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原民四等◆法學知識
> 109年 - 109 原住民族特種考試_四等_各類科:法學知識(包括中華民國憲法、原住民族行政及法規)#90962
109年 - 109 原住民族特種考試_四等_各類科:法學知識(包括中華民國憲法、原住民族行政及法規)#90962
科目:
原民四等◆法學知識 |
年份:
109年 |
選擇題數:
35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原民四等◆法學知識
選擇題 (35)
1 澎湖天后宮為國定古蹟,依憲法關於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由中央制定全國性法律並執行相關維護事項 (B)由中央制定全國性法律並執行之,或交由澎湖縣政府執行相關維護事項 (C)由澎湖縣制定地方自治條例,並執行相關維護事項 (D)由澎湖縣制定地方自治條例,交由中央執行相關維護事項
2 現行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 13 條規定,大法官解釋案件應參考制憲、修憲及立法資料。此種解釋方 法稱為: (A)體系解釋 (B)客觀解釋 (C)文義解釋 (D)歷史解釋
3 依司法院釋字第 371 號解釋,下列何者不得於處理案件時,逕向司法院大法官聲請解釋? (A)最高行政法院法官 (B)高等法院法官 (C)地方法院法官 (D)檢察官
4 依司法院釋字第 655 號解釋,記帳士屬於下列何種資格,應經考試院依法考選之? (A)軍職人員 (B)公務人員 (C)技術人員 (D)專門職業人員
5 依憲法及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下列有關立法院對條約案審議之敘述,何者錯誤? (A)條約之名稱,亦得使用公約、協定或其他名稱 (B)條約若係經法律授權而簽訂者,無須再送立法院審議 (C)條約之內容若係重複法律之規定者,仍須送立法院審議 (D)條約之內容不得違反我國憲法之規定
6 下列何者是憲法增修條文賦予立法院之新增職權? (A)聽取總統之國情報告 (B)對行政院院長行使同意權 (C)對審計長行使同意權 (D)決議變更行政院重要政策
7 依憲法及增修條文規定,關於總統之彈劾,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彈劾案由立法院提出 (B)彈劾案之提出須經公民複決 (C)彈劾成立時,被彈劾人應即解職 (D)總統之彈劾由憲法法庭判決
8 依司法院釋字第 649 號解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非視覺功能障礙者不得從事按摩業之規定,並未大幅改善視障者之經社地位,其目的與手段間,難謂具 備實質關聯性 (B)職業選擇自由,如屬應具備之主觀條件,係指從事特定職業之個人本身所應具備之專業能力或資格 (C)禁止非視障者從事按摩業,係屬對非視障者選擇職業自由主觀條件之限制 (D)國家保障視障者工作權,係屬重要公共利益,應為合憲之目的
9 有關我國憲法基本權利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所有基本權利均由憲法明文規定 (B)基本權利可拘束所有國家機關 (C)基本權利可作適度的限制 (D)法人可作為特定基本權利之主體
【已刪除】10 下列何者尚未經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宣示屬於憲法第 22 條保障之基本權? (A)程序基本權 (B)資訊隱私權 (C)多元文化權 (D)一般行為自由
11 憲法上保障之生存權應包括對生命之尊重與生活之延續,下列何者與生存權無關? (A)死刑存廢 (B)安樂死合法化 (C)墮胎合法化 (D)通姦除罪化
12 人民組織政黨無涉下列何種基本權利之保障? (A)集會自由 (B)表現自由 (C)結社自由 (D)參政權
13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下列何者不屬於表現自由之範疇? (A)言論自由 (B)宗教自由 (C)集會自由 (D)著作自由
14 有關憲法基本國策章中國防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現役軍人得兼任文官 (B)國防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為目的 (C)任何黨派不得以軍隊為政爭工具 (D)軍隊應超出地域之外,效忠國家
15 下列有關憲法前言之敘述,何者錯誤? (A)為國民大會依其自由意志制定 (B)為依據孫中山先生遺教所制定 (C)為鞏固國權,保障民權而制定 (D)為奠定社會安寧,增進人民福利而制定
16 關於原住民族語言保存與發展之促進,保障其語言之使用及傳承,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原住民人口 1500 人以上之非原住民族地區之鄉(鎮、市、區)公所,應置專職原住民族語言推廣人員 (B)政府捐助之原住民族電視及廣播機構,製作原住民族語言節目及課程使用原住民族語言之比例,不得低 於該機構總時數之 50% (C)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第 25 條規定,本法施行 5 年後,原住民參與公費留學考試,應取得原住民族語言 能力認證 (D)中央主管機關應辦理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並免徵規費
17 關於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之設置,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創立基金為新臺幣一億元,由主管機關標列預算捐助 (B)基金會設董事會,置董事 11 人至 15 人 (C)董事、監察人人選之遴聘,由立法院推舉 11 至 13 名原住民族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組成董事、監察人審 查委員會 (D)董事、監察人中屬同一政黨之人數各不得逾董事、監察人總額四分之一
18 關於原住民之身分,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未滿 7 歲之非原住民為年滿 40 歲且無子女之原住民父母收養者,得取得原住民身分 (B)原住民為非原住民收養者,得申請喪失原住民身分 (C)原住民年滿 20 歲,自願拋棄原住民身分者,得申請喪失原住民身分,並不得再申請回復原住民身分 (D)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結婚者,得申請喪失原住民身分,其申請後所生之直系血親卑親屬之原住民身分不隨 之喪失
19 關於原住民之比例進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包括澎湖,其僱用特定人員之總額,每滿 100 人應有原住民 1 人 (B)原住民地區之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其僱用特定人員之總額,應有 1/4 以上為原住民 (C)原住民地區之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其進用須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其進用原住 民人數應不得低於現有員額之百分之 2 (D)原住民地區之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其進用須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應於原住民 族工作權保障法施行後 5 年內完成比例進用
20 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關於原住民就業之促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政府應依原住民群體工作習性,輔導原住民設立各種性質之原住民合作社。此所稱原住民合作社,指原 住民社員超過該合作社社員 70%以上者 (B)原住民合作社依法經營者,自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施行之日起 5 年內應免繳所得稅及營業稅 (C)依政府採購法得標之廠商,於國內員工總人數逾 100 人者,應於履約期間僱用不得低於總人數 1%之原 住民,未達標準者,應向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之就業基金繳納怠金 (D)民間機構僱用原住民 50 人以上者,得置社會工作人員,提供職場諮商及生活輔導
21 關於原住民族部落同意或參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私人於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及其周邊一定範圍內之私有土地從事土地開發、資源利用、生態保育及學術 研究,應諮商並取得原住民族或部落同意或參與 (B)原住民族基本法第 21 條所稱原住民族或部落同意,指過半數關係部落召開部落會議議決通過 (C)部落會議置部落會議主席 1 人,以部落成員為限,由部落會議選任之,負責召集並主持部落會議,任期 2 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D)部落設部落會議,以議決同意事項。第一次部落會議由部落成員依傳統領袖、各家(氏)族代表、居民 之順序,擔任發起人
22 關於原住民族民族教育教師之培育及資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中央教育主管機關得協調師資培育之大學,辦理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提供於原住民重點學校或偏遠地區 學校實際從事族語教學工作滿 6 學期且現職之族語老師進修機會 (B)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成績及格,且具有大學畢業學歷、通過教師資格考試且修習教育實習成績及格者,由 中央主管機關發給教師證書,但最近 5 年內於原住民重點學校或偏遠地區任族語教師滿 6 學期以上,表 現優良、教學演示及格者,得免教育實習 (C)取得教師證書,並經公開甄選獲聘為高級中等以下原住民重點學校或偏遠地區學校編制內合格專任教師 者,應於該等學校任教民族教育課程至少 6 年,始得提出申請介聘至非該等學校服務 (D)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民族教育教師培育及資格之取得,不依師資培育法及其相關法規之規定辦理
23 輔導及獎勵原住民團體經營原住民族地區溫泉,所稱原住民團體,係指經政府立案,其負責人為原住民, 且原住民社員、會員、理監事、董監事之人數及持股比例,必須各達多少以上之法人、機構或其他團體? (A)百之五十 (B)百分之六十 (C)百分之七十 (D)百分之八十
24 關於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之保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智慧創作,包括原住民族傳統之宗教祭儀、民俗技藝 (B)智慧創作之申請人,包括原住民族、部落或原住民個人 (C)智慧創作專用權,指智慧創作財產權及智慧創作人格權 (D)智慧創作專用權人如消失者,其專用權之保護,視同存續,歸屬於全部原住民族享有
25 申請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須經勘查確認竹、木覆蓋率達幾成以上,且無濫墾、濫伐之情事,方得實施補償? (A)五成 (B)六成 (C)七成 (D)八成
26 關於原住民族技藝研習、培訓之規劃及輔導,係屬原住民族委員會何處掌理? (A)綜合規劃處 (B)教育文化處 (C)社會福利處 (D)經濟發展處
27 關於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之敘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設副主任委員三人,其中二人職務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另一人職務則列簡任第十四職等 (B)副主任委員中,二人應由原住民擔任 (C)置委員十九人至二十九人,其中原住民族各族代表應至少一人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聘用,其聘期隨主任 委員異動而更易 (D)簡任、薦任、委任各官等人員具原住民身分者,均不得低於百分之五十
28 行政院為審議、協調原住民族基本法相關事務,應設置推動委員會,由行政院院長召集之。推動委員會多 少之委員席次,由原住民族各族按人口比例分配之? (A) 1/3 (B) 1/2 (C) 2/3 (D) 3/4
29 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之原住民族代表推舉,其中平埔族代表應為幾人?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30 原住民族委員會為處理內部單位之分工職掌,特訂定原住民族委員會處務規程。下列何項非為明訂之全體 委員之共同權責? (A)主持或參與族群相關之會議、調查、研究及協調,並參加族群歲時祭儀、民俗文化及傳統技藝展演慶典 或活動 (B)出席原住民族委員會議 (C)對原住民族委員會業務改進意見之提議 (D)對委員會議提出原住民族委員會相關議案
31 依據姓名條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臺灣原住民及其他少數民族之姓名登記,依其文化慣俗為之;其已依漢人姓名登記者,得申請回復其傳 統姓名;回復傳統姓名者,得申請回復原有漢人姓名。但均以一次為限 (B)臺灣原住民及其他少數民族之傳統姓名或漢人姓名,均得以傳統姓名之羅馬拼音並列登記 (C)臺灣原住民或其他少數民族因改漢姓造成家族姓氏誤植,得申請改姓 (D)姓名條例規範最多僅能改名 2 次,但臺灣原住民或少數民族可提出文化特殊性證明,不在此限
32 諮商取得原住民族部落同意參與辦法係依據原住民族基本法第 21 條第 4 項規定訂定。依據此辦法,下列 那一個用詞定義正確? (A)關係部落指因同意事項致其原住民族土地或自然資源權利受影響之部落 (B)部落成員係指年滿十八歲且設籍於部落區域範圍之原住民 (C)原住民家戶代表係指年滿十八歲且具原住民身分之原住民家戶戶長,或由戶長指派年滿十八歲且具原住 民身分之家屬一人 (D)原住民家戶係指設籍於部落區域範圍,有原住民兩人以上之家戶
33 依據原住民族委員會人權工作小組設置要點,原住民族委員會為推動人權保障政策,落實由該會主管之原 住民族人權保障業務,促進民間參與監督及實踐過程透明化,特設置人權工作小組。下列有關本設置要點 之規定,何者正確? (A)人權工作小組任務包含總統府人權保障推動小組之聯繫窗口、原住民人權保障司法案件及其他各類議題 之蒐集與擬議、原住民族人權保障業務之協調及督導、原住民族人權保障宣導之整合及分工、原住民族 種族歧視及族群爭議案件之協調及處理、以及其他原住民族人權保障相關事項 (B)人權工作小組置委員十一人至二十一人,其中一人為召集人,由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或指派其高階 人員兼任;一人為副召集人,由副主任委員兼任;一人為執行秘書,由綜合規劃處處長兼任;其餘委員, 由主任委員就本會各單位主管、社會公正人士及專家學者派(聘)任之,其中任一性別委員不得少於三 分之一;外聘委員,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C)人權工作小組每年至少召開兩次會議。會議由召集人召集並擔任主席,召集人因故不能召集及主持會議 時,由副召集人代理之;副召集人不能召集及主持會議時,由委員互推一人代理之 (D)本小組委員任期為兩年,委員任期屆滿得續派(聘)任之,任期內出缺時,繼任委員任期至原任期屆滿 之日止
34 依據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原轉會)設置要點,請問下列何者錯誤? (A)本會委員聘期二年;委員出缺時,應依要點之規定遴聘繼任者,其聘期至原聘期屆滿為止 (B)原轉會下設土地小組、歷史小組、和解小組等主題小組,負責相關事項研議,提請委員會議討論。原轉 會亦得視實際工作進行之需要,另設其他臨時性之小組 (C)原轉會以每三個月召開一次為原則,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會議由召集人主持,召集人不克出席時, 由副召集人主持 (D)原轉會得聘顧問,由召集人提名,經委員會議超過三分之二委員通過後,召集人得依通過名單聘請學者專家擔任顧問
35 原住民族委員會為推展臺灣原住民族國際參與,以促進當代原住民族議題的學習與掌握,積極貢獻與分享 發展經驗,提昇臺灣原住民族國際能見度及擴展我國國際活動空間,特訂定促進原住民族國際交流補捐助 實施要點。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申請人應於活動開始之日十四日前,檢附本要點規定之相關文件(連同電子檔)向原住民族委員會提出 申請 (B)本要點之補(捐)助係以參與原住民族人權、土地權、自治權、教育文化權、智慧財產權、社會權等權 利面向之國際會議、研討會、論壇、工作坊之活動為限 (C)本要點之補(捐)助係以參與各原住民族面向之權利、原住民族傳統醫療、社會福利與發展、健康促進 與發展、生物多樣性、聯合國及其相關原住民族國際活動、前往與原住民族委員會簽署原住民族事務合 作瞭解備忘錄之國家進行交流事項、原住民族產業、經貿及科技等國際活動、非政府組織間之交流活動 或其他符合原住民族委員會要點宗旨、配合政策推動方向並經認可之國際會議、研討會、論壇、工作坊 或其他經原住民族委員會認可之方式進行活動 (D)本要點之補(捐)助不限於具有法定原住民族身分個人
申論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