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行政法概要(包含行政程序法等)
> 105年 - 105 鐵路特種考試_員級_事務管理:行政法概要#52628
105年 - 105 鐵路特種考試_員級_事務管理:行政法概要#52628
科目: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行政法概要(包含行政程序法等) |
年份:
105年 |
選擇題數:
50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行政法概要(包含行政程序法等)
選擇題 (50)
1 下列對於依法行政原則之敘述,何者錯誤? (A)無法律即無行政 (B)行政應受法之拘束,但不排除裁量權之行使 (C)積極意義之依法行政係指法律保留原則 (D)依法行政是法治國原則之重要內涵
2 關於不確定法律概念解釋適用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係利用解釋方法,將具體事件涵攝於法律構成要件 (B)原則上接受司法完全審查 (C)相較於行政裁量決定所受之司法審查,不確定法律概念解釋適用之審查密度較低 (D)不確定法律概念解釋適用可能涉及判斷餘地
3 關於法律保留原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又稱為消極之依法行政 (B)係指在特定事項上,須有法律規定或法律授權所訂定之法規命令作為依據,行政機關才可為一定行為 (C)法律保留原則亦適用於給付行政事項 (D)若要求特定事項僅能透過形式意義之法律始得規定,則稱為國會保留原則
4 居民因鄰人興建之建築物過高,日照權受到影響,享有向主管機關請求撤銷鄰人建築許可之權利,是依 下列那一個理論得出之結果? (A)二階段理論 (B)判斷餘地理論 (C)保護規範理論 (D)裁量瑕疵理論
5 下列關於行政管轄權之敘述,何者錯誤? (A)行政機關對於管轄權之有無,應依職權調查 (B)人民誤向無管轄權之甲機關提出申請,若甲機關已將該申請案移送有管轄權之乙機關,並通知當事人, 視為在法定期間內提出申請 (C)若因法規變更,而使甲機關喪失某一事件之管轄權,則甲機關應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之機關,並通知 當事人 (D)因法規變更致甲機關喪失管轄權,即使當事人及有管轄權之機關均同意,亦不得由甲機關繼續處理該 案件
6 依公務人員考績法規定,下列何者不屬於平時考核的懲處? (A)記過 (B)記大過 (C)禁止休假 (D)申誡
7 關於公務人員保障法所規定之復審程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復審程序為公務人員專屬,其家屬無法適用 (B)非現職之公務人員,其基於原公務人員身分之請求權受侵害者,仍可提起復審 (C)復審人應繕具復審書,經由原處分機關向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提起 (D)復審程序原則上採書面審查
8 下列何者非屬公務人員任用之消極條件? (A)未具或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 (B)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曾犯內亂、外患罪,經判決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者 (C)曾服公務有貪污行為,經一審判決有期徒刑而提起上訴者 (D)依法停止任用者
9 公務員於離職後 3 年內,如擔任與其離職前 5 年內之職務直接相關之營利事業董事,應如何處罰? (A)因已離職不得再加以處罰 (B)得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懲戒 (C)處以刑罰 (D)處以行政罰
10 關於公務人員任用法上機要人員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機要人員之員額、職務範圍及應具條件等,由進用機關自行訂定 (B)各機關辦理機要人員進用,應注意公平性與正當性 (C)各機關之機要人員進用,不受公務人員任用法上關於資格之限制 (D)機要人員於長官離職時,應同時離職
11 下列何者為公務人員考績法所規定之專案考績? (A)嘉獎 (B)一次記兩大功 (C)記功 (D)記大功
12 依據地方政府所制定遊民收容輔導自治條例規定,有關遊民暫時的安置以及秩序安全的管理由警察機關 負責,而有關遊民長期之安置、醫療補助與諮商輔導等由社政機關負責,此項分工規定係屬: (A)事務管轄 (B)土地管轄 (C)層級管轄 (D)共同管轄
13 下列何種類型的行政處分,有付諸行政執行的必要性? (A)確認處分 (B)形成處分 (C)下命處分 (D)登記處分
14 原處分機關基於下列何種事由廢止合法之授益行政處分時,應給予合理之信賴利益補償? (A)法規准許廢止者 (B)行政處分所依據之法規或事實事後發生變更,致不廢止該處分對公益將有危害者 (C)原處分機關保留行政處分之廢止權者 (D)附負擔之行政處分,受益人未履行該負擔者
15 書面作成之行政處分,下列何者原則上應記明理由? (A)一般處分經公告 (B)有關專門知識之考試程序 (C)否准營業執照之申請 (D)未限制人民之權益
16 下列何者並非行政處分? (A)警察機關命違法集會之人群解散 (B)清潔隊捕捉流浪狗 (C)縣政府下令撲殺口蹄疫病豬 (D)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告劃定水源保護區
17 下列行政處分中,何者仍可發生處分之效力? (A)不能由書面處分中得知處分機關之處分 (B)應以證書方式作成而未給予證書之處分 (C)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之處分 (D)尚未通知之處分
18 下列行政處分之瑕疵,何者不得因補正而治癒? (A)應參與作成行政處分之委員會未參與 (B)應以證書方式作成未給予證書者 (C)行政處分作成時漏未記明理由 (D)應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而未給予
19 下列關於行政處分之敘述,何者正確? (A)行政處分若有違法瑕疵,原則上皆為無效 (B)行政處分若一部分無效者,原則上全部皆為無效,但行政機關得依裁量決定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C)行政機關欠缺土地管轄權者,行政處分無效 (D)行政處分雖未記明理由,但理由已於事後記明者,該瑕疵即獲補正
20 下列有關行政處分附款之敘述,何者錯誤? (A)行政機關僅在作成裁量處分時,始得為附款 (B)附款之作用在補充或限制行政處分之效力 (C)附款應與行政處分之目的具有正當合理之關聯 (D)附款不得違背行政處分之目的
21 代替行政處分之行政契約,倘若與其內容相同之行政處分為「得撤銷之行政處分」,且其事由為締約雙 方所明知,則此一行政契約之效力為何? (A)無效 (B)得撤銷 (C)效力未定 (D)得補正或轉換
22 針對行政檢查,不論現場勘驗、勘察、檢查等事項,下列何者並非屬於上述之相關程序? (A)身分確認 (B)人員之管束 (C)場所之進入 (D)詢問在場人員
23 下列有關行政罰之敘述,何者錯誤? (A)行政罰須行為人有實施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 (B)不得對行政機關施以行政裁罰 (C)以制裁為目的 (D)對行為人造成財產上之不利或權利、資格之限制或剝奪
24 下列何者為行政罰法第 2 條所明定處罰種類之一? (A)拘留 (B)拘提 (C)罰金 (D)公布姓名
25 下列關於行政罰法中扣留之敘述,何者錯誤? (A)得沒入或可為證據之物,得扣留之 (B)物之所有人、持有人、保管人或利害關係人對扣留不服者,得向扣留機關聲明異議 (C)對於應扣留物之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得要求其提出或交付;其拒絕提出時,應訴請法院命其提出 (D)易生危險之扣留物,得毀棄之,但應償還其價金
26 甲之行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遭裁處拘留之處罰。同時,甲之同一行為亦違反 A 行政法律之規定,其 法律效果為處以新臺幣 3 萬元以上 5 萬元以下之罰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行政機關對甲不得再處以罰鍰之處罰 (B)行政機關對甲應處以新臺幣 3 萬元之罰鍰 (C)行政機關對甲應處以新臺幣 5 萬元之罰鍰 (D)行政機關對甲得處以新臺幣 3 萬元以上 5 萬元以下之罰鍰
27 關於即時強制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即時強制措施並非強制人民履行其行政法上義務之執行手段 (B)即時強制之方法包括進入私人住宅 (C)實施即時強制而對人施以管束,不得逾 24 小時 (D)人民因執行機關依法實施即時強制,致其財產遭受特別損失時,得請求國家賠償
28 依行政執行法規定,行政執行分署得聲請法院對義務人裁定拘提之原因,包括下列何者? (A)顯有履行義務之可能,故不履行 (B)顯有逃匿之虞 (C)就應供強制執行之財產有隱匿情事 (D)經命其報告財產狀況,不為報告
29 關於行政程序法中期日期間規定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基於法規之申請,以掛號郵寄方式向行政機關提出者,以交郵當日之郵戳為準 (B)期間以時計算者,即時起算 (C)期間以日、星期、月或年計算者,其始日不計算在內。但法律規定即日起算者,不在此限 (D)因天災或其他不應歸責於申請人之事由,致基於法規之申請不能於法定期間內提出者,得於其原因消滅後30日內,申請回復原狀
30 有關行政執行與行政訴訟強制執行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行政執行得本於法令作為執行名義 (B)行政訴訟之強制執行,法定執行機關為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 (C)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以外之執行,由相關法令之主管機關為之 (D)行政訴訟之強制執行,不得囑託行政機關代為執行
31 下列何種情形,行政執行分署不得就欠繳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人聲請法院為管收? (A)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 (B)就應供強制執行之財產有隱匿或處分之情事 (C)顯有履行義務之可能,故不履行 (D)顯有逃匿之虞
32 依據行政執行法之規定,下列有關怠金之敘述,何者正確? (A)怠金是對於公法上可代替的行為義務不履行的行政強制執行手段 (B)對於已科處之怠金逾期未繳納者,應移送行政執行分署強制執行 (C)基於一行為不二罰原則,怠金不得與罰鍰併科 (D)科處怠金後人民仍不履行其公法上義務者,行政機關原則上無須再次告誡,得逕為連續科處
33 下列何者不屬於終止行政執行之事由? (A)義務已全部履行 (B)行政處分或裁定經撤銷或變更確定 (C)欠稅案件義務人於行政執行中死亡 (D)義務之履行經證明為不可能
34 依行政程序法第 74 條所為之寄存送達,何時生效? (A)於依法送達完畢時,即生送達效力 (B)自寄存之日起,經 10 日始發生效力 (C)自寄存之日起,經 20 日始發生效力 (D)自寄存之日起,經 3 個月始發生效力
35 下列關於陳述意見之敘述,何者錯誤? (A)不服陳述意見後作成之行政處分者,其行政救濟程序,免除訴願及其先行程序 (B)在程序保障之程度,陳述意見較聽證為低 (C)行政機關基於調查事實及證據之必要,得通知相關人陳述意見 (D)賦予陳述意見機會之對象,包括處分之相對人及利害關係人
36 行政程序中當事人請求閱覽卷宗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當事人原則上得向行政機關申請閱覽、抄寫、複印或攝影有關資料或卷宗 (B)當事人申請閱覽卷宗,如依法規有保密之必要者,行政機關得拒絕提供 (C)當事人申請閱覽之卷宗資料,以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有必要者為限 (D)機關拒絕當事人閱覽卷宗之申請者,當事人原則上得對被拒絕之行為單獨提起訴願
37 依據行政程序法教示條款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教示若有錯誤,應由原處分機關以通知更正,並自通知送達之翌日起算法定期間 (B)原處分機關告知之救濟期間較法定期間長者,縱經更正,相對人如信賴原告知之救濟期間,致無法於 法定期間內提起救濟,而於原告知之期間內為之者,原則上視為已於法定期間內所為 (C)原處分機關漏未告知救濟之法定期間者,其法定期間為 2 年 (D)若原處分機關告知錯誤而未為更正,致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遲誤者,如自該原處分送達後 1 年內聲明 不服時,視為於法定期間內所為
38 有關國家賠償法中公務員之概念,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須為公務人員任用法所規定之公務員 (B)受委託行使公權力之團體或個人,其執行職務之人,視同「委託機關」之公務員 (C)行使公權力之約僱或聘僱之人員均屬之 (D)凡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均屬之
39 依行政訴訟法規定,因撤銷或變更原處分或決定之判決,而權利受損害之第三人,如非可歸責於己之事 由,未參加訴訟,致不能提出足以影響判決結果之攻擊或防禦方法者,得對於確定終局判決如何救濟? (A)聲請假執行 (B)提起再審 (C)聲明異議 (D)聲請重新審理
40 撤銷訴訟中,行政法院認定原處分雖違法,但撤銷原處分對公益有重大損害時,原則上行政法院如何處 理? (A)以原告之訴有理由而判決撤銷原處分 (B)裁定移送訴訟至民事法院進行損害賠償訴訟 (C)判決駁回原告之訴,於主文中諭知原處分違法 (D)裁定停止訴訟程序,於民事法院判決後續行訴訟
41 關於行政訴訟上和解,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當事人須就訴訟標的有處分權 (B)須雙方當事人互相讓步 (C)應在期日,在受訴法院、受命法官或受託法官前為之 (D)須在言詞辯論終結前為之
42 下列何者非屬撤銷訴訟之程序合法要件? (A)皆須有行政處分之存在 (B)原告須主張行政處分違法並損害其權利 (C)皆須經過訴願程序 (D)須於法定期間內提起
43 國立大學學生甲因涉及刑事案件遭檢察官調查,校方命其休學。休學期間即將屆滿,該生向學校請求復 學,遭到拒絕。該生擔心刑事調查程序延宕太久將導致其遭學校退學,除針對拒絕復學之決定進行救濟 外,得以何種手段在訴訟程序中尋求暫時性權利保護? (A)暫時性行政處分 (B)定暫時狀態假處分 (C)停止執行 (D)假執行
44 行政訴訟被選定之當事人,非得全體之同意,不得為下列何種行為? (A)認諾 (B)自認 (C)提出證據 (D)詰問證人
45 下列關於國家賠償之敘述,何者錯誤? (A)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之國家賠償責任,須人民對其執行職務有公法上請求權,經請求執行而怠於執行, 始得請求 (B)一般公務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而生國家賠償責任者,賠償義務機關對之有求償權 (C)法官因執行職務侵害人民權利,須就其參與審判犯職務上之罪,經判決有罪確定,始有國家賠償法之 適用 (D)請求國家賠償前,應先經與賠償義務機關協議
46 依犯罪被害人保護法之規定,因犯罪行為被害而死亡者之遺屬得申請: (A)犯罪被害賠償金 (B)犯罪被害補償金 (C)犯罪被害慰問金 (D)犯罪被害補助金
47 司法院釋字第 440 號解釋認為,人民之財產權應予保障憲法第 15 條設有明文,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公權力 致人民之財產遭受損失,若逾其社會責任所應忍受之範圍,形成個人之特別犧牲者,國家應該給予: (A)合理賠償 (B)合理補償 (C)全額補償 (D)全額賠償
48 下列有關土地徵收之敘述,何者錯誤? (A)徵收以公益之必要為限 (B)徵收須給予相當補償 (C)徵收處分得由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核准之 (D)徵收應適用法律保留原則
49 某地方自治團體為興建地下捷運工程,而造成該工程施工沿線之商店長年營業額下降,理論上可能構成 何種責任? (A)係屬特別法上之國家賠償責任 (B)係屬民法不完全給付賠償責任 (C)係屬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 (D)係屬特別犧牲之損失補償責任
50 於撤銷訴訟,有關當事人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訴訟當事人包括訴訟代理人 (B)中央及地方機關無當事人能力 (C)提起訴願遭駁回時,以原處分機關為被告 (D)多數有共同利益之人僅得選定其中一人為全體起訴或被訴
申論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