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初等/五等/佐級◆法學大意
> 114年 - 114 原住民族特種考試_五等_各類科:法學大意#130910
114年 - 114 原住民族特種考試_五等_各類科:法學大意#130910
科目:
初等/五等/佐級◆法學大意 |
年份:
114年 |
選擇題數:
50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初等/五等/佐級◆法學大意
選擇題 (50)
1 下列有關法律「實效性」之敘述,何者錯誤? (A)係對於法律是否發揮規範功能的判斷 (B)指法律要求人民遵守的誡命 (C)指法律事實上為人民遵循之程度 (D)通常為法律社會學之研究對象
2 下列何者不是立法機關制定之成文法律? (A)民法 (B)土地徵收條例 (C)刑法 (D)保安處分
3 關於法律補充,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法律補充為填補法律漏洞之方法,在法律適用的順序上應先於法律解釋 (B)基於罪刑法定主義,在適用刑法時,不可採取類推適用 (C)目的限縮是指依法規範所欲達成之目的,而限制其適用範圍 (D)法律續造又稱法官造法,雖可解決法律漏洞,但也可能會引發違反法安定性的問題
4 下列何者係指將案例事實置於法律規範的構成要件之下,以得出一定法律效果的過程? (A)涵攝 (B)歸納 (C)統計 (D)測量
5 某直轄市擬制定自治條例,並針對違反自治條例之行為規定罰則。下列何種處罰措施,不符地方制度法之 規定? (A)對違反規定者處以新臺幣 10 萬元罰鍰 (B)對違反規定者處以新臺幣 1 萬元罰鍰,且連續處罰 (C)勒令違反規定者停工 (D)吊銷違反規定者之執照
6 立法者擬修法廢止行政程序法第 163 條及第 164 條,應如何處理? (A)刪除第 163 條及第 164 條之條次,並將後續條文之條次依序向前遞補 (B)保留第 163 條及第 164 條之條次,並於其下括弧,註明「廢止」二字 (C)保留第 163 條及第 164 條之條次,並於其下括弧,註明「失效」二字 (D)保留第 163 條及第 164 條之條次,並於其下括弧,註明「刪除」二字
7 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司法院大法官之人數為何? (A)9人 (B) 11 人 (C) 15 人 (D) 17 人
8 憲法第 171 條規定: 「法律與憲法牴觸者無效。」此一規定與下列何者無關? (A)憲法優位原則 (B)憲法之最高性 (C)憲法為根本大法 (D)剛性憲法
9 下列何種權利屬學說上所稱之第三代人權? (A)政治權利 (B)經濟權 (C)社會權 (D)環境權
10 依我國憲法學理及現行實務見解,所謂「在第二屆委員未能依法選出集會與召集以前,自應仍由第一屆立 法委員、監察委員繼續行使其職權」 ,應違反何種憲法原則? (A)權力分立 (B)共和原則 (C)信賴保護 (D)民主原則
11 依憲法訴訟法規定,下列何者不是大法官應自行迴避的法定事由? (A)大法官於執行律師業務期間,其同事務所律師為該聲請案件之辯護人 (B)大法官之配偶曾參與原因案件之裁判 (C)大法官曾因執行職務而參與該案件之聲請 (D)大法官曾為聲請案件當事人之二親等內姻親
12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及憲法法庭判決,下列何者並非隱私權受憲法保障之理由? (A)基於個人主體性之維護及人格發展之完整 (B)為保障個人生活私密領域免於國家與他人侵擾 (C)考量個資之自主控制 (D)健全民主程序
13 下列有關行政院與立法院互動方式之敘述,依我國憲法規定或大法官解釋意旨,何者錯誤? (A)非屬國家重要政策之變更且符合預算法所定要件,主管機關得依其合義務之裁量,裁減經費或變動執行, 無需向立法院進行報告 (B)因施政方針或重要政策變更涉及法定預算之停止執行時,行政院院長或有關部會首長應適時向立法院提 出報告並備質詢 (C)行政院就重要政策變更涉及法定預算之停止執行,擬向立法院提出報告時,立法院有聽取之義務 (D)倘立法院決議反對行政院變更重要政策並停止法定預算之執行,行政院即應繼續執行系爭法定預算
14 行政行為之性質若為行政處分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得為一般給付訴訟之程序標的 (B)得為課予義務訴訟之程序標的 (C)得為撤銷訴訟之程序標的 (D)得為行政強制執行之執行名義
15 依行政執行法之規定,行政執行自處分確定之日起,幾年內未經執行者,不再執行? (A)3年 (B)5年 (C) 10 年 (D) 15 年
16 依行政罰法規定,有關沒入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沒入之物,原則上以屬於受處罰者所有為限 (B)不屬於受處罰者所有之物,因所有人之過失,致使該物成為違章之工具者,得裁處沒入 (C)物之所有人明知該物得沒入,為規避沒入之裁處而取得所有權者,亦得對該物沒入 (D)得沒入之物,受處罰者於受裁處沒入前,予以處分致不能裁處沒入者,得裁處沒入其物之價額
17 下列何者非屬行政程序法上比例原則之內涵? (A)方法與目的間之損益應均衡 (B)對人民權益保護不足之禁止 (C)選擇侵害最小之方法 (D)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
18 有關行政罰法之原則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行政罰法有從新從輕原則之適用 (B)在中華民國領域內違反行政法上義務受處罰,原則上適用行政罰法 (C)對當事人課以行政罰須符合故意或過失的責任條件 (D)行政機關不能成為課處行政罰的對象
19 下列何者非屬行政機關對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者科處行政罰時,得採取之處置? (A)管束行為人 (B)即時制止其行為 (C)為保全證據之措施 (D)確認其身分
20 有關行政罰法所定裁處權時效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裁處權之消滅時效為 3 年 (B)原則上自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終了時起算 (C)時效經過後,基於公益考量,主管機關仍得裁量是否予以處罰 (D)違章行為若受緩起訴處分,自該處分確定日起算
21 下列何者不屬於法治國原則之內涵? (A)法官依法獨立審判 (B)促進國際和平 (C)法律授權明確性 (D)法安定性
22 下列有關行政訴訟之敘述,何者錯誤? (A)行政訴訟是行政機關解決法律問題的機制 (B)行政訴訟是解決公法爭議的程序 (C)行政訴訟在解決具體爭議 (D)行政訴訟在解決具有訟爭成熟性的爭議
23 在行政訴訟法中,行政機關所科處罰鍰,於新臺幣多少金額以下之案件涉訟,適用簡易訴訟程序? (A) 10 萬元 (B) 40 萬元 (C) 50 萬元 (D) 100 萬元
24 下列有關行政訴訟判決執行力之敘述,何者錯誤? (A)判決命債務人為一定之給付,債權人得以判決為執行名義 (B)債權人得向普通法院行政執行處聲請為強制執行 (C)債務人為中央或地方行政機關或其他公法人時,為強制執行之法院應先定相當期限通知債務人履行 (D)依行政訴訟法成立之和解,得為執行名義
25 在某些行政領域中,依法律特別規定,提起訴願前,須先向原處分機關表示不服。下列何者不屬於此種程序? (A)依集會遊行法之申復 (B)依專利法之再審查 (C)依政府採購法之申訴 (D)依兵役法之複核
26 原告提起之民事訴訟,倘有下列何種情形,法院不得使用裁定駁回訴訟? (A)被告無當事人能力 (B)原告起訴欠缺權利保護必要 (C)被告無訴訟能力 (D)原告起訴基於惡意且事實上欠缺合理依據
27 依民事訴訟法之規定,下列關於訴訟代理之敘述,何者正確? (A)訴訟代理權因本人死亡而消滅 (B)訴訟代理之委任,原則上無須於每一審級為之 (C)訴訟代理人事實上之陳述,經到場之當事人本人即時更正者,不生效力 (D)關於強制執行之行為或領取所爭物,訴訟代理人無須特別委任,即得為之
28 關於民事訴訟之合意管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管轄合意,以關於由一定法律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 (B)管轄合意之訂立,應以書面為之 (C)當事人不得以管轄合意變更專屬管轄之法律規定 (D)管轄合意之效力,及於合意之當事人及其一般繼承人
29 民事起訴,應以訴狀表明法定事項而提出於法院,下列何者非屬所指之法定事項? (A)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 (B)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 (C)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D)因定法院管轄所必要之事項
30 下列何項請求權,因 2 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A)利息 (B)贍養費 (C)租金 (D)律師之報酬
31 甲向乙購買手機 1 支,未料取得使用後發現手機常常過熱。如甲、乙無特別約定,依民法規定,下列敘述 何者錯誤? (A)甲得請求修繕 (B)甲得解除契約 (C)甲得請求減少價金 (D)若甲乙約定為種類之債,甲得請求另行交付無瑕疵之手機
32 甲、乙、丙 3 人共有一地,應有部分各為三分之一,並約定由乙管理該地,嗣後甲拋棄其應有部分,而無 人繼受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拋棄無效 (B)拋棄後其應有部分歸乙、丙所有 (C)拋棄後其應有部分歸乙所有 (D)拋棄後其應有部分歸國家所有
33 下列何者非兩願離婚之形式要件? (A)書面 (B)法院公證 (C) 2 人以上證人之簽名 (D)向戶政機關登記
34 關於遺囑之方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自書遺囑者,得以電腦打字為之 (B)密封遺囑者,應向公證人提出 (C)代筆遺囑者,應由公證人代筆 (D)口授遺囑者,因遺囑人生命危急,為保障其立遺囑之權利,該遺囑無須經見證人之見證
35 甲駕車在小巷中高速行駛,見到前方不遠處有行人乙。甲明知若繼續高速行駛極有可能會撞到乙,雖無意 致乙於死或重傷,但甲亦不願意減速,想說若乙來不及閃避,真的撞死或撞傷乙也沒關係,最終將乙撞成 重傷。甲之主觀歸責事由應為下列何者? (A)直接故意 (B)間接故意 (C)有認識過失 (D)無認識過失
36 下列關於民事責任之敘述,何者錯誤? (A)相較於具體輕過失責任而言,重大過失責任為較輕之責任 (B)故意或重大過失之責任,可以預先免除 (C)相較於抽象輕過失責任而言,具體輕過失責任為較輕之責任 (D)應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注意者,如有重大過失,仍應負責
37 結婚不具備實質要件時,關於其效力,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當事人未達最低法定結婚年齡者,結婚已逾 1 年時,縱尚未達最低法定結婚年齡,其法定代理人亦不得 請求撤銷 (B)監護人與受監護人,於監護關係存續中,未經受監護人父母同意而結婚者,其最近親屬得向法院請求撤 銷;但結婚已逾 1 年者,不得請求撤銷 (C)結婚撤銷之效力,不溯及既往 (D)當事人之一方,因結婚被撤銷而受有損害者,得向他方請求賠償;但他方無過失者,不在此限
38 關於占有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地上權人為間接占有人 (B)質權人為自主占有人 (C)受僱人為占有輔助人 (D)貸與人為直接占有人
39 下列有關刑事訴訟法嚴格證明法則之敘述,何者正確? (A)法院認定事實,不必受鑑定報告之拘束 (B)筆跡是否相符,應送請鑑定,不得由法官自行認定 (C)法院得單憑告訴人之片面告訴,認定被告之犯罪事實 (D)沒收的事實及沒收的範圍,均應經嚴格證明
40 被告甲為原住民,下列有關其強制辯護之敘述,何者錯誤? (A)甲於偵查程序,未選任辯護人,審判長應指定依法設立之法律扶助機構指派律師 (B)甲經依通常程序起訴,未選任辯護人,審判長應指定公設辯護人或律師為其辯護 (C)甲經聲請簡易判決處刑,嗣經法院改依通常程序審理,未選任辯護人,審判長應指定公設辯護人或律師 為其辯護 (D)甲若已選任辯護人,但於審判期日無正當理由不到,審判長得指定公設辯護人或律師為其辯護
41 下列何者符合刑事訴訟法第 101 條之 1 的羈押法定事由? (A)被告經通緝到案 (B)被告曾經犯有偽證罪 (C)被告犯過失致人於死之重罪有相當理由認為有逃亡之虞 (D)有事實足認被告有反覆實行竊盜之虞
42 在刑事訴訟通常程序中,法院對於證據之合法調查程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文書可為證據者,須經宣讀或告以要旨 (B)證人依法應具結而未具結的證言,無證據能力 (C)法院須以直接、言詞及公開審理原則調查 (D)證據雖未經合法調查,但若可以發現真實,亦得作為有罪判斷之依據
43 有關故意、過失行為之處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無論犯罪行為人是基於確定故意或不確定故意而為,均屬故意犯 (B)刑法上之過失包含有認識之過失與無認識之過失 (C)加重結果犯是指客觀上發生加重結果,至於行為人能否預見該結果之發生,則非所問 (D)刑法上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
44 刑法第 135 條第 4 項規定,對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施以強暴,因而致公務員於死,係屬下列何種犯 罪類型? (A)身分犯 (B)不作為犯 (C)集合犯 (D)加重結果犯
45 依刑法關於責任能力之規定,行為人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 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者,其法律效果為何? (A)減輕其刑 (B)得減輕其刑 (C)不罰 (D)免除其刑
46 甲見竊賊乙行竊路邊停放車輛,因警報響起而放棄行竊逃跑,甲仍在後緊追不捨,終於順利逮捕乙。但也 因此導致乙跌倒受傷、身體自由受限。乙提告甲犯傷害罪、妨害自由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之竊盜犯行並未既遂,故非現行犯 (B)甲所為合於刑事訴訟法逮捕現行犯之規定,雖造成乙法益受害,但屬依法令之行為,不罰 (C)甲所為係屬緊急避難,不罰 (D)甲所為係屬自助行為,不罰
47 通緝犯甲經員警乙、丙 2 人包圍在甲之住宅內,乙、丙 2 人一時疏忽沒有留意甲從廁所窗戶跳出而逃逸, 乙、丙之行為如何評價? (A)構成刑法上之便利脫逃罪 (B)構成刑法上之公務員因過失致職務上依法逮捕拘禁之人脫逃罪 (C)構成刑法上之公務員圖利罪 (D)沒有刑責
48 下列何種持有槍枝行為,成立犯罪? (A)鑑識人員持查獲槍枝,鑑定該槍枝有無殺傷力 (B)檢察官開偵查庭時,持該槍枝供犯罪嫌疑人辨識 (C)警察查獲槍枝後,未陳報而私藏該槍枝 (D)書記官於開庭前調取扣案槍枝,準備於開庭時供法官提示調查
49 下列有關刑法妨害公務罪之敘述,何者錯誤? (A)甲因積欠電費未繳,經電力公司員工乙前往斷電,甲出手毆打乙,甲不構成妨害公務罪 (B)警員甲因乙涉犯傷害罪,送達通知書至乙家,通知乙到警局製作警詢筆錄時,乙對甲脅迫稱:「你不要 管,否則殺你」,乙係犯妨害公務罪 (C)甲幫助受逮捕拘禁之乙脫逃,係犯刑法第 135 條第 1 項妨害公務罪 (D)警員甲下班後協助發生車禍之乙、丙商談民事和解,乙因不滿甲所提和解方案,竟出手毆打甲,乙不構 成妨害公務罪
50 警員甲經民眾撥打指揮中心電話通報,於某處發生過失傷害之車禍案件,甲於尚不知何人肇事時前往現場, 一抵達現場,肇事者乙立即向甲坦承係其肇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符合自首要件,應減輕其刑 (B)乙符合自首要件,得減輕其刑 (C)乙不符合自首要件 (D)乙符合自首要件,得免除其刑
申論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