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初等/五等/佐級◆法學大意
> 95年 - 95 原住民族特種考試_五等_一般行政、一般民政、原住民族行政、錄事:法學大意#3198
95年 - 95 原住民族特種考試_五等_一般行政、一般民政、原住民族行政、錄事:法學大意#3198
科目:
初等/五等/佐級◆法學大意 |
年份:
95年 |
選擇題數:
50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初等/五等/佐級◆法學大意
選擇題 (50)
1.凡被推定為婚生子女之人,縱與其法律上之父無生理上之關係,於被否認婚生前,彼此是否有血親關係?(A)有自然血親關係(B)有擬制血親關係(C)無任何血親關係(D)視生父之意思而定
2.民法第16條規定:「權利能力及行為能力,不得拋棄」,這是屬於:(A)強行法(B)任意法(C)補充法(D)解釋法
【已刪除】3.禁治產人之行為能力為:(A)限制行為能力(B)有行為能力(C)無行為能力(D)由檢察官決定
4.下列何者為擔保物權?(A)所有權(B)地上權(C)抵押權(D)永佃權
5.甲出售A屋予乙,並完成交付後,甲又出售A屋且移轉其所有權於善意之丙。乙對丙主張權利的情形為何?(A)得主張不當得利(B)得行使撤銷權(C)得行使代位權(D)不得主張任何權利
6.依民法第78條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未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所為單獨行為之效力為何?(A)有效(B)失效(C)無效(D)效力未定
7.未婚媽媽與其子女之關係如何?(A)血親(B)姻親(C)無親屬關係(D)視生父有無認領而定
8.出租人於租賃物交付後,承租人佔有中,縱將其所有權讓與第三人,其租賃契約之效力為何?(A)無效(B)對於受讓人不生效力(C)效力未定(D)對於受讓人仍繼續存在
9.下列何種情形,出賣人應負物之瑕疵擔保責任?(A)買受人於契約成立時,知物具有瑕疵(B)買受人於契約成立時,知物具有瑕疵,但出賣人故意不告知瑕疵(C)買受人因重大過失而不知物有瑕疵,且出賣人並未保證無瑕疵(D)買受人因重大過失而不知物有瑕疵,且出賣人並未保證無瑕疵,但出賣人故意不告知瑕疵
10.甲在乙商場挑選某廠牌電冰箱一台,雙方約定於該月15日上午送交甲之住所,15日過後甲詢問乙何以未依約送貨,乙答以商場發生火災,電冰箱亦遭祝融波及,無一倖免,甲、乙間之法律關係為何?(A)甲對乙可請求給付不能之損害賠償(B)甲對乙可主張給付遲延責任(C)甲對乙可主張不完全給付之責任(D)甲對乙可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11.甲承租乙之土地建築房屋,其後乙將土地出售與丙,但並未以書面通知甲而將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與丙,其移轉之效力為何?(A)不得對抗甲(B)效力未定(C)無效(D)得撤銷
12.依刑法第10條規定,毀敗語能、味能或嗅能,稱為:(A)輕傷(B)重傷(C)死傷(D)無傷
沒有 【段考】國一公民上第一次 權限,請先開通.
14.甲以小刀刺傷乙之面部,意圖將乙毀容,乙竭力躲避,結果僅劃傷乙顏面而未致毀容。試問:甲之行為成立何罪?(A)重傷罪(B)重傷罪之未遂犯(C)過失傷害罪之結果加重犯(D)普通傷害罪
15.為避免自己或他人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上急迫之危險而出於不得已之行為,稱為:(A)自衛行為(B)自助行為(C)正當防衛(D)緊急避難
16.甲深夜潛入乙家行竊,搜尋財物之際,聽聞腳步聲,以為屋主返家,落荒而逃。事實上是鄰人的腳步沈重,甲作賊心虛。問應如何評價甲的行為?(A)成立預備加重竊盜罪(B)為加重竊盜的未遂犯(C)為加重竊盜的中止犯(D)為加重竊盜的不能犯
17.下列何種情形,屬於累犯?(A)受徒刑之執行完畢,一年後過失致人於死(B)在外國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一年後在國內殺人(C)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一年後竊盜(D)受感化教育執行完畢,一年後殺人
沒有 【段考】國一公民上第一次 權限,請先開通.
19.下列何者沒有股東會召集權?(A)董事長(B)監察人(C)董事會(D)符合一定條件的少數股東
20.票據之發票,欠缺票據法所規定票據上絕對必要應記載事項之一者,其票據之效力如何?(A)全部無效(B)一部分無效(C)全部有效(D)一部分有效
21.二人以上之載貨證券持有人請求交付貨物時,運送人或船長不得將貨物寄存下列何者?(A)寄存於港埠管理機關之倉庫,並通知受貨人(B)寄存於合法經營之倉庫,並通知受貨人(C)寄存於港埠管理機關或合法經營之倉庫,並通知受貨人(D)寄存於報關行,並通知受貨人
22.關於船舶所有權之移轉登記之效力,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登記始生效力(B)登記得對抗第三人(C)不登記得對抗第三人(D)不登記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23.依保險法規定,要保人據實說明義務在內容上的範圍如何?(A)只限於保險人書面詢問事項(B)只限於要保人知悉事項(C)只限於重要事項(D)只限於要保人可得知悉事項
24.依憲法規定,下列何者有權對行政院院長提出彈劾案?(A)立法院(B)監察院(C)司法院大法官(D)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25.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435號解釋,立法委員之言論免責權不及於下列何種地點?(A)立法院院會(B)立法院委員會(C)立法院院內記者招待會(D)立法院院內公聽會
26.立法委員就其行使職權,適用憲法發生疑義。至少應有下列何比例之總額得聲請解釋憲法?(A)二分之一以上(B)三分之一以上(C)四分之一以上(D)五分之一以上
27.人民不服鳳山區公所與高雄市環境保護局共同作成之裁罰處分,其訴願管轄機關為:(A)內政部(B)高雄市政府(C)行政院環境保護署(D)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28.下列何者為社會秩序維護法中所定之處罰種類?(A)有期徒刑(B)強制工作(C)罰金(D)勒令歇業
29.下列各項犯罪行為當中,何者之第一審管轄權屬於高等法院?(A)殺直系血親尊親屬罪(B)妨害農工商罪(C)妨害國交罪(D)鴉片罪
30.犯罪行為之現行犯:(A)僅警察得逮捕之(B)僅犯罪之被害人得逮捕之(C)僅上述二者及法官下令得逮捕之(D)任何人均得逕行逮捕之
31.我國掌理民事、刑事訴訟之審判機關為:(A)普通法院(B)法務部(C)檢察署(D)行政法院
32.甲因乙散佈謠言認有損及甲名譽,向台灣台中地方法院起訴乙應賠償甲新台幣5千萬元,該案嗣經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判決甲勝訴,若乙不服該判決,應向何機關上訴?(A)台中高等行政法院(B)最高行政法院(C)最高法院(D)司法院
33.夫妻離婚時,對於共同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原則上應先如何決定?(A)由父行使或負擔(B)由母行使或負擔(C)依雙方協議決定之(D)由法院決定之
34.依民法第1138條規定,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下列何者為第一順序?(A)父母(B)兄弟姊妹(C)祖父母(D)直系血親卑親屬
【已刪除】35.在自宅頂樓佛堂結婚,邀約至親好友觀禮,結婚之效力如何?(A)有效(B)無效(C)得撤銷(D)效力未定
36.甲遺失名錶一支,乙拾得後將其送給不知情之丙,試問:甲至遲在多久期間內得向何人請求回復其物?(A)一年內向乙請求(B)一年內向丙請求(C)二年內向丙請求(D)二年內向乙請求
37.甲欲向乙借款一百萬元,但乙要求甲必須提供擔保,甲乃商請友人丙提供其所有之A屋設定抵押權予乙。試問:丙在法律上地位如何?(A)抵押權人(B)物上保證人(C)連帶債務人(D)共同債務人
38.民事訴訟法是屬於:(A)公法(B)私法(C)社會法(D)行政法
39.甲之住所設於台北,乙之住所設於高雄,則甲擬對乙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乙給付積欠之債務一百萬元時,甲應向那一個法院提起訴訟?(A)台北地方法院(B)高雄地方法院(C)台北及高雄以外之地方法院(D)台北或高雄地方法院
40.企業經營者以廣播、電視、電話、傳真、型錄、報紙、雜誌、網際網路、傳單或其他類似之方法,使消費者未能檢視商品而與企業經營者所為之買賣,稱之為:(A)通訊交易(B)訪問買賣(C)分期付款(D)現物要約
41.下列何者不是消費者保護團體?(A)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B)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C)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D)中華婦女消費者協會
42.事業將其全部或主要部分之營業、財產或獨立營運之全或一部營業讓與其獨自新設之他事業者,應否申報?(A)應該申報(B)免除申報(C)法未規定(D)已屬違法
43.下列何種制度係指發行人為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依規定檢齊相關書件向金管會提出申報,除因申報書件應行記載事項不充分、為保護公益有必要或經金管會退回外,其案件自申報之日起屆滿一定期間,即可生效?(A)申請核准制(B)申報核准制(C)申報生效制(D)申請生效制
44.有關董事、監察人持有股票之申報,其立法目的除實現公開原則外,係在輔助證券交易法何種法律規定之執行?(A)內線交易(B)短線交易(C)場外交易(D)公開交易
45.皇冠與王冠兩商標如構成近似,是為何種近似?(A)構造近似(B)外觀近似(C)觀念近似(D)品質近似
46.商標圖樣相同或近似下列圖樣時,何者可能獲得商標註冊?(A)國際紅十字會之標章(B)正字標記(C)蘋果牌游泳衣(D)聯合國之徽章
47.甲基於金錢債權之執行名義,聲請執行債務人丙掛於客廳上之名畫。於查封後,乙基於返還所有權之執行名義請求返還該名畫時,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法院應依聲請之先後,逕行拍賣(B)法院應因執行名義權利之性質,撤銷甲之查封,將名畫交予乙(C)不能併存之執行聲請,後聲請者應予准許(D)法院應停止執行程序,靜待乙提起第三人異議之訴
48.國家損害賠償,除國家賠償法之規定外,另可適用下列何種法律補充之?(A)刑法(B)行政訴訟法(C)刑事訴訟法(D)民法
49.私立大學學生因學業成績不及格遭退學,經校內申訴後,仍維持退學處分,應先依下列何項程序救濟?(A)訴願(B)複審(C)民事訴訟(D)行政訴訟
50.對已決定或撤回的訴願,重行提起訴願者,違反下列何原則?(A)誠實信用原則(B)一事不再理原則(C)既判力原則(D)禁反言原則
申論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