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高考三等◆法學知識
> 93年 - 93 高等考試_三級_各科別(第一試):綜合知識測驗(一)(法學緒論)#3174
93年 - 93 高等考試_三級_各科別(第一試):綜合知識測驗(一)(法學緒論)#3174
科目:
高考三等◆法學知識 |
年份:
93年 |
選擇題數:
30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高考三等◆法學知識
選擇題 (30)
1.成文法除了憲法、法律和命令外,尚包括下列何者?(A)地方自治法規(B)外國立法例(C)外國判決(D)本國地方習慣
2.依民法第一千零零二條規定,夫妻之住所,如何決定?(A)妻以夫之住所為住所,但約定夫以妻之住所為住所,從其約定(B)夫以妻之住所為住所,但約定妻以夫之住所為住所,從其約定(C)由雙方共同協議之;未為協議或協議不成時,得聲請法院定之(D)由雙方共同協議之;未為協議或協議不成時,由夫定之
3.社會規範當中,何者最具理想性?(A)道德(B)風俗(C)法律(D)習慣
4.甲欲出售A屋給乙,締約之前三日該屋因故燒燬,甲仍與乙締約,此時雙方法律關係為:(A)給付標的自始主觀不能,買賣契約無效(B)給付標的雖自始主觀不能,買賣契約仍然有效(C)給付標的自始客觀不能,買賣契約無效(D)給付標的雖自始客觀不能,買賣契約仍然有效
5.下列有關刑法正當防衛之要件,何者為錯誤?(A)必須對於現在之侵害(B)必須對於不法之侵害(C)主張正當防衛者不能為公務員(D)必須其防衛行為不過當
6.甲同意出售A畫給乙後,第二天又將該畫出售給丙並交付之。此三人之法律關係為何?(A)乙因承購在先,可向丙請求交畫(B)乙因承購在先,可向丙主張侵害債權之損害賠償(C)丙得向乙主張自己為善意第三人,故善意取得該畫所有權(D)乙僅得向甲主張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
7.強調法律乃民族精神的產物,無須人為制定的學派是下列何者?(A)自由法學派(B)目的法學派(C)純粹法學派(D)歷史法學派
8.國家對犯罪之人可施以逮捕、拘禁等手段,稱為國家的:(A)下令權(B)形成權(C)強制權(D)公法物權
9.下列何者不是民事制裁?(A)違約金(B)罰金(C)損害賠償(D)繼承權的剝奪
10.甲利用機會將安眠藥摻入乙的飲料中,乙飲用後陷入沈睡。甲藉此機會取走乙皮包內的金錢後逃逸。甲的行為構成何種罪刑?(A)強盜罪(B)搶奪罪(C)竊盜罪(D)侵佔罪
11.超速駕車致撞傷他人時,該受害人得依下列何一法律規定請求損害賠償?(A)不完全給付(B)侵權行為(C)不當得利(D)損益相抵
12.法律的實力與盜匪的實力主要差別在於:(A)法的實力有組織地實現,盜匪的實力不一定有組織地實現(B)法的實力一般小於盜匪(C)合法性或正當性之有無(D)知識分子參與上的不同
13.立法機關通過的法律,得被司法機關宣告無效,是基於:(A)司法機關的民意基礎(B)多數決原則使然(C)司法獨立(D)憲法賦予司法機關的權限
14.依據憲法的規定,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如認為有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之核可,於該決議案送達行政院幾日內,移請立法院覆議?(A)十日(B)十五日(C)二十日(D)三十日
15.下列何者為從物權?(A)質權(B)地上權(C)典權(D)所有權
16.下列何者非行政機關適用法律之原則:(A)依法行政原則(B)為執行法律得發布命令(C)不告不理原則(D)服從上級機關或長官指示
17.民法第七條規定「胎兒以將來非死產者為限,關於其個人利益之保護,視為既已出生。」此處之「視為」即係為:(A)擬制(B)推定(C)臆測(D)判決
18.解釋刑法第三二○條竊盜罪所規定「他人之動產」的「人」:(A)僅指自然人(B)僅指法人(C)包括自然人與法人(D)自然人與法人均不包括在內
19.法律未定有施行期限者,其廢止應經那一程序?
(A)應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B)僅須立法院通過(C)僅須主管機關公告(D)僅須總統公布
20.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之規定,若立法委員提出之法律案,經送程序委員會提報院會朗讀標題後,至少有幾人以上連署或附議經表決通過者,得不經交付有關委員會審查而逕付二讀?(A)二十人(B)三十人(C)四十人(D)五十人
21.下列何者為程序法?(A)刑法(B)海商法(C)強制執行法(D)民法
22.下列何種行政作用不會產生法律上強制力?(A)行政委託(B)行政處分(C)行政契約(D)行政指導
23.行政程序法上規定應主動公開之資訊,不包括下列何者?(A)法規命令(B)合議制機關之會議紀錄(C)行政決定前之擬稿或其他準備作業文件(D)預算、決算書
24.依現行地方制度法之規定,自律規則為何種機關所訂定?(A)地方立法機關(B)地方行政機關(C)內政部(D)行政院
25.遺失物拾得後六個月內,所有人未認領者,該物歸何人所有?(A)歸警察局(B)歸各縣市政府(C)歸拾得人(D)拾得人取得一半,警察局一半
26.下列何者非兩願離婚之要件?(A)法院許可(B)兩人以上之證人簽名(C)離婚書面(D)向戶政機關辦理離婚登記
27.公務員對於職務上發給之款項、物品,明知應發給而抑留不發或剋扣者,所成立的罪是:(A)行賄罪(B)受賄罪(C)違法抑留或剋扣款物罪(D)違法徵收租稅罪
28.刑法第十條第二項規定「稱公務員者,謂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這是:(A)行政解釋(B)立法解釋(C)司法解釋(D)學理解釋
29.下列何種案件其第一審管轄法院為高等法院?(A)內亂罪(B)妨害公務罪(C)瀆職罪(D)殺人罪
30.下列何者不得逕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A)監察院(B)考選部(C)司法院(D)行政院
申論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