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申論題資訊

試卷:105年 - 105 高等考試_三級_智慧財產行政:行政法#60579
科目: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行政法概要(包含行政程序法等)
年份:105年
排序:0

申論題內容

一、某縣政府於辦理土地徵收發放補償費時,因誤算溢發土地所有人甲新臺幣 50 萬 元。三個月後,該縣政府發覺上情後,即刻以公文記明具體數額,限期甲於三個月 內返還溢發金額之「公法上不當得利」及「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請問:縣政 府得否直接以公文請求返還?該公文是否具有「執行名義」?縣政府請求公法上不 當得利之範圍,是否可以包括溢發金額的法定利息?(25 分)

詳解 (共 4 筆)

詳解 提供者:fox3108

(一)縣政府得直接以公文請求返還溢發金額

1.依行政程序法§127Ⅲ,行政機關依公法上不當得利,向受益人請求返還時,應以書面行政處分確認返還範圍,並限期命受益人返還之。

2.本案縣政府以公文請求返還溢發金額之「公法上不當得利」,符合上開條文,當屬適法。

(二)該公文須待確定後,始具執行名義

1.行政程序法§127Ⅲ雖明定行政機關得以書面行政處分請求返還公法上不當得利,惟考量受益人或有對前開命返還之處分不服而提起行政救濟之情形,為避免行政機關於處分未確定前,即移送行政執行,致受益人權益遭受損害,故增訂第四項:「前項行政處分未確定前,不得移送行政執行」。

2.該公文於行政處分相對人得提起行政救濟期間內,尚未取得執行名義。依題意,縣政府限期甲於三個月內返還溢發金額,故該公文在限期三個月內尚不具執行名義。

(三)縣政府請求公法上不當得利之範圍,是否包括溢發金額的法定利息

1.肯定說:

人民就本金的部分既屬公法上不當得利,本金所延伸之利息自應屬請求返還之範圍。

2.否定說:

國家公法上之收入,原則係用於公益,而非獲利,與私法上收益性質不同,故國家並未受有任何利息利益,無請求返還利息之餘地。

3.結論:

一般公法上不當得利,因國家公法上之收入,原則上並非在於獲利,而是在於公益之運用,與私法上收益性質不同,尚難類推適用民法§182Ⅱ有關返還不當得利時應附加利息之規定,最高行政法院 106 年判字第 318 號行政判決亦採此說。因此本題縣政府請求公法上不當得利之範圍,應不包括溢發金額的法定利息在內。

詳解 提供者:郭耀灃
別再叫我寫申論題了,我真的來不及回答了
詳解 提供者:hh398
127
詳解 提供者:cf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