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一般警察四等/鐵路員級◆行政法概要
> 98年 - 98 基層警察、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人員特種考試_四等_行政警察人員、一般行政、社會行政:行政法概要#4394
98年 - 98 基層警察、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人員特種考試_四等_行政警察人員、一般行政、社會行政:行政法概要#4394
科目:
一般警察四等/鐵路員級◆行政法概要 |
年份:
98年 |
選擇題數:
50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一般警察四等/鐵路員級◆行政法概要
選擇題 (50)
1 下列何者非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A)誠實信用原則(B)公益原則(C)比例原則(D)當事人進行原則
2 依照營業稅法,逃漏稅應按所漏稅額處一倍至十倍罰鍰,若主管機關罰二十倍之罰鍰,係屬下列何者?(A)裁量違反誠信原則(B)裁量逾越(C)裁量縮減至零(D)裁量不行使
3 關於行政行為與平等原則之關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行政私法不受平等原則之拘束(B)「行政自我拘束原則」為行政權受平等原則拘束之表現(C)人民不得向行政機關就自己之違反行政秩序行為,主張平等權(D)平等原則容許行政機關得基於正當理由為差別待遇
4 受益人於下列何種情形,得主張信賴保護?(A)對重要事項提供不正確資料,致使行政機關依該資料作成行政處分者(B)對重要事項不完全陳述,致使行政機關依該陳述作成行政處分者(C)以處理自己事務之注意義務而不知行政處分係屬違法者(D)以賄賂之方法使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者
5 法律以抽象概念表示者,其意義須非難以理解,且為一般受規範者所得預見,並可經由司法審查加以確認,方符合何種原則?(A)法律抽象性原則(B)法律明確性原則(C)法律衡平性原則(D)法律不溯既往原則
6 警察在路邊進行臨檢,遇見刑事案件發生,犯罪嫌疑人持槍拒捕,警察對其反擊,使用警械,其不得逾越必要程度,此為行政法上何種原則的表現?(A)信賴保護原則(B)誠實信用原則(C)平等原則(D)比例原則
7 下列何者不是行政法法源?(A)憲法(B)法律(C)自治規則(D)政治學說
8 預算案實質上為行政行為之一種,必須由立法機關審議通過,而具有法律之形式,故有稱之為何種性質的法律,以有別於通常意義之法律?(A)事務性法律(B)普通性法律(C)措施性法律(D)時效性法律
9 公務員之法律責任,不包括下列何者?(A)政治責任(B)行政責任(C)民事責任(D)刑事責任
10 依照公務人員考績法規定,公務員被一次記兩大過者,有何種法律效果?(A)降級(B)免職(C)休職(D)減俸
11 行政機關就其管轄之事務,干涉人民之自由權利時,仍須有下列何者之授權,始得為之?(A)法律規定(B)機關決定(C)法院判決(D)執行名義
12 行政法上所謂「核定」,係指:(A)主管機關對於不相隸屬機關所函報事項,加以審查,並作成決定之謂(B)長官對於部屬陳報事項,加以審查,並作成決定之謂(C)下級政府就其得全權處理之業務,依法完成法定效力後,陳報上級政府知悉之謂(D)有權機關對於所陳報之事項,加以審查,並作成決定,以完成該事項之法定效力之謂
13 有關公物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博物館係特別用物(B)原則上不得為公用徵收(C)拒絕利害關係人之申請特殊使用公物,是影響其反射利益(D)適用民法取得時效之規定
【已刪除】14 下列何者為公法人?(A)中央銀行(B)國立台灣大學(C)嘉南農田水利會(D)中央研究院
15 行政程序法規定,代表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行政主體表示意思,從事公共事務,具有單獨法定地位之組織稱為:(A)行政組織(B)行政體系(C)行政機關(D)行政團隊
16 我國行政訴訟審判之審級制度,原則上是為:(A)二級二審(B)一級二審(C)三級三審(D)三級二審
17 下列何者不是訴願之先行程序?(A)大學生對於學校之退學處分所提出之申訴(B)對於稅捐機關所為課稅處分所提出之復查(C)公務員對於違法人事處分所提出之復審(D)對於主管機關所為拒絕之集會遊行申請決定所提起之申復
18 下列關於行政法人特性之敘述,何者錯誤?(A)行政法人為公法人(B)行政法人之組織,應以法律定之(C)行政法人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不受其他機關任何形式之監督(D)行政法人在人事與財政制度上,享有較科層化行政機關為大之彈性
19.下列何者公法爭議,行政法院未享有審判權?(A)公職人員選舉爭議(B)交通違規爭議(C)律師懲戒爭議(D)人民採購決標爭議
20 對於已經通過聽證程序後作成之行政處分,要如何提起行政救濟?(A)必須先履行訴願先行程序後再提起訴願(B)必須先提起訴願後再提起行政訴訟(C)無需提起訴願及訴願之先行程序,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訴訟(D)要依照何種程序必須由主管機關加以決定
21 人民訴請行政法院判命被告行政機關作成特定內容之行政處分,此係何種訴訟類型?(A)一般給付訴訟(B)撤銷訴訟(C)課予義務訴訟(D)確認訴訟
22 人民基於與行政機關締結之行政契約,向行政法院起訴請求行政機關為財產之給付時,應提起何種類型之訴訟?(A)課予義務訴訟(B)一般給付訴訟(C)確認訴訟(D)怠為處分訴訟
23 行政程序法規定,於撤銷違法授益處分時,對其因信賴該處分致遭受財產上之損失者,應如何處理?(A)應予國家賠償(B)應予合理之補償(C)應定暫時狀態之處分(D)應予回復原狀
24 經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判決有罪,但被最高法院判決無罪的刑事案件被告,可否請求國家賠償?(A)只能對起訴的檢察官所屬檢察署請求國家賠償(B)只能對獨任審判法官所屬的地方法院請求國家賠償(C)只需在檢察官或法官因承辦該案件被以違背職務之罪起訴,即得向所屬機關請求國家賠償(D)只有在檢察官或法官因該案件被判決違背職務有罪確定,始得向所屬機關請求國家賠償
25 根據大法官之見解,判斷國家對人民財產權之侵害是否應給予金錢補償乃採取下列何種標準?(A)既得權說(B)恩惠說(C)特別犠牲說(D)個別行為說
26 所謂「訴願前置主義」是指下列何者?(A)提起訴願之前,必須先確認訴願之受理機關(B)提起訴願之前,必須先經過法律所規定之其他先行程序(C)提起撤銷訴訟之前,必須先確認管轄之法院(D)提起撤銷訴訟之前,必須先經過訴願或相當於訴願之程序
27 行政程序法所稱的行政程序,不包括下列何者?(A)行政私法行為(B)行政指導(C)行政計畫(D)行政契約
28 法規命令之訂定,依法應經其他機關核准,而未經核准者,其效力如何?(A)無效(B)得撤銷(C)效力未定(D)仍為有效
29 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受委託行使公權力之個人或團體,於委託範圍內,視為:(A)行政主體(B)行政機關(C)行政單位(D)內部單位
30 法規命令牴觸法律者,其法律效果為何?(A)無效(B)有效得撤銷(C)得轉換(D)得補正
31 行政機關依法規將其權限之一部分,交由所屬下級機關執行,稱之為:(A)委託(B)委任(C)委辦(D)行政委託
32 公務員在行政程序中,其配偶為事件之當事人者,公務員應:(A)靜觀其變(B)自行迴避(C)請求職務協助(D)為程序外之接觸
33 為協助下級機關或屬官統一解釋法令、認定事實、及行使裁量權,而訂頒之解釋性規定及裁量基準,在性質上屬於:(A)法規命令(B)特別命令(C)行政規則(D)行政指導
34 中央或地方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對外直接發生法律上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稱為:(A)行政契約(B)行政命令(C)行政處分(D)判決
35 關於行政處分之要素,以下何者錯誤?(A)公法性(B)具體性(C)直接發生法效果(D)雙方意思表示合致
36 依據公務人員任用法,國家任命公務人員,該行為的法律性質為:(A)行政契約(B)行政處分(C)事實行為(D)行政命令
37 下列何者不屬於行政處分?(A)交通號誌之轉換(B)內部之勤務指示(C)課稅通知(D)罰鍰通知
38 警察立於十字路口以手勢指揮在場車輛行人通行與否及方向,此行為之法律性質為:(A)觀念通知(B)行政執行(C)一般處分(D)行政命令
39 作成行政處分,其他機關應參與而未參與,但事後其他機關已參與者,行政處分之效力如何?(A)無效(B)溯及失效(C)經補正後有效(D)一部有效,一部無效
40 依司法院釋字第423 號解釋之意旨,空氣污染防制法所規定之「違規舉發通知書」之性質為:(A)行政法規(B)行政處分(C)觀念通知(D)政令宣導
41 下列何者屬於授益性質的行政處分?(A)將公務人員免職(B)發給建築物使用執照(C)管束要跳樓自殺之人民(D)命補繳所得稅
42 下列何者非行政處分附款之類型?(A)保證契約(B)負擔之保留(C)期限(D)保留廢止權
43 行政處分如有誤寫時,其處理方式如何?(A)一律無效(B)一律以爭訟撤銷(C)得由相對人申請更正(D)禁止職權更正
44 依行政罰法第24 條規定,一行為違反數個行政法上義務而應處罰鍰者,應如何裁處?(A)依法定罰鍰額最高之規定裁處(B)累計法定罰鍰額裁處(C)依法定罰鍰額最低之規定裁處(D)依平均之法定罰鍰額裁處
45 行政處分之程序瑕疵,下列何者不得補正?(A)必須記明理由而未記明(B)應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而未給予(C)公務員應迴避而未迴避(D)處分之作成應經其他機關參與而未經其參與
46 依行政執行法規定,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機關為:(A)民事法院(B)刑事法院(C)行政法院(D)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所屬行政執行處
47 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為何種行政行為?(A)行政處分(B)一般處分(C)法規命令(D)行政規則
48 關於比例原則中之必要性原則,係指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何種方法?(A)能達到最大公共利益之方法(B)最有效之方法(C)最迅速之方法(D)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之方法
49 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如同一事件數機關均有管轄權時,應先由下列何機關管轄?(A)受理在先之機關(B)受理在後之機關(C)上級機關(D)不問受理之先後,均得協議定之
50 訴願法第83 條所謂之「情況決定」,是基於何種行政法原則的考量?(A)依法行政原則(B)信賴保護原則(C)公益原則(D)明確性原則__
申論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