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科目: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行政法概要(包含行政程序法等)
1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關於法律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所謂法律,原則上係對不特定人之權利義務所為之抽象規定 (B)預算案實質上為行政行為之一種,但因具有法律之形式,故稱之為措施性法律 (C)若法律實際適用結果,僅單一或少數對象受該法律規範者,即為憲法所不許 (D)法律明確性原則並無禁止立法者衡酌生活事實之複雜性及適用於個案之妥當性,適當運用不確 定法律概念之可能性
2 關於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不論負擔性或授益性法律均有法律不溯及既往之適用 (B)真正溯及既往係指,法規於時間上向前適用於已確定終結之案件 (C)原則上法律不溯及既往只禁止真正溯及既往之情形,惟若不真正溯及既往之影響過鉅,則宜制 定過渡條款 (D)基於重大公益之考量仍可能例外允許制定真正溯及既往之法規
3 下列何者非屬不確定法律概念?(A)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 15 條之「有毒或含有害人體健康之物質或異物」 (B)建築法第 58 條之「危害公共安全者」 (C)空氣污染防制法第 62 條之「通知限期補正或改善」 (D)廢棄物清理法第 2 條之「有害事業廢棄物」
4 關於公立中小學與學生之法律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學校不得對學生作成行政處分 (B)學生與學校成立公法上之營造物利用關係 (C)學校制定學生退學之校規,無需任何法律依據 (D)學生與學校間之營造物利用關係發生爭執時,僅得透過家長會協議解決
5 下列何者為行政法人?(A)國立故宮博物院 (B)中央銀行 (C)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D)公平交易委員會
6 關於行政機關管轄權限之變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行政機關依法規委任所屬下級機關執行事務,不需要公告及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 (B)除有法律明文規定,否則行政機關不得將其權限之一部委託民間團體辦理 (C)行政機關得僅依行政程序法第 15 條第 2 項規定,將其權限委託不相隸屬之行政機關 (D)行政機關依法規將其權限之一部分,委託民間團體辦理,該民間團體於委託範圍內,視為行政機關
7 甲為行政院所屬薦任八職等之公務員,有關將甲移送懲戒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甲之非執行職務之違法行為,如嚴重損害政府信譽,亦得移送懲戒 (B)行政院就甲之失職行為,得不經彈劾程序,逕送懲戒法院審理 (C)監察院對於甲之失職行為,得主動調查,並於彈劾後移送懲戒法院審理 (D)如甲之失職行為應受免除職務之懲戒處分,而該行為終了已逾 10 年,行政院即無法再將甲移 送懲戒
8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或人事主管機關所為下列人事行政行為,何者不得提起復審?(A)評定試用成績不及格 (B)機關組成性騷擾處理委員會作成性騷擾成立與否之決定 (C)申誡之懲處 (D)核定現職人員部分辦公時間進修
9 下列何種身分不適用公務員服務法?(A)受主管機關指派於公營事業擔任董事者 (B)執行政府委託研究案之國立大學教授 (C)縣立小學兼任總務主任之教師 (D)現役軍士官
10 下列何者為行政規則與法規命令相異之處?(A)由行政機關訂定 (B)經下達後生效 (C)屬一般性、抽象性規定 (D)生效後拘束訂定機關
11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關於行政機關就法規所為之釋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行政機關就法規所為之釋示,係闡明法規之原意,應自釋示發布之日起有其適用 (B)釋示如有變更,依舊釋示所為行政處分如已確定,原則上不因釋示之變更而受影響 (C)釋示如有變更,未確定之行政處分即應適用新釋示之規定 (D)釋示如有變更,新釋示與舊釋示不一致時,舊釋示並非當然錯誤
12 下列行政處分之附款,何者與該處分之目的欠缺正當合理之關聯?(A)直轄市政府核准餐廳業者得在行人徒步區擺設露天桌椅,但附加不得使用免洗餐具之負擔 (B)針對都市計畫停車場公共設施用地一定距離內建築物核發建築許可時,附加免除其應附停車空 間之法定義務而改以課予繳納公共停車空間所需費用之義務 (C)核發外國人居留許可時,對其附加若違法滯留而須遣返出境時,應自負費用之負擔 (D)經濟部對於受疫情影響發生營運困難產業事業作成薪資補助處分時,附加受補助事業不應有對 員工實施無薪假、減薪或裁員等減損員工權益之行為之負擔
13 下列何種行政行為不具備對外直接法效性?(A)高雄市政府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所屬工業區污水廠違法排放廢水,處以罰鍰 (B)行政院就臺北市議會通過之自治條例,認為牴觸中央法律,而不予核定 (C)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核發建商房屋建造執照 (D)外交部就公費留學生申請加簽護照問題徵詢教育部,教育部因此所提供之意見
14 行政處分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得依規定向行政機關申請撤銷、廢止或變更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相對人因重大過失而未能在行政程序或救濟程序中主張其事由者,得申請撤銷之 (B)具有持續效力之行政處分所依據之事實事後發生有利於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之變更者,得申請廢止之 (C)發生新事實或發現新證據者,但以如經斟酌可受較有利益之處分者為限,相對人得申請變更之 (D)具有相當於行政訴訟法所定再審事由且足以影響行政處分者,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得申請撤銷之
15 依司法實務見解,關於行政契約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土地徵收前,需用土地人與人民依協議價購方式取得私人土地之契約,為行政契約 (B)行政契約與私法契約之區別,原則上以契約標的為準,若契約標的給付行為不易區分為公、私 法性質,則須就契約目的及契約整體特徵作判斷 (C)公立大學與教師之關係為行政契約關係,學校對教師所為之不續聘非屬行政契約上之意思表示 (D)教育部與醫學院公費生約定,公費生於服務未期滿前,由分發機關代為保管其專業證書,為行政契約
16 下列何者非屬行政指導?(A)市政府函請市民甲於颱風即將來臨前作好水土保持 (B)縣政府社會局函請社會救助申請人乙於一定期間內提供補正資料 (C)區公所履勘現有巷道時,勸說巷道土地所有權人丙自行移除路障 (D)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函請丁金融機構切實遵守法令並協助防範金融詐騙事件
17 直轄市環保局公務員甲發現市民乙正在噪音管制區內進行營建工程,發出巨大聲響,現場測得超過噪音管制標準,該公務員不得即時作何種處置? (A)即時制止發出噪音之行為 (B)要求行為人出示身分證件,以確認違法行為人身分 (C)對於拒絕配合身分查驗之行為人,自力逮捕並帶往留置處所 (D)製作書面紀錄,以利行政罰之進行
18 行政執行法有關拘提與管收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拘提與管收僅適用於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未履行的情形 (B)債務人未依期限履行債務亦未提供相當擔保,而有逃匿之虞時,應先聲請拘提,不得逕行管收 (C)拘提無須向法院聲請裁定,但管收須向法院聲請裁定 (D)行政執行機關如認為有將債務人管收之必要者,須自拘提時起 24 小時內,聲請法院裁定管收
19 主管機關命甲履行某行政法上行為義務,並諭知若逾期未履行,將委託第三人依行政執行法規定代為履行,其費用由甲負擔。甲逾期未履行該義務,主管機關即委託第三人代履行後,通知甲限期繳納代履行費用。甲逾期未繳納,主管機關得為如何處理? (A)作成行政處分,限期命甲支付代履行費用 (B)提起一般給付訴訟,請求判命甲支付代履行費用 (C)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所屬行政執行分署強制執行 (D)代位行使第三人之請求權,向民事法院提起給付訴訟,請求判命甲給付費用
20 下列何者非相當於訴願決定?(A)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再申訴決定 (B)會計師懲戒覆審委員會之決議 (C)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之復審決定 (D)律師懲戒覆審委員會之決議
21 關於撤銷原處分之訴願決定,其拘束力範圍,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僅訴願決定之法律見解對原處分機關有拘束力 (B)僅訴願決定之事實認定對原處分機關有拘束力 (C)訴願決定之法律見解與事實認定均對原處分機關有拘束力 (D)訴願決定對原處分機關不具拘束力
22 關於都市計畫審查訴訟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都市計畫審查訴訟,專屬都市計畫區所在地之高等行政法院地方行政訴訟庭管轄 (B)得提起都市計畫審查訴訟者,以其權利受行政機關發布之違法都市計畫損害之人民為限 (C)都市計畫審查訴訟,原則上應於行政機關發布都市計畫後 1 年之不變期間內提起 (D)管轄之行政法院認為系爭都市計畫為違法者,原則上應作成宣告違法並向將來失效之形成判決
23 公平交易委員會審查化工事業甲與乙之結合案,雖作出不禁止決定,但附加負擔「應自結合起 5年內每年執行動物保護慈善公益活動並提交報告」,甲僅對此附款不服,訴願未果後,應提起何種訴訟? (A)撤銷訴訟 (B)一般給付之訴 (C)確認法律關係不存在之訴 (D)確認行政處分違法之訴
24 關於國家賠償法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人民主張因違法行政處分而發生國家賠償訴訟時,經行政法院裁判確定該處分違法,普通法院 仍應審查是否具備其他賠償之要件 (B)管理機關對自然公物內之設施管理欠缺,致人民生命、身體或財產受損害者,構成國家賠償責任 (C)行政機關依國家賠償法為賠償後,得對實際應負最終賠償責任之機關求償 (D)國家賠償法所稱之行使公權力,係指公務員行使統治權作用之公法行為
25 下列何種情況應給予損失補償?(A)地方政府派員警驅趕閒置國有建築內長年聚集飲酒喧嘩之民眾,因衝突而違法使用警械致民眾 受傷 (B)消防車為搶救火災而駛入狹小巷弄,致路邊白線內側休旅車受損 (C)員警執行解散集會命令時,與集會民眾發生口角,員警憤而壓制民眾,造成民眾腦震盪住院治療 (D)颱風登陸前夕,地方政府於媒體中公告水門即將關閉,儘速移走堤防外之停車,民眾自信認為 不至於淹水而未移車,導致車輛泡水
一、甲直轄市政府為其轄區內之森林產物採取、森林管理等事務之主管機關,乙原住民族部落為甲轄區內之部落,甲擬將位於乙原住民族部落所 在區域範圍內之森林產物採取之審核與稽查事務,委由乙原住民族部落公法人辦理。試問:甲直轄市政府得否以及應如何將上開業務委由乙原住民族部落公法人辦理?(25 分)
二、人民甲主張:乙道路主管機關(以下稱「乙機關」 )於民國 113 年 6 月 1 日,在其住宅門口前之道路,違法劃設禁止臨時停車線(以下稱「系爭標線」),妨礙其日常生活進出,損害其權益,遂於民國 114 年 7 月 1 日 提起訴願。對甲之訴願,乙機關主張:系爭標線自劃設完成時起即已生效,乙機關並無對甲為送達或另以其他適當方式通知甲之必要,訴願期間應自劃設完成時之次日起算,因此,甲之訴願已因逾越訴願期間而不 合法。對此,訴願人甲則主張系爭標線,係乙機關於其出國期間所劃設, 其劃設後仍應對之為送達或以其他適當方式對其為通知,然本件乙機關均未為之,其訴願期間自應於民國 114 年 6 月 15 日其回國後知悉之次日起算,故其提起訴願並未逾越訴願期間。試問:上開訴願人甲、乙機關之主張,何者有理由?(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