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科目:公職◆民法概要
1. 法人若有數名監察人,關於監察權之行使,應依下列何種方式為之?(A) 除章程另有規定外,各監察人均得單獨行使(B) 除章程另有規定外,應由全體監察人過半數之同意行使(C) 各監察人單獨行使,章程不得另外限制(D) 全體監察人過半數之同意行使,章程不得另外限制
2. 依民法規定設立之社團,關於其社員之退社或開除,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得自由退社(B) 得隨時不具理由開除社員(C) 社員,對於其退社或開除以前應分擔之出資,仍負清償之義務(D) 開除社員,原則上經總會決議,以出席社員過半數決之
3. 依實務見解,下列關於物之敘述,何者錯誤?(A) 凡繼續附著於土地之輕便軌道,均認為不動產(B) 定著物在未完成以前,應認為動產(C) 四壁及底面由水泥磚塊砌成之水池,應認其為土地之成分(D) 變電室及守衛室為工廠之從物
4. 下列關於動產、不動產之敘述,何者錯誤?(A) 菜園上之蔬菜,與土地未分離前屬於獨立之不動產(B) 廟前之牌樓屬於不動產(C) 新屋建築雖已大致完成,但屋頂因材料短缺,尚有部分未完成,惟大部分樓層皆已可使用,即屬於不動產(D) 關渡大橋屬於地上定著物
5. 甲擁有市價新臺幣(下同)500萬元之超跑A車,乙極為喜歡,故向甲以600萬元高價購買,當場甲就將A車交付於乙,並為讓與合意,但甲、乙均因忙碌,故未至監理機關辦理過戶,乙也未給付價金600萬元。嗣甲缺錢,遂將A車再以700萬元高價出售於丙,丙當場交付價金700萬元,甲並至監理機關辦理A車過戶於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甲已將A車出售於乙後,不得再出售於丙(B) 丙為監理機關登記之A車車主,故丙取得A車之所有權(C) 乙向甲購買A車,但未交付價金,故乙未取得A車所有權(D) 乙取得A車所有權
6. 下列何者組合非屬主物與從物之關係?(A) 電視機及其遙控器(B) 筆記型電腦及其充電器(C) 汽車及其備胎(D) 果園及其果樹
7. 甲對乙有新臺幣100萬元之債權,甲將該債權讓與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附著於該債權之擔保,亦隨之移轉於丙(B) 甲、丙間之債權讓與契約,須乙之同意,始生效力(C) 丙將債權讓與通知乙時,債權讓與契約即可對乙生效(D) 乙受債權讓與通知時,原則上可對抗甲之事由,皆得以之對抗丙
8. 甲向乙承租房屋一棟。依民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若甲、乙間未為反對之約定,甲逕行將該屋中之一間房間轉租於丙,則乙得終止該租賃契約(B) 若雙方約定租期為3年,但未以字據訂立,則甲、乙間之租賃契約未定期限(C) 若甲向乙所承租之房屋為海砂屋,則甲得主張終止該租賃契約(D) 若甲與乙間之租賃契約約定之租期為1年,則乙不得隨時終止該租賃契約
9. 就甲、乙、丙三人對丁負有新臺幣(下同)90萬元連帶債務之情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向丁清償其應分擔部分30萬元之債務後,丁即不得再向甲請求尚未清償之60萬元(B)丁向乙請求清償全部債務時,乙得以甲對丁之90萬元債權,向丁主張抵銷(C)丙提起請求確認對丁所負連帶債務不存在訴訟,丙敗訴之確定判決之效力不及於甲、乙(D)丁得請求甲為清償之權利之消滅時效完成時,其仍得對乙、丙請求清償90萬元,乙、丙不得拒絕
10. 下列關於旅遊契約之敘述,何者正確?(A)旅客提供資料供旅行社申辦旅遊相關手續,係旅客之協力義務(B)旅客於飯店及景點未準時集合,係未盡協力義務,旅行社逕得終止與旅客之旅遊契約(C)團員因口角糾紛致影響旅遊興致,旅行社即得將引起糾紛之旅客送回原出發地(D)無論有無終止契約,旅行社均應負擔將旅客送回原出發地之費用
11. 下列關於承攬人法定抵押權之敘述,何者正確?(A)承攬之工作物,不限於建築物或其他土地上之工作物(B)承攬人須於工作完成後,始得請求為抵押權之登記(C)承攬契約已經公證者,承攬人得單獨申請抵押權之登記(D)就承攬人之全部工作報酬額,承攬人之法定抵押權優先於成立在先之意定抵押權
12. 甲向乙發出「請於收到通知後,儘速回覆是否願以新臺幣(下同)50萬元購買A重型機車」之通知,收到該通知之乙回覆「願以40 萬元購買A」。但甲於收到乙回覆前,卻與丙達成合意訂立A之買賣契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對乙應負損害賠償責任(B)甲、丙之買賣契約成立(C)乙得撤銷甲、丙之買賣契約(D)乙不受其所回覆內容之拘束
13. 下列何種贈與契約,不得任意撤銷之?(A)未經公證之贈與(B)立有字據之贈與(C)非履行道德上義務之贈與(D)贈與物之權利已經移轉之贈與
14. 甲因愛貓自家中逃脫,遂於住處之公布欄張貼廣告,聲明如有尋獲其愛貓並通知甲帶回者,將提供新臺幣(下同)1萬元以表酬謝。下列關於懸賞廣告之敘述,何者錯誤?(A)若乙、丙共同尋獲該貓並通知甲帶回,則由乙、丙兩人共同取得報酬請求權(B)若乙不知有廣告,而在無意間尋獲該貓並通知甲帶回,則甲對乙仍有給付報酬之義務(C)若甲之廣告定有完成行為之期間,則推定甲拋棄其撤回權(D)若甲搜尋數日未果,遂撤回廣告,不料該貓已自行返回甲家,則甲對於乙為尋找該貓善意所受之損害,應負最高1萬元之賠償責任
15. 下列何者非民法第767條規定之物上請求權類型?(A)所有物返還請求權(B)所有物賠償請求權(C)所有權妨害排除請求權(D)所有權妨害預防請求權
16. 甲為A地之所有人,乙為B地之所有人,A地與B地均為私用土地。甲在A地種植蘋果樹,蘋果成熟後自落於B地。關於該自落於B地之蘋果所有權之歸屬,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推定屬於乙所有(B)視為屬於乙所有(C)屬於甲單獨所有(D)屬於甲與乙共有
17. 抵押人得就抵押物設定數個普通抵押權,而於抵押物賣得之價金,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按各抵押權成立之次序分配之。此次序亦係一種權利,一般稱之為次序權。下列何種次序權之處分,除抵押權人之意思或相對人之合意外,另須經其他利害關係人同意後,始得為之?(A)為特定抵押權人之利益,讓與其抵押權之次序(B)為特定後次序抵押權人之利益,拋棄其抵押權之次序(C)為全體後次序抵押權人之利益,拋棄其抵押權之次序(D)同一抵押物上之數抵押權人,就其抵押權之次序互換
18. 甲以其所有之A地設定普通抵押權於乙,用以擔保其對乙所負借款債務之履行。關於甲於A地設定抵押權後之權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甲得移轉A地所有權於第三人(B) 甲得以A地設定後次序之抵押權於第三人(C) 甲得將A地出租於第三人(D) 甲得聲請法院拍賣抵押之A地
19. 甲有經登記之A地,遭好友乙惡意占有並建B屋居住達18年,經甲發現後向法院訴請拆屋還地,經乙求情後,甲撤回起訴,乙卻繼續占有A地經3年不願返還,甲無奈再次向法院訴請拆屋還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乙公然和平繼續占有A地期間,受占有保護規定而成為有權占有(B) 乙得請求登記為A地所有人(C) 乙得請求登記為A地地上權人(D) 乙得請求登記為A地不動產役權人
20. 下列何者無過失時,亦應負損害賠償責任?(A) 判決離婚時無過失之一方(B) 婚姻撤銷時無過失之一方(C) 善意且無過失之重婚者(D) 婚約解除時無過失之一方
21. 甲、乙為兄弟,均已喪妻。甲有丙、丁二子,均尚未成年,乙有一女戊。乙擬收養5歲之丁。甲代理丁與乙於民國111年2月1日合意丁被乙收養,於同年3月1日在公證人處完成書面契約,同年4月1日向地方法院提出聲請,法院認可收養之裁定於同年10月1日確定。依民法規定,乙、丁之收養契約何時生效?(A) 民國111年2月1日(B) 民國111年3月1日(C) 民國111年4月1日(D) 民國111年10月1日
22. 甲、乙為夫妻,有一成年之子丙,丁為甲之父。乙、丙、丁均不能維持生活又無謀生能力,甲有扶養能力。何人得優先受甲扶養?(A) 乙丙(B) 乙丁(C) 丙丁(D) 乙丙丁
23. 下列關於遺產繼承人之敘述,何者正確?(A) 甲、乙為夫妻,同時遇難死亡,若無第一順位繼承人,則甲之父母僅得繼承甲之遺產,乙之父母僅得繼承乙之遺產(B) 父母離婚,父與他人再婚,喪失對於其原生子女遺產之繼承權(C) 本生父母對於已出養子女之遺產,因仍具血緣關係,享有繼承權(D) 繼父對於妻之前夫所生之子女,因已共居日久,所以具備法律上之親子關係,對該子女之遺產有繼承權
24. 得知離家數年之庚死亡時,庚配偶戊以為自己是唯一繼承人。未料,竟有丁出面主張庚其實已與他多年如同夫妻般共同生活。關於庚之遺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喪葬費用應由法定繼承人支出,以免影響到庚遺產之正確數額(B) 如庚生前繼續扶養丁,丁得經程序主張受酌給遺產(C) 戊得主張遺產酌給請求權(D) 丁有事實上配偶之地位,與戊各得分配二分之一
25. 甲有子女乙、丙、丁。甲於遺囑中委託好友戊指定甲之遺囑執行人。甲死亡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戊若已死亡,丁得逕向法院聲請指定遺囑執行人(B) 戊得指定自己16歲之兒子庚為遺囑執行人(C) 戊得指定丙26歲之兒子癸為遺囑執行人(D) 戊得指定自己76歲但受輔助宣告之媽媽辛為遺囑執行人
一、甲最近想換工作,甲的表哥乙得知後,想到自己的高中好友丙開設好幾家機車行,可以請丙安排甲到機車行上班,於是乙跟甲討論此事,甲跟乙說「請表哥幫我安排看看吧」,乙是商務人士,要甲授與代理權給自己,甲同意。其後乙在同學會遇見丙,談到自己的表弟甲想到丙的機車行上班當學徒,乖乖聽丙的話工作,且自己是甲的代理人一事,丙一聽爽快答應,但丙內心根本不把此事當一回事,認為答應此事只是優雅的社交辭令而隨口答應。然而乙不知道丙有著隨便答應別人,但事後做不到的習性,喜孜孜地把好消息告訴甲,甲因此辭掉了原本的工作,自己到丙的機車行報到。丙見到甲來訪,十分詫異,跟甲說自己當初答應只是朋友間的玩笑話,自己的機車行根本不缺人,沒有要聘用甲的意思。請問丙、甲之間的僱傭契約成立嗎?(25分)
二、甲男最近迷戀上線上主播乙女,花大錢後取得乙女通訊軟體 line 的帳號,隨著交談熱烈,兩人在line上確認男女朋友關係。乙女稱自己受線上直播平台老闆控制,絕對不能私下和甲男見面,否則必須償付天價違約金,而且老闆同時控制乙女的 line 和人身自由,如果要繼續聊天、發送照片,必須每個月匯款6萬元到某銀行帳戶(其後經查是乙女的帳戶),乙女才能和心愛的男友甲在line 上繼續談情說愛、將來結婚共創未來。甲不疑有他,陸續匯出多筆款項。實則,乙女的直播平台本身做正當生意,選任監督並無疏失,但乙女認為能撈就撈,乙女還聘用了丙男假冒乙女,幫她在 line 上面與多位粉絲談情說愛,並用同樣的話術從數位粉絲上取得大筆金錢。請問若甲男事後知情,得做如何主張?(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