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普考◆法學知識
> 101年 - 101 普通考試_各類科:法學知識(法學緒論)#8702
101年 - 101 普通考試_各類科:法學知識(法學緒論)#8702
科目:
普考◆法學知識 |
年份:
101年 |
選擇題數:
18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普考◆法學知識
選擇題 (18)
複選題
下列有關勞工保險基金之敘述,何者錯誤? (A)政府提供補助 (B)保險人繳納保費 (C)雇主有其分擔額 (D)為全體被保險人之私產
下列那一項不符合憲法上宗教信仰自由之精神? (A)國家不應強制人民信仰宗教(B)立法院得立法設立國教 (C)人民有傳教之自由(D)人民不得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差別待遇
憲法第 150 條規定國家應普設平民金融機構,其目的為何? (A)防止通貨膨脹(B)促進產業升級 (C)實現住者有其屋的理想(D)救濟失業
從法之淵源論,英美法系屬於不成文法系,單就美國法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有一部成文聯邦憲法 (B)尚無行政程序法典 (C)1803 年Marbury v. Madison 一案,樹立了州法優先原則 (D)非常重視公法與私法的區分
【已刪除】我國學者認為,判例不但有事實上的權威,而且依據法律有其拘束力,為補充法源。所謂依據法律有其拘束 力,見於: (A)司法院組織法(B)法院組織法(C)民事訴訟法(D)刑事訴訟法
就法律行為論,表意人直接意欲發生一定的私法效果而為一定之舉動,稱之為: (A)觀念通知(B)意思通知(C)情感表示(D)意思表示
下列法令,何者位階最高? (A)自治規則(B)下級自治團體自治條例 (C)上級自治團體自治條例(D)自律規則
關於自己所有之物得否為刑法第 320 條第1 項普通竊盜罪之行為客體的爭議,若援引立法理由關於財物得為 竊盜罪之客體者之五要件的陳述:「…(第五)物之所有權,不問屬於自己抑屬於他人,均得成立本罪。」 而為肯定之解釋時,試問此種解釋方法為何? (A)立法解釋(B)文理解釋(C)擴充解釋(D)歷史解釋
行政機關依法律授權發布的規章,稱為: (A)職務命令(B)法規命令(C)行政規則(D)職權命令
為避免人民有朝令夕改,無所適從之感,法律往往不溯及既往生效,此為: (A)適用原則(B)立法原則(C)訓示原則(D)變更原則
精神狀態正常之成年人張三,平時個性尚稱溫和,但酒後極易失態惹事生非,為張家製造無數困擾,張父有意 將其逐出家門,在張母斡旋勸導下,父子達成協議,簽署「父子關係終止」切結書。就法言法,此切結書: (A)須召開親屬會議確認 (B)須先確認張氏父子簽約時處於健全意識狀態,否則雙方都有撤銷權 (C)有效 (D)無效
為擴大對消費者之保護,消費者保護法與民法第191 條之1,均要求商品製造廠商承擔: (A)故意責任(B)過失責任(C)產品責任(D)契約責任
下列有關命令廢止之規定,何者錯誤? (A)命令廢止由原發布機關為之 (B)應經立法院通過 (C)定有施行期限者,期滿當然廢止,但應由主管機關公告 (D)命令廢止得僅發布命令名稱及施行日期
行政程序法所稱行政機關,除了指代表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行政主體表示意思,從事公共事務,具有單獨法定地位之組織外,尚包括: (A)各級民意機關 (B)司法機關 (C)監察機關 (D)受託行使公權力之個人或團體,在其接受委託的範圍內
刑法第131條公務員圖利罪於民國90年進行修正時,將原規定「公務員對於主管或監督之事務,直接或間接圖利者」,修改為「公務員對於主管或監督之事務,明知違背法令,直接或間接圖自己或其他私人不法利益,因而獲得利益者」,其主要用意為: (A)與貪污治罪條例相關規定區隔 (B)強調防弊之政策思維 (C)強調區隔圖利與便民,以鼓勵公務員積極任事,提升行政效率 (D)配合嚴懲行為犯之刑事法潮流
依著作權法規定,著作財產權原則上存續於著作人之生存期間及其死亡後多少年? (A)15年(B)20年(C)30年(D)50年
下列法律原則,何者並非本於法治國原理所衍生? (A)權力分立原則(B)個人主義原則 (C)依法審判原則(D)法律優位原則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人口聚居達多少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 (A)50萬(B)100萬(C)125萬(D)150萬
申論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