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下列關於刑法第 346 條第 1 項恐嚇取財罪之敘述,何者錯誤?
(A)甲向乙宣稱,乙被鬼怪纏身,若要解除惡害,必須交付甲十萬元現金。乙出於恐懼而依甲之指 示交付金錢。依實務見解,甲之行為非屬恐嚇取財,而是詐欺取財
(B)商店老闆甲發現乙竊取店內商品,便要求乙給付一百倍之商品售價的金額,否則就要報警。甲 之行為屬於恐嚇手段
(C)商店老闆甲發現乙竊取店內商品,便要求乙立即交還,否則報警。甲之行為不屬於恐嚇手段
(D)本罪所規定之「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此處的物僅限於動產
詳解 (共 4 筆)
未解鎖
刑法第 346 條第 1 項恐嚇取財罪使...
未解鎖
想像一下立法者不可能沒想到,恐嚇使人將本...
未解鎖
恐嚇取財的客觀TB為: 恐嚇行為(須以...
未解鎖
實務會認為成立詐欺罪是因為,305條以及...
私人筆記 (共 2 筆)
未解鎖
2. 2...

未解鎖
刑法第346條第1項恐嚇取財罪:「意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