯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共同犯意聯絡以數人之間直接聯絡為限 (B)甲強盜乙之財物既遂,兩天後丙協助將該贓物運往其他縣市,丙仍與甲成立強盜罪之共同正犯 (C)甲、乙共同謀議毆打丙,乙於行為時過於激動,突然拿起路旁的石塊朝丙的頭部砸去,丙當場 死亡。甲、乙成立殺人罪之共同正犯 (D)甲、乙共同唆使丙傷害丁,甲、乙應各自成立教唆傷害罪
8 關於不同判決宣告刑之數罪併罰,下列何者錯誤? (A)於裁判確定後,發覺未經裁判之餘罪者,僅就餘罪處斷 (B)得另行依刑法第 51 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C)如因各罪中有受赦免而僅餘一罪者,依其宣告之刑執行 (D)定執行刑後如發覺其他裁判確定前所犯之罪,不得再定應執行刑
9 關於刑法中的刑之加重與減輕適用原則,下列何者錯誤? (A)死刑不得加重 (B)無期徒刑得加重為死刑 (C)刑有加重及減輕者,先加後減 (D)死刑減輕者為無期徒刑
10 關於假釋制度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假釋是一種提早釋放改過遷善之受刑人出獄的制度 (B)初次犯罪而受有期徒刑宣告之人,有期徒刑執行逾刑期的 2 分之 1,得許假釋 (C)無期徒刑假釋後滿 20 年,假釋未經撤銷者,未執行之刑以已執行論 (D)有期徒刑執行未滿 6 個月,亦得假釋
11 有關刑法第 87 條監護處分,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須以行為人有再犯或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為限 (B)在第 19 條第 2 項及第 20 條之情形,原則上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實施處分 (C)若執行中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時,法院得免其處分繼續執行 (D)處分期間最長不得超過 5 年,亦不得延長
12 下列何項物品,並非屬刑法第 138 條所稱的「公務員職務上掌管文書物品」? (A)國家考試監試人員的彌封袋 (B)扣押物 (C)放置在公家機關的植物盆栽 (D)警察持有之移動式雷達測速照相機
13 有關刑法第 135 條妨害公務罪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本罪所稱之強暴脅迫,只要公務員在執行職務上受到影響即為已足,無須達到無法抗拒之程度 (B)本罪之成立,不以公務員執行之職務確實有受到妨害之結果為必要 (C)對於公務員非法執行職務行為加以反抗,不成立本罪 (D)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消極不予配合,亦成立本罪
14 甲持刀傷害 A 致死,聯絡同居人乙騎車到現場,知情的乙載甲前往乙租屋處藏匿。警方隨即展開調查,甲藏匿一個月後,仍遭警察查獲。有關甲、乙之刑責,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成立傷害致死罪之幫助犯 (B)乙僅為同居人,其藏匿人犯行為不得減免其刑 (C)甲成立藏匿人犯罪之教唆犯 (D)藏匿人犯罪之所謂「犯人」,以起訴後之人為限,乙不成立藏匿人犯罪
15 刑法第 190 條之 1 規定,有關污染空氣、土壤或水體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本罪之處罰,以「致生公共危險」為要件 (B)本罪所處罰之行為人,包含實行污染行為之自然人與法人 (C)本罪侵害客體包括空氣、土壤、河川或其他水體 (D)本罪之處罰,以故意既遂犯為限,過失犯與未遂犯之情形並不處罰
16 關於刑法第 173 條放火罪客體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現供人使用之住宅,於放火行為時,不以有人在內為必要 (B)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指非供人居住生活,而屬住宅以外之建築物,如活動式檳榔攤 (C)有人所在之公車,屬放火罪之客體 (D)公寓大廈之住戶對自己居住的住宅放火,仍屬對現供人使用之住宅放火
17 甲以彩色影印方式印製美金紙鈔,非常擬真且混入真正美鈔,於存入銀行時被查獲,依實務見解,甲之行為構成下列何種犯罪? (A)刑法第 195 條偽造貨幣罪 (B)刑法第 202 條偽造郵票罪 (C)刑法第 196 條行使偽造貨幣罪 (D)刑法第 201 條偽造有價證券罪
18 某甲為求脫產,遂與某乙締結土地買賣契約,以假的資金流向,辦理土地登記,順利將甲名下的土地過戶到乙名下,達到隱匿財產目的,甲與乙的刑責應如何論處? (A)甲與乙合意締結內容不實在土地買賣契約,應構成刑法第 210 條偽造私文書罪 (B)甲與乙製作假的資金流向來辦理土地登記,應構成刑法第 211 條偽造公文書罪 (C)甲與乙以不實買賣契約辦理土地登記,應構成刑法第 214 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 (D)甲與乙持不實買賣契約辦理土地登記,應構成刑法第 216 條行使偽造私文書罪
19 下列何者不屬於刑法第 222 條加重強制性交罪? (A)二人以上共同犯強制性交罪 (B)侵入住宅犯強制性交罪 (C)以藥劑犯強制性交罪 (D)冒用公務員名義犯強制性交罪
20 關於賭博罪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以網際網路之方法賭博財物者,不構成刑法第 266 條賭博罪 (B)在公共場所以供人暫時娛樂之物為賭者,構成刑法第 266 條賭博罪 (C)在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賭博財物時,當場賭博之器具,須屬於犯罪行為人者,始得沒收 (D)以電子通訊方式賭博財物者,構成刑法第 266 條賭博罪
21 甲駕駛汽車在路上因超速不慎撞上前方懷胎 30 週之孕婦乙所駕駛之汽車,乙雖奇蹟式毫髮無傷但是因受撞擊刺激故其胎兒丙提早開始分娩,分娩結束後經醫師檢查始發現丙實際上已因撞擊在 分娩前死於乙子宮內,成為死產。依刑法規定及通說見解,甲對丙應成立何種犯罪? (A)無罪 (B)刑法第 276 條之過失致死罪 (C)刑法第 271 條第 1 項之殺人罪 (D)刑法第 291 條第 1 項之墮胎罪
22 甲受邀前往女友乙住處,未料在乙住處發生爭吵,乙命甲離開其住處,甲仍不願離開,有關刑法第 306 條之犯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之行為符合無故侵入住宅之要件 (B)甲之行為符合無故隱匿於住宅內之要件 (C)甲之行為符合受退去要求仍留滯之要件 (D)甲之行為不成立犯罪
23 甲與乙係同事,素有糾紛,甲見乙高升職位,更加不滿,其明知為不實事項,卻以匿名方式發出數十封信函給公司同仁,其於匿名信函內稱:乙因與公司高層有婚外情,始得以高升等語。甲應如何論罪? (A)刑法第 309 條第 1 項公然侮辱罪 (B)刑法第 310 條第 1 項誹謗罪 (C)刑法第 310 條第 2 項加重誹謗罪 (D)不構成犯罪
24 依實務見解,下列何種行為會構成刑法第 315 條之 1 之窺視竊聽竊錄罪? (A)在捷運車廂內拿密錄器偷拍乘客大腿外側、膝蓋及小腿部位 (B)在咖啡廳裡用肉耳偷聽隔壁桌客人的對談 (C)在某人車上裝設 GPS 追蹤器,長時間蒐集駕駛使用車輛之移動軌跡 (D)拿望遠鏡在遠處偷看在公園裡開心玩耍的小女孩
25 甲因不認同乙所訴求集會遊行議題,持一桶紅色油漆於乙遊行地點立法院前,朝乙頭部由上往下潑灑,使乙之衣服沾染紅漆而不堪用。甲之刑事責任何者正確? (A)甲成立刑法第 309 條第 2 項強暴侮辱罪及第 354 條毀損罪二罪,從一重處斷 (B)甲只成立刑法第 354 條毀損罪一罪 (C)甲只成立刑法第 304 條強制罪一罪 (D)甲只成立刑法第 309 條第 2 項強暴侮辱罪一罪
一、甲某日駕車停等紅燈時,遭機車騎士 A 騎乘機車逆向撞上車輛前端,導致甲所駕駛之車輛安全氣囊爆開衝撞甲之頭部,甲因而感到頭暈不適, A 則因自行撞擊車輛倒地,導致手腳均有擦傷流血。甲隨後勉強下車詢問 A 之傷勢,A 向甲表示自己有輕微受傷。甲見 A 如此說明,認為 A 應 無大礙,反而是自己頭暈不適,且自認對事故發生並無疏失,便將車輛 移至路旁停放,在未經 A 同意之下,即搭乘計程車離開,前往醫院檢查 頭部是否有傷勢。此一事故經路人通報警方,警察抵達後,發現甲已不 在現場,遂將甲移送法辦。甲之行為構成刑法上何罪名?(25 分)
二、甲某日受聘擔任 A 詐欺集團之車手,向某被害人當面收取詐欺所得之金錢。甲於取得該些金錢後,其友人乙告知 B 詐欺集團亦急需車手,願以 A 詐欺集團的五倍價格聘任甲,甲手上之詐騙所得金錢也可不用繳回。 甲一時心動,便答應轉受聘於 B 詐欺集團,原本應繳交回 A 詐欺集團之 金錢,甲則與乙兩人一起花用完畢而未繳回。試問,甲、乙二人將 A 詐 欺集團詐欺所得金錢花用完畢而未繳回之行為,構成刑法上何罪名? (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