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科目:初等/五等/佐級◆法學大意
1關於成文法與不成文法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法律命令均屬成文法(B)習慣法為不成文法(C)不成文法符合社會發展,體系也較為完整周密(D)成文法由政府機關制定,又稱制定法
2下列何種法律制度並未於日治時期施行於臺灣?(A)民事訴訟制度(B)刑事訴訟制度(C)行政訴訟制度(D)訴願制度
3「締約上過失之責任」暨「積極侵害債權」,係經法律續造發展出來之法律制度,其運用之法學方法為何?(A)文義解釋(B)歷史解釋(C)反面解釋(D)法律漏洞之補充
4「罪疑唯輕原則」主要適用在:(A)民法(B)刑法(C)國際私法(D)民事訴訟法
5依地方制度法規定,有關自治條例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自治條例應分別冠以各該地方自治團體之名稱(B)自治條例之名稱,在直轄市稱直轄市規章,在縣(市)稱縣(市)規約,在鄉(鎮、市)稱鄉(鎮、市)法規(C)地方自治條例就違反地方自治事項之行政業務者,不得規定處以罰鍰或其他種類之行政罰(D)地方自治條例經各該地方行政機關議決後,如規定有罰則時,應分別報經行政院、中央各該主管機關核定後發布
6依中央法規標準法規定,下列何者非各機關發布命令可使用之名稱?(A)通則(B)規則(C)細則(D)準則
7法律與憲法牴觸者無效,其理由為何?(A)憲法乃是法律之普通規定(B)憲法具有民主正當性(C)憲法是位階最高之國家法規範(D)修改憲法之程序較修改法律之程序複雜
8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下列何者為考試院掌理事項?(A)地方行政機關民選首長之任免(B)各級法院法官助理之考選(C)關於公務人員考績之法制事項(D)各項公職人員選舉候選人資格之檢覈
9依憲法及相關法律規定,下列何者不屬於直接民主的行使?(A)立法原則之創制(B)重大政策之複決(C)法律之複決(D)罷免總統之提案
10下列何者是憲法明文規定之基本權?(A)健康權(B)契約自由(C)秘密通訊自由(D)人格權
11依憲法訴訟法規定,憲法法庭的判決主文不包含下列何種內容?(A)某法律之條文溯及失效(B)宣告最高法院某判決違反法律(C)某命令之條文於1年後失效(D)確認國家最高機關之憲法權限
12司法院釋字第445號解釋理由書所稱:「國家……應保護集會、遊行之安全,使其得以順利進行」,在學說上,最可能指基本權的何種功能?(A)防禦(B)參與(C)分享(D)保護義務
13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若通過「由特定家族世襲擔任國家虛位元首」的修憲條文,必然會牴觸下列何種修憲界限?(A)國民主權原則(B)共和原則(C)法治原則(D)人民權利保障
14下列何者,非屬信賴保護應考量之要素?(A)信賴基礎(B)信賴機率(C)信賴表現(D)信賴值得保護
15依據司法院釋字第636號解釋意旨,有關檢肅流氓條例之規定,下列用語何者尚符合法律明確性原則?(A)欺壓善良(B)品性惡劣(C)情節重大(D)遊蕩無賴
16某行政機關就某種有管轄權限之行政不法行為,為顯示雷厲風行的作風,乃宣告在某段時間內,該項違法行為一律處以最高額之罰鍰。這樣的作為,可能係屬下列何種情形?(A)裁量怠惰(B)裁量逾越(C)違反信賴保護原則(D)違反誠實信用原則
17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依司法院釋字第649號解釋,身心障礙者保護法關於按摩業專由視障者從事之規定,違反平等原則(B)依司法院釋字第443號解釋,役男限制出境屬於憲法保留事項(C)依司法院釋字第749號解釋,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限制計程車駕駛人於執業期中犯特定之罪者,3年內不得執業,且吊銷其持有之各級駕照,不違反比例原則(D)依司法院釋字第476號解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有關死刑、無期徒刑之規定,違反比例原則
18下列何者非屬公務員懲戒法所定之懲戒處分?(A)撤職(B)免除職務(C)調職(D)休職
19依行政罰法之規定,行政罰之裁處權因至少幾年經過而消滅?(A)3年(B)5年(C)10年(D)15年
20有關國家賠償法對於求償權所為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賠償義務機關之求償權時效期間,應自支付被害人賠償金之日起5年內行使(B)因賠償義務機關之律師費與訴訟費用等涉訟費用非屬國家賠償費用,故不在求償權的範圍(C)公共設施因管理有欠缺,致生國家賠償責任時,賠償義務機關得向應負責任之人求償(D)賠償義務機關於收到請求權人請求賠償之協議書後,應於30日內支付賠償金或開始回復原狀
21下列何者非屬公務人員考績法所定之懲處種類?(A)記大過(B)記過(C)申誡(D)減俸
22A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以甲違反廢棄物清理法之行為科處罰鍰,甲不服,於收到處分書2個月後提起訴願。試問,訴願管轄機關應如何決定?(A)不受理決定(B)撤銷原處分(C)訴願無理由駁回(D)情況決定
23關於行政訴訟中之和解制度,下列何者錯誤?(A)不論行政訴訟之標的種類為何,行政法院都得隨時進行和解(B)第三人於行政法院許可或通知下,得參加和解(C)和解有無效之原因者,當事人得請求繼續審判(D)試行和解而成立者,應作成和解筆錄
24下列何者非屬地方行政法院管轄事件?(A)不服汽車牌照遭吊銷(B)不服強制參加環境教育講習(C)逾期居留我國之外國人不服收容決定(D)不服稅捐課徵新臺幣200萬元處分
25人民主張都市計畫違法,於計畫發布後,最長應於下列何期限內提出訴訟?(A)1個月(B)3個月(C)1年(D)2年
26關於當事人恆定原則與一事不再理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訴訟繫屬中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雖移轉於第三人,對訴訟無影響(B)被告於訴訟繫屬中,其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移轉於第三人時,應具書面向法院陳明,且由審判長命該第三人參加訴訟(C)原告於訴訟繫屬中,其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移轉於法定繼承人時,應於言詞辯論程序時,以言詞向法院陳明,並由書記官記明筆錄後,由審判長命該繼承人參加訴訟(D)原告不得就已起訴之事件,於訴訟繫屬中,更行起訴。但得被告以書面表示同意者,不在此限
27民事訴訟中有下列何種情形,法院命其補正,當事人不補正時,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以判決駁回訴訟?(A)所訴事實在法律上顯無理由(B)未繳裁判費(C)訴訟標的為前案確定判決效力所及(D)起訴基於不當目的,且欠缺事實上合理依據
28關於民事訴訟法上之訴訟代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當事人得委任任何能以法律行為負義務之人為訴訟代理人(B)訴訟代理人代理提起訴訟者,應提出委任書證明其受有訴訟代理權之授與(C)訴訟代理人非受特別委任,不得為訴訟上自認(D)授與訴訟代理權之本人死亡者,訴訟代理權即歸於消滅
29關於撤回訴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定有合意管轄之訴訟,原告不得撤回(B)原告已獲訴訟救助之事件,不得撤回(C)如被告已委任訴訟代理人,則原告撤回起訴應得被告訴訟代理人之同意(D)原告於判決確定前,得撤回訴之全部或一部
30甲男、乙女結婚後,育有未成年子女丙。甲、乙離婚後,對於丙之親權安排無法達成協議,此際應如何處理?(A)由丙自行決定(B)甲、乙於戶政事務所抽籤決定(C)由親屬會議決定(D)由法院酌定
31甲、乙育有丙,丁、戊育有庚。丙、庚結婚後,生下辛。辛成年後與癸結婚,未有子嗣,辛即死亡。辛生前以遺贈將所有財產捐贈予慈善機構。下列關於特留分之敘述,何者正確?(A)甲之特留分,為遺產二分之一(B)丙之特留分,為遺產四分之一(C)庚之特留分,為遺產八分之一(D)癸之特留分,為遺產八分之一
32下列何者為「不要物契約」?(A)消費借貸契約(B)租賃契約(C)使用借貸契約(D)代物清償
33甲向乙購買一輛腳踏車,關於買受人與出賣人之給付義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甲對於乙有交付約定價金之義務(B)甲對乙有受領買賣標的物之義務(C)乙有交付買賣標的物於甲之義務(D)乙對於甲有受領買賣價金之義務
34對於已登記土地之所有物返還請求權的消滅時效為何?(A)2年(B)5年(C)15年(D)不罹於消滅時效
35下列何者為占有輔助人?(A)承租人(B)買受人(C)借用人(D)受僱人
36下列何者為民法規定之單方法律行為?(A)贈與契約(B)行使解除權(C)債權讓與(D)設定普通抵押權
37依民法規定,下列何者只有成年人始得為之?(A)成為監護人(B)訂立夫妻財產制契約(C)行使親權(D)認領非婚生子女
38關於合夥人彼此間之關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合夥人非經其他合夥人全體同意,不得將股份轉讓給第三人(B)合夥人於合夥清算前,不得請求合夥財產之分析(C)合夥人得任意聲明退夥(D)原則上合夥人死亡時,即生法定退夥
39司法警察詢問被逮捕之犯罪嫌疑人,惡意不告知其得選任辯護人,所取得犯罪嫌疑人之自白,可否作為證據?(A)應視案情輕重決定可否作為證據(B)不可作為證據(C)依自白是否出於任意性為斷(D)可作為證據
40下列何者非屬訊問被告前應告知之事項?(A)毋庸違背自己意思而為陳述(B)如為中低收入戶,得請求法律扶助(C)得通知家屬到場(D)得請求調查有利之證據
41檢察官以被告涉嫌竊盜罪,且有逃亡之虞為由,向法院聲請羈押被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被告必須犯罪嫌疑重大(B)檢察官必須舉證被告有逃亡之事實,或有事實足認有逃亡之虞(C)必須具有羈押被告之必要性(D)法官可以於書面審查後,作成羈押之裁定
42關於嚴格證明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犯罪構成要件之事實,毋須嚴格證明(B)被告犯罪後之態度,屬量刑應審酌之事由,應經嚴格證明(C)嚴格證明之事項,須直接審理(D)有責性之事實,屬自由證明事項
43刑法第19條第1項及第2項關於責任能力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將責任能力要素分為辨識能力與控制能力(B)行為時不具有責任能力者仍可要求其負責(C)行為人經證明罹患精神疾病即無責任能力(D)能辨識其行為違法但無法控制者仍要處罰
44公務員甲與無公務員身分之乙,合意於甲辦理其職務上所掌管之政府採購案時,以洩漏底標方式讓乙得標承作,乙因而獲利。依實務見解,會成立何罪?(A)甲成立圖利罪,乙並非犯罪(B)甲乙成立圖利罪的共同正犯(C)甲成立收賄罪,乙成立行賄罪(D)僅有甲成立圖利罪的幫助犯
45消防隊員甲為了避免自己被火場中的煙霧嗆傷,拒絕將自己仍極為充裕的氧氣分享予受困民眾,導致該民眾因而嗆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得主張義務衝突法則(B)甲不得主張緊急避難(C)甲得主張正當防衛(D)甲得主張自助行為
46刑法第16條規定:「除有正當理由而無法避免者外,不得因不知法律而免除刑事責任。但按其情節,得減輕其刑。」此規定在犯罪三階層理論中屬於何者?(A)構成要件該當性(B)違法性(C)有責性(罪責)(D)不屬於犯罪三階層之概念,係量刑參考因子
47甲持槍欲射殺仇人乙,惟射偏而射中丙,造成丙死亡,甲除了違犯非法持有槍枝外,其行為如何處斷?(A)甲對乙成立殺人未遂罪,對丙成立過失致死罪,兩罪想像競合(B)甲對乙成立殺人未遂罪,對丙成立過失致死罪,數罪併罰(C)甲對乙成立殺人既遂罪,對丙成立故意傷害罪(D)甲對丙成立故意傷害罪
48公務員甲透過非公務員之友人乙充當白手套,由乙出面向丙收受賄賂,而為違背職務之行為,依實務見解乙有無犯罪?(A)乙無罪(B)乙與甲成立公務員收賄罪之共同正犯(C)乙成立公務員收賄罪之教唆犯(D)乙成立公務員收賄罪之間接正犯
49公立醫院未兼行政職之醫生甲收受病人乙家屬之謝金後,甲執行乙之開刀手術順利完成,醫生甲是否為刑法之公務員?(A)是身分公務員(B)是授權公務員(C)是受託公務員(D)不是刑法之公務員
50關於刑法第134條加重其刑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該條之加重僅適用於故意犯罪之情形(B)該條之加重可適用公務員犯瀆職罪(C)加重之刑度最多至原法定刑二分之一(D)若所犯之罪因公務員之身分已特別規定其刑者,不得再依該條加重其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