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公職◆行政法(包含行政程序法等)
> 無年度 - 99行政法題庫(十六)#3460
無年度 - 99行政法題庫(十六)#3460
科目:
公職◆行政法(包含行政程序法等) |
選擇題數:
25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公職◆行政法(包含行政程序法等)
選擇題 (25)
行政程序法上各種行政行為之程序中,有專節規定聽證程序者為何?(A)處理陳情程序(B)確定計畫程序(C)訂定法規命令程序(D)作成行政處分程序
當事人申請公務員迴避,為行政機關駁回者,最長得於幾日內提請上級機關覆決?(A)三(B)五(C)七(D)十
下列何種行為之程序,非行政程序法所稱之「行政程序」?(A)訂定法規命令(B)締結行政契約(C)行政訴訟(D)處理陳情
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得向行政機關申請閱覽卷宗者,限下列何者?(A)鑑定人(B)專家(C)任何人(D)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
有關行政程序法之程序規定,未排除何機關適用之?(A)司法院(B)國防部(C)監察院(D)立法院
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當事人認為主持人於聽證程序進行中所為之處置違法或不當,得如何處理?(A)抗告(B)即時聲明異議(C)要求終結聽證(D)再為聽證
有關行政程序法之調查證據,下列之敘述何者不正確?(A)調查證據為事實行為(B)調查證據依當事人之申請始可實施(C)調查證據之必要,得以書面通知相關之人陳述意見(D)調查證據,必要時得據實製作書面紀錄
行政程序所生之費用,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原則上由下列何者負擔?(A)行政機關 (B)程序之當事人 (C)行政機關與程序之當事人平均分擔 (D)行政機關與程序之當事人依事務種類不同所定之分擔基準表分擔
【已刪除】依據行政程序法的規定,行政機關持有及保管之資訊:(A)以公開為原則,限制為例外(B)以限制為原則,公開為例外(C)應一律公開(D)應一律保密
關於期間之計算,下列何者正確?(A)期間以日計算者,始日應算入(B)期間以時計算,隔日起算 (C)期間之末日為星期日,以該日為期間之末日(D)期間涉及對人民處罰者,始日以一日論
下列那種機關之行政行為,適用行政程序法之程序規定?(A)民意機關(B)考試機關(C)司法機關(D)監察機關
下列何種資訊,持有或保管之行政機關原則上並無主動公開之義務?(A)法規命令(B)不涉及國家機密之合議制機關會議紀錄 (C)不涉及國家機密之行政指導有關文書(D)涉及營業秘密之私人資料
下列何者為行政程序法所明定之行政程序當事人?(A)鑑定人(B)輔佐人(C)代理人(D)參加人
得向行政機關申請閱覽卷宗者,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限於那些人?(A)任何人(B)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C)社會公正人士(D)學者專家
當事人之選定、更換或增減應踐行何項程序始對行政機關生效?(A)電話告知(B)書面或口頭通知(C)口頭告知(D)書面通知
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基於法規之申請,以掛號郵寄方式向行政機關提出者,以何時為準?(A)以申請書之記載日(B)以交郵當日之郵戳(C)以送達行政機關當日之郵戳(D)以行政機關收件章戳
下列關於聽證之程序,何者錯誤?(A)聽證程序原則上應公開以言詞為之(B)聽證不得由行政機關內部之人員(如機關首長等)擔任主持人(C)必要時,行政機關得於聽證期日前舉行預備聽證(D)聽證以主持人說明案由為始
應受送達人或其同居人、受雇人、接收郵件人員無正當理由拒絕收領文書時,得將文書留置於應送達處所,以為送達。此為何種送達之形式?(A)補充送達(B)留置送達(C)寄存送達(D)公示送達
公務員在行政程序中,有何種情形時應自行迴避?(A)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姻親為事件之當事人時(B)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C)曾擔任公司董事者(D)曾擔任公證人者
下列何者無行政程序之行為能力?(A)私法人(B)公法人(C)依民法規定,有行為能力之自然人(D)無代表人之非法人團體
依行政程序法第五十條之規定,因天災或其他不應歸責於申請人之事由,致基於法規之申請不能於法定期間內提出者,得於其原因消滅後至遲幾日內,申請回復原狀?(A) 3 日(B) 7 日(C) 10 日(D)30 日
公務員進行行政程序時,遵守迴避制度,主要的理由為:(A)減少人民的反感(B)疏解公務的負擔(C)遵守正當法律程序(D)增加公務員經驗累積
下列事項,何者適用行政程序法之程序規定?(A)有關國家安全保障事項之行為(B)學校為達成教育目的之內部程序(C)考試院有關考選命題及評分之行為(D)對役男發徵兵令之行為
行政機關為處分,應斟酌全部陳述與調查事實及證據之結果,依論理及經驗法則判斷事實之真偽,以作成決定,稱之為何?(A)自由心證主義(B)法定證據主義(C)職權調查主義(D)當事人進行主義
行政程序法有關資訊公開之原則,下列何者不正確?(A)主動原則(B)適時原則(C)適當方式原則(D)限制為原則、公開為例外
申論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