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法學緒論
> 105年 - 105年上-法學緒論★著作權法等法規(消費者保護法)#59555
105年 - 105年上-法學緒論★著作權法等法規(消費者保護法)#59555
科目:
法學緒論 |
年份:
105年 |
選擇題數:
40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法學緒論
選擇題 (40)
1、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間就商品或服務所發生之法律關係。稱之為(A)消費糾紛 (B)消費關係 (C)消費爭議 (D)消費訴訟。
2、企業經營者為與多數消費者訂立同類契約之用,所提出預先擬定之契約條款。稱之為(A)合同 (B)協議 (C)定型化契約條款 (D)個別磋商條款。
3、依新修正之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以廣播、電視、電話、傳真、型錄、報紙、雜誌、網際網路、傳單或其他類似之方法,使消費者未能檢視商品而與企業經營者所訂立之契約,稱之為(A)郵購買賣 (B)訪問買賣 (C)通訊交易 (D)現物要約。
4、契約當事人個別磋商而合意之契約條款,謂之(A)一般條款 (B)個別磋商條款 (C)定型化契約條款 (D)附合條款。
5、網路購物屬於消費者保護法中哪一類型之買賣方式?(A)通訊交易 (B)訪問交易 (C)店面交易 (D)直銷。
6、買賣契約約定消費者支付頭期款,餘款分期支付,而企業經營者於收受頭期款時,交付標的物予消費者之交易型態,謂之(A)通訊交易 (B)訪問交易 (C)分期付款 (D)現物要約。
7、企業經營者未經邀約而與消費者在其住居所、工作場所、公共場所或其他場所所訂立之契約。謂之?(A)通訊交易 (B)訪問交易 (C)店面交易 (D)直銷。
8、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規定,從事設計、生產、製造商品或提供服務之企業經營者,應確保其提供之商品或服務無安全衛生上之危險。此規定意指商品製造人與服務提供人對於消費者都要負起(A)過失責任 (B)無過失責任 (C)擬制無過失責任 (D)具體輕過失責任。
9、下列何者並非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特色?(A)商品責任與服務責任合併規定 (B)商品責任之客體包括不動產 (C)引進懲罰性賠償金制度 (D)無過失責任無庸負賠償責任。
10、消費者保護法之主管機關:在中央為(A)勞動部 (B)內政部 (C)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D)經濟部。
11、從事設計、生產、製造商品或提供服務之企業經營者,於提供商品流通進入市場,或提供服務時,應確保該商品或服務,符合當時科技或專業水準可合理期待之安全性。企業經營者違反前項規定,致生損害於消費者或第三人時,應負連帶賠償責任。但企業經營者能證明其無過失者,(A)法院得免除其賠償責任 (B)法院得減輕其賠償責任 (C)主管機關得免除其賠償責任 (D)主管機關得減輕其賠償責任。
12、企業經營者主張其商品於流通進入市場,或其服務於提供時,符合當時科技或專業水準可合理期待之安全性者,就其主張之事實由何人負舉證責任?(A)企業經營者 (B)消費者 (C)消費者保護團體 (D)法未規定
13、下列何人視為消費者保護法之企業經營者?(A)從事經銷之企業經營者 (B)商品或服務之設計、生產、製造者 (C)改裝、分裝商品或變更服務內容者 (D)以上皆是。
14、企業經營者於有事實足認其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有危害消費者安全與健康之虞時,應即(A)回收該批商品或停止其服務 (B)公開道歉 (C)登報道歉 (D)靜候調查。
15、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訂立定型化契約前,應有幾日以內之合理期間,供消費者審閱全部條款內容?(A)10 (B)15 (C)20 (D)30。
16、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企業經營者在定型化契約中所用之條款,應本平等互惠之原則 (B)定型化契約條款如有疑義時,應公平解釋,不得為有利於消費者之解釋 (C)定型化契約中之條款違反誠信原則,對消費者顯失公平者,無效 (D)企業經營者應向消費者明示定型化契約條款之內容;明示其內容顯有困難者,應以顯著之方式,公告其內容,並經消費者同意者,該條款即為契約之內容
17、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企業經營者應給與消費者定型化契約書。但依其契約之性質致給與顯有困難者,不在此限 (B)定型化契約條款未經記載於定型化契約中而依正常情形顯非消費者所得預見者,該條款不構成契約之內容 (C)定型化契約中之定型化契約條款牴觸個別磋商條款之約定者,其牴觸部分無效 (D)定型化契約中之定型化契約條款,全部或一部無效或不構成契約內容之一部者,除去該部分,契約亦可成立者,該契約全部無效。
18、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訂立定型化契約,主張符合消費者保護法定型化契約章節規定之事實者,就其事實由何人負舉證責任?(A)消費者 (B)企業經營者 (C)主張符合規定者 (D)法未規定。
19、企業經營者以通訊交易或訪問交易方式訂立契約時,何種資訊應以清楚易懂之文句記載於書面,提供消費者?(A)企業經營者之名稱、代表人、事務所或營業所及電話或電子郵件等消費者得迅速有效聯絡之通訊資料 (B)商品或服務之內容、對價、付款期日及方式、交付期日及方式 (C)消費者依第十九條規定解除契約之行使期限及方式 (D)以上皆是。
20、通訊交易或訪問交易之消費者,得於收受商品或接受服務後幾日內,以退回商品或書面通知方式解除契約,無須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對價。但通訊交易有合理例外情事者,不在此限?(A)3 (B)5 (C)7 (D)10。
21、企業經營者於消費者收受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未依前條第一項第三款規定提供消費者解除契約相關資訊者,第一項七日期間自提供之次日起算。但自第一項七日期間起算,已逾幾個月者,解除權消滅?(A)1 (B)2 (C)3 (D)4。
22、消費者依第十九條第一項或第三項規定,以書面通知解除契約者,除當事人另有個別磋商外,企業經營者應於收到通知之次日起幾日內,至原交付處所或約定處所取回商品?(A)7 (B)10 (C)15 (D)30。
23、未經消費者要約而對之郵寄或投遞之商品,消費者不負保管義務。前項物品之寄送人,經消費者定相當期限通知取回而逾期未取回或無法通知者,視為拋棄其寄投之商品。雖未經通知,但在寄送後逾幾個月未經消費者表示承諾,而仍不取回其商品者,亦同?(A)1 (B)2 (C)3 (D)4
24、某企業之販售商品網站標示價格錯誤,但消費者已依手續完成交易行為,其於契約成立後?(A)企業經營者應確實履行 (B)企業經營者可主張意思表示有錯誤 (C)企業經營者可主張撤銷意思表示 (D)企業經營者可另提補償無須履行
25、直轄市或縣 (市) 政府認為企業經營者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有損害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或財產之虞者,應即進行調查。於調查完成後,得公開其經過及結果。前項人員為調查時,應出示有關證件,其調查得採取方式不包括?(A)通知企業經營者或關係人到場陳述意見 (B)通知媒體到場採訪 (C)通知企業經營者提出資料證明該商品或服務對於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或財產無損害之虞 (D)派員前往企業經營者之事務所、營業所或其他有關場所進行調查。必要時,得就地抽樣商品,加以檢驗。
26、直轄市或縣 (市) 政府對於企業經營者提供之商品或服務,經第三十三條之調查,認為確有損害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或財產,或確有損害之虞者,得為何種處置?(A)應命其限期改善、回收或銷燬 (B)必要時並得命企業經營者立即停止該商品之設計、生產、製造、加工、輸入、經銷或服務之提供,或採取其他必要措施 (C)情況危急時,應即在大眾傳播媒體公告企業經營者之名稱、地址、商品、服務 (D)以上皆是。
27、行政院、直轄市、縣(市)政府應置消費者保護官若干名。消費者保護官任用及職掌之辦法,由何者定之?(A)立法院 (B)行政院 (C)消保會 (D)消基會。
28、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因商品或服務發生消費爭議時,消費者得向企業經營者、消費者保護團體或消費者服務中心或其分中心申訴。企業經營者對於消費者之申訴,應於申訴之日起幾日內妥適處理之?(A)7 (B)10 (C)15 (D)30。
29、消費者申訴未能獲得妥適處理時,得向下列哪個機關申請調解?(A)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 (B)消費者服務中心 (C)消費者保護協會 (D)消基會
30、直轄市、縣(市)政府應設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置委員七名至幾名?(A)15 (B)21 (C)27 (D)30。
31、直轄市、縣(市)政府應設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前項委員以直轄市、縣(市)政府代表、消費者保護官、消費者保護團體代表、企業經營者所屬或相關職業團體代表、學者及專家充任之,以何者為主席?(A)政府代表 (B)消費者保護官 (C)消費者保護團體代表 (D)企業經營者所屬或相關職業團體代表
32、關於消費爭議之調解,當事人不能合意但已甚接近者,調解委員得斟酌一切情形,求兩造利益之平衡,於不違反兩造當事人之主要意思範圍內,依職權提出解決事件之方案,並送達於當事人。當事人對於前條所定之方案,得於送達後幾日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 於前項期間內提出異議者,視為調解不成立;其未於前項期間內提出異議者,視為已依該方案成立調解?(A)5 (B)10 (C)15 (D)30。
33、消費訴訟,得由何地之法院管轄?(A)企業經營者之經營地 (B)消費者住所地 (C)消費關係發生地 (D)主管機關所在地
34、消費者保護團體許可設立幾年以上,置有消費者保護專門人員,且申請行政院評定優良者,得以自己之名義,提起第五十條消費者損害賠償訴訟或第五十三條不作為訴訟?(A)1 (B)2 (C)3 (D)4。
35、消費者保護團體對於同一之原因事件,致使眾多消費者受害時,得受讓幾人以上消費者損害賠償請求權後,以自己名義,提起訴訟。消費者得於言詞辯論終結前,終止讓與損害賠償請求權,並通知法院?(A)5 (B)10 (C)15 (D)20。
36、依消費者保護法所提之訴訟,因企業經營者之故意所致之損害,消費者得請求損害 額幾倍以下之懲罰性賠償金?(A)1 (B)3 (C)5 (D)10。
37、依消費者保護法所提之訴訟,因企業經營者之重大過失所致之損害,得請求幾倍以下之懲罰性賠償金?(A)1 (B)3 (C)5 (D)10。
38、依消費者保護法所提之訴訟,因企業經營者之過失所致之損害,得請求損害額幾倍以下之懲罰性賠償金?(A)1 (B)3 (C)5 (D)10。
39、消費者保護團體以自己之名義提起第五十條訴訟,其標的價額超過新臺幣幾萬元者,超過部分免繳裁判費?(A)30 (B)50 (C)60 (D)100。
40、除消費者保護團體外,何者亦得就企業經營者重大違反本法有關保護消費者規定之行為,得向法院訴請停止或禁止?(A)消費者 (B)消費者保護官 (C)檢察官 (D)地方主管機關
申論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