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一般警察四等◆法學知識
> 94年 - 94 基層警察特種考試_四等_行政警察人員:法學緒論#3167
94年 - 94 基層警察特種考試_四等_行政警察人員:法學緒論#3167
科目:
一般警察四等◆法學知識 |
年份:
94年 |
選擇題數:
80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一般警察四等◆法學知識
選擇題 (80)
1.司法院大法官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其議決方式為何?(A)全部出席並過半數同意(B)四分之三出席及出席人員過半數同意(C)三分之二出席及出席人員過半數同意(D)二分之一出席及出席人員過半數同意
2.關於人民權利義務之行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權利之行使,無須受到國家法令的限制(B)權利之行使,應依誠實及信用方法(C)權利之行使,優於公共利益之保護(D)權利之行使,得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
3.解決私權紛爭,除訴訟外,依法尚有數種途徑,但「不包括」以下何者?(A)和解(B)調解(C)仲裁(D)報復
4.社會契約說認為國家起源於:(A)血統的自然關係(B)意志的結合關係(C)武力的併合關係(D)土地的地緣關係
5.現代民主法治國家之基本原理原則,除了民主國原則、法治國原則,尚包括:(A)警察國原則(B)夜警國原則(C)社會國原則(D)經濟國原則
6.關於集會遊行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是正確的?(A)為限制人民集會、遊行之自由,特制定集會遊行法(B)集會、遊行得在國際機場、港口及其週邊範圍舉行,無須經該管之警察分局核准(C)婚、喪、喜、慶活動之室外集會遊行,應向該管之警察分局申請許可(D)應經許可之集會、遊行未經許可者,該管警察分局得予警告、制止或命令解散
7.影響我國現行法律的繼受與制定,最重要的是那一個法系?(A)印度法系(B)伊斯蘭法系(C)大陸法系(D)英美法系
8.發票人簽發一定之金額,委託金融業者於見票時,無條件支付與受款人或執票人之票據,稱為:(A)支票(B)本票(C)匯票(D)股票
9.法律條文的書寫,其邏輯結構由大到小依序為:(A)條、目、項、款(B)條、項、款、目(C)條、項、目、款(D)條、款、項、目
10.以下關於「公法」的論述,何者錯誤?(A)法律關係主體的一方或雙方,為國家或其他公權力主體者,為公法(B)法律關係的性質,為權力支配關係者,為公法(C)法律的內容以規範公益為目的者,為公法(D)法律規定平等關係、社會關係者,為公法
11.人民因犯罪嫌疑被逮捕拘禁時,其逮捕拘禁機關應將逮捕拘禁原因,以書面告知本人及其所指定之親友,並至遲應於多少小時內移送該管法院審問?(A)12小時(B)24小時(C)48小時(D)72小時
12.人民在不違反法令的範圍內,有各種自由權,國家無從加以干涉或限制,此種國民與國家之關係,係何種關係?(A)積極關係(B)消極關係(C)主動關係(D)被動關係
13.相同之事情,應為相同之處理,非有正當理由,不得為差別待遇。此原則稱為:(A)平等原則(B)明確性原則(C)法律保留原則(D)信賴保護原則
14.行政行為應依「比例原則」為之。其內涵不包括下列何種原則?(A)適當性原則(B)必要性原則(C)狹義比例性原則(D)急迫性原則
15.民事事件,關於財產權之糾紛,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下者,適用何種程序?(A)簡易訴訟程序(B)小額訴訟程序(C)通常訴訟程序(D)調解程序
16.刑事判決確定後,發現該案件之審判係違背法令者,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得向最高法院提起何種救濟程序?(A)抗告(B)再審(C)上訴(D)非常上訴
17.解嚴後,人民請願活動增加不少,請願是屬於憲法中人民之何種權利?(A)自由權(B)平等權(C)參政權(D)受益權
18.關於國家賠償,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公務員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人民之自由或權利者,國家應負賠償責任(B)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致人民自由或權利遭受損害者,國家應負賠償責任(C)公務員縱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賠償義務機關對該公務員並無求償權(D)國家賠償所需經費,應由各級政府編列預算支應之
複選題
19.關於政務官之懲戒處分,依法限於下列何者?(A)撤職與申誡(B)撤職與休職(C)撤職與降級(D)撤職與減俸
20.關於刑事訴訟中證據之說明,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B)無證據能力,未經合法調查之證據,法院不得作為判斷之依據(C)被告之自白,雖出於強暴、脅迫、疲勞訊問、違法羈押,只要與事實相符者,得為證據(D)被告之自白,不得作為有罪判決之唯一證據
21.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但胎兒有何例外?(A)權利義務均視為已出生(B)以將來非死產為限,權利、義務均視為已出生(C)以將來非死產者為限,其個人利益之保護視為既已出生(D)義務負擔視為既已出生
22.民事糾紛之適用,應以何順序為正確?(A)法律-習慣-法理(B)習慣-情理-法理(C)法理-情理-事理(D)習慣-法理-法律
23.依現行法規定,下列何者決議國家領土之變更?(A)總統府(B)國民大會(C)立法院提案、人民複決(D)司法院
24.關於人民權利義務之事項,應以下列之何者加以規定?(A)法律(B)規則(C)辦法(D)命令
25.下列近代諸位思想家中,主張以自然法奠定國際法基礎的是那一位?(A)洛克(John Locke)(B)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C)霍布斯(Thomas Hobbes)(D)格老秀斯(Hugo Grotius)
26.「法律與一個國家的語言、風俗、制度同樣具有民族精神。.無論如何,法律決不是立法者的恣意,而是由民族內在的沈默作用之力量所發展而成的。」此種學說被稱為:(A)自然法論(B)註釋法學(C)歷史法學(D)分析法學
27.依民法之規定,約定利率超過週年百分之十六(舊法:百分之二十)者,其法律效果為何?(A)契約無效(B)債務人得隨時撤銷契約(C)債務人得隨時解除契約(D)對於超過部分之利息,無效(舊法:債權人對於超過部分之利息,沒有請求權)
28.關於法律行為之撤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法律行為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得撤銷該法律行為(B)法律行為有錯誤或不自由者,得撤銷該法律行為(C)法律行為之撤銷,只能由法院為之,以示慎重(D)法律行為未撤銷前,即屬無效
29.刑罰中之褫奪公權,係屬於何種制裁?(A)生命刑(B)自由刑(C)資格刑(D)財產刑
30.人民因妨害社會共同生活的秩序維護,而被警察機關科處罰鍰,係屬於何種制裁?(A)道德制裁(B)民事制裁(C)刑事制裁(D)行政制裁
31.滿幾歲之人有完全之刑事責任能力?(A)14歲(B)16歲(C)18歲(D)20歲
32.下列何者並非法律解釋的技術方法?(A)大法官解釋(B)歷史解釋(C)體系解釋(D)文義解釋
33.下列何者並非憲法的主要規範內容?(A)國家機關的基本組織架構(B)警察基本職權的行使(C)人民的基本權利義務(D)基本國策
34.對於某種事實的存在與否,法律依一般之常理予以推論認定,但容許主張者舉反證推翻之者,稱為:(A)適用(B)準用(C)視為(D)推定
35.法律定有施行期限,主管機關認為需要延長者,應於期限屆滿前多久之時間,送立法院審議?(A)10天(B)1個月(C)2個月(D)半年
36.法律行為違反強制或禁止之規定者,若法律無特別規定其效力時,該法律行為之效果原則上為何?(A)無效(B)有效(C)得撤銷(D)效力未定
37.以下何人為「限制行為能力人」?(A)未滿七歲之未成年人(B)滿七歲以上且未結婚之未成年人(C)雖未成年,但已結婚之人(D)禁治產人
38.下列法律(令)間,何者具有「母法與子法」之關係?(A)刑法與貪污治罪條例(B)刑法與刑事訴訟法(C)刑事訴訟法與陸海空軍刑法(D)少年事件處理法與少年事件處理法施行細則
39.我國法律的主要責任類型有三:(A)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與政治責任(B)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與道義責任(C)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D)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與社會責任
40.關於一定之數量,同時以文字及號碼表示者,其文字與號碼有不符合時,如法院不能決定何者為當事人之原意,應以何者為準?(A)文字(B)號碼(C)最低額(D)最高額
41.關於未定有施行期限法律之廢止程序,下列說明何者正確?(A)由行政院以命令公佈,送立法院備查(B)由立法院自行通過並公佈(C)由立法院通過,總統以命令公佈(D)無須主管機關公告,當然失其效力
42.法律的效力,以一國領土為其支配所及之領域,此稱為何種主義?(A)屬人主義(B)屬地主義(C)保護主義(D)世界主義
43.在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中,下列何者於法律規範的位階上為最高?(A)民法(B)刑法(C)憲法(D)行政法
44.法律條文中所使用的「但書」,依法律之分類為下列何者?(A)原則法(B)普通法(C)特別法(D)例外法
45.法律只能適用於實施後所發生之事項,而不能適用於實施前所發生之事項,此原則稱為:(A)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原則(B)後法優於前法原則(C)法律不溯既往原則(D)情事變更原則
46.下列何者非法律之定義?(A)法律為社會生活之規範(B)法律為人類內心之規範(C)法律為通過國家權力以強制實行之規範(D)法律為保障群眾安寧、維護社會秩序為目的之規範
47.我國民法規定,依法律行為而為不動產物權之變動,其生效要件採何種主義?(A)佔有主義(B)登記主義(C)意思表示主義(D)原創主義
48.民法規定滿幾歲為成年?(A)14歲(B)16歲(C)18歲(D)20歲
49.妨害國交罪之第一審管轄權,屬於何法院?(A)地方法院(B)高等法院(C)最高法院(D)警政署
50.當事人對於已受判決確定之事項,不得再行起訴,此為下列何者?(A)既判力效力原則(B)告訴乃論原則(C)一事不再理原則(D)拒絕審判原則
複選題
51.下列何者非保安處分?(A)感化教育(B)褫奪公權(C)強制工作(D)驅逐出境
52.關於法律名稱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法、律、條例或通則(B)法、律、規則或辦法(C)法、律、準則或綱要(D)法、律、規程或細則
53.買賣土地請求土地所有權移轉,其時效消滅期間為幾年?(A)15年(B)10年(C)5年(D)2年
54.何種票據可直接向法院聲請裁定後強制執行?(A)匯票(B)本票(C)支票(D)股票
55.甲走在路上被乙之汽車撞傷,問甲可向乙主張何種權利?(A)損害賠償(B)瑕疵擔保(C)懲罰性違約金(D)返還利益
56.甲駕車行進中,突然有小朋友為撿拾飛盤而衝出巷口,甲為避免撞上該小朋友,緊急將方向盤往左打死,不得已撞上對向駛來之公車,致甲所駕駛之車與公車車頭凹陷,幸無人傷亡。甲之行為於法律上構成?(A)正當防衛(B)緊急避難(C)自助行為(D)侵權行為
57.下列何者非刑法所規定之主刑?(A)死刑(B)有期徒刑(C)罰金(D)拘役(E)褫奪公權
58.主張被詐欺或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者,可行使何種權利?(A)回復原狀(B)行使撤銷權(C)主張無效(D)損害賠償
59.受無期徒刑之執行,而有悛悔實據者,逾多少年得許假釋出獄?(A)25年(B)20年(C)15年(D)10年
60.重傷罪之追訴權時效,其期間為幾年?(A)50年(B)30年(C)10年(D)5年
61.刑法告訴乃論之罪,其告訴期間為:(A)5年(B)2年(C)1年(D)6個月
62.法官縱知有民事糾紛存在或犯罪存在,但未經合法起訴,亦不得自動審理之原則為:(A)告訴乃論原則(B)不告不理原則(C)法律不溯既往原則(D)一事不再理原則
63.民法第553條規定:「稱經理人者,謂由商號之授權,為其管理事務及簽名之人。」此種解釋為何?(A)立法解釋(B)司法解釋(C)裁判解釋(D)行政解釋
64.法律未特定施行之日期者,其效力始於何時?(A)總統公佈(B)立法院院會通過(C)立法院三讀會通過(D)自總統公佈之日起算至第三日起發生效力
65.國家賠償法之立法依據為何?(A)民法(B)刑法(C)憲法(D)行政法
66.下列何者非實體法?(A)憲法(B)民法(C)公司法(D)刑事訴訟法
67.下列何者非法律之直接法源?(A)憲法(B)法令(C)自治法規(D)判例
68.失蹤人失蹤後,未受死亡宣告前之財產如何管理?(A)依非訟事件法之規定(B)依繼承之規定(C)由父母管理(D)由配偶、子女共同管理(E)依家事事件法之規定
69.失蹤人因遇海嘯之特別災難者,得於特別災難終了滿幾年後為死亡之宣告?(A)7年(B)5年(C)3年(D)1年
70.總統、副總統之罷免案經立法院同意提出後,應經多少選民同意始能罷免?(A)全體出席投票人數三分之二(B)全體出席投票人數二分之一(C)選舉人總額過半數之投票,且有效票過半數同意(D)選舉人總額過半數之投票,且有效票過三分之二同意
71.憲法增修條文第3 條規定,立法院得經多少立委以上之連署,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A)五分之一(B)四分之一(C)三分之一(D)二分之一
72.我國縣市首長選舉採下列何種多數決方式?(A)三分之二特別多數(B)絕對多數(C)相對多數(D)四分之三特別多數
73.依憲法增修條文第5條第2項之規定,司法院大法官之任期為幾年?(A)9年(B)8年,不分屆次個別計算(C)6年(D)4年
74.立法委員自第七屆起定為多少人?(A)250人(B)225人(C)180人(D)113人
75.下列何者非為間接法源?(A)習慣(B)法理(C)學說(D)條約
76.依中央法規標準法規定,下列何者非為命令之名稱?(A)規則(B)細則(C)要點(D)準則
77.法律為了避免重複規定以求精簡,乃規定將來某種具體事實,間接引用其已有明文規定之相類似具體事實所適用之法律規定。此種立法技術稱為:(A)適用(B)準用(C)視為(D)推定
78.下列何者非刑罰之重要原則?(A)法律不溯既往原則(B)罪刑法定原則(C)類推適用原則(D)審判獨立原則
79.從整體法律規範目的,來闡明法律規範意旨的解釋技術,稱為:(A)文義解釋(B)歷史解釋(C)目的解釋(D)合憲解釋
80.貸與金錢所生利息請求權,因多久不行使而消滅?(A)6個月(B)1年(C)2年(D)5年
申論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