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行政法概要(包含行政程序法等)
> 無年度 - 106身心障礙特考行政法模擬試題第八回#60346
無年度 - 106身心障礙特考行政法模擬試題第八回#60346
科目: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行政法概要(包含行政程序法等) |
選擇題數:
50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行政法概要(包含行政程序法等)
選擇題 (50)
1. 學理上將行政處分分為直接行政與間接行政,是依據什麼標準?(A)依行政所受到法律羈束的程度 (B)依行政運作的主體而分 (C)依行政所適用之法規的性質 (D)依行政行為的性質或任務而分
2. 就我國行政法制,誠信原則規定於下列何種行政法中?(A)行政訴訟法 (B)行政程序法 (C)行政院組織法 (D)行政執行法
3. 下列何者之行為,視為行政機關之行為?(A)海基會對大陸人民出生證明作認證 (B)守望相助人員逮捕竊賊 (C)學生糾察隊指正違規同學 (D)保全人員在公司門口維護門禁安全
4. 公法與私法之區別,有所謂新主體說,又稱之 (A)特別法規說 (B)從屬說 (C)意思說 (D)事件關聯說
5. 下列何種事項不得提起行政訴訟? (A)律師受懲戒處分 (B)會計師受懲戒處分 (C)公務員受免職處分 (D)公立學校學生遭退學處分
6. 依我國司法院大法官會議的決議,下列何種事項仍不能提起訴願或行政訴訟?(A)足以改變公務員身分或對公務員有重大影響之懲戒 (B)人事主管機關對任用資格的決定 (C)公務員級俸的審定 (D)工作條件的改善及工作地點之調整
7. 管轄權之臨時性或個案的變動稱為 (A)干預 (B)變更 (C)移轉 (D)代理
8. 政務官與事務官之區別,下列標準何者是錯誤的?(A)政務官參與國家政策或行政方針之決定,而事務官是依規定執行職務 (B)政務官官等高,當然有資格轉任事務官;但事務官則未必能轉任政務官 (C)政務官官等為特任或比照簡任;事務官的官等則為委任、薦任及簡任 (D)政務官隨政策成敗而進退,事務官則受文官制度保障
9. 公務員被記大過,是依何法所作之處分?(A)依民法所作之民事賠償 (B)依刑法所作之刑事處罰 (C)依公務員懲戒法所作之懲戒處分 (D)依公務人員考績法所作之懲處處分
10.九職等或相當於九職等以下之公務員之懲戒得逕由何人行之?(A)監察委員 (B)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C)主管長官 (D)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11. 某甲圍簡任十職等專門委員,因違法賭博應受懲戒,其主管長官應循下列何種程序處理?(A)移送監察院審查 (B)逕行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C)報請上級機關審查 (D)移送考試院審查
12. 公務員同一違法失職行為經所屬機關依考績法規定為記過處分後,復經公務員懲戒委員會作成降級之處分,其應執行之處分為 (A)記過處分 (B)降級處分 (C)二者均須執行 (D)免予執行,重行審議
13. 下列何種職位須有公務人員任用資格才得充任之?(A)機要人員 (B)大學教授 (C)市政府科長 (D)法務部長
複選題
14. 下列何者屬於公務員服務法所稱之公務員?(A)內政部雇員 (B)台北商專教員(無行政) (C)立法委員 (D)中油公司總經理 .
15. 台北市政府規定所有公務員須穿著制服,公務員認為該規定造成個人之不便而不服,得循下列何種程序救濟 (A)復審、再復審、行政訴訟 (B)申訴、再申訴 (C)訴願、再訴願、行政訴訟 (D)民事訴訟
16. 甲係銓敘部職員將於民國八十七年十二底服務滿八年,其擬於民國八十八年年元旦赴歐洲自資遊學,其可利用之休假有幾日?(A)公務人員休假十四日 (B)公務人員休假二十一日 (C)公務人員休假二十八日 (D)公務人員休假進修無時日限制
【已刪除】17. 甲係台北市政府捷運局副局長於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底任職二十五年,唯尚差三個月始滿五十歲,其於民國八十八年二月離開該局,轉任台大土木系教職,其可由下列何種方式辦理退休?(A)擇領月退休金(B)兼領月退休金 (C)領取一次退休金 (D)法無限制規定
18. 公務人員之任用資格不包括下列何者?(A)依法訂定契約聘用 (B)依法經考試及格 (C)依法經銓敘合格 (D)依法以考績升等
19. 甲二十二歲時高考及格就任公務員,試問何時退休?(A)服務滿二十年得自願退休 (B)六十五歲時應命令退休 (C)三十五歲時因心神喪失不勘勝任職務,亦不得命令退休 (D)以上皆非
20. 訴願與陳情之不同,下列何者正確?(A)訴願與陳情均可舉發行政違失 (B)訴願與陳情均不得要求查詢行政法令 (C)訴願對行政處分提出不服,陳情對此行政興革提出建議 (D)訴願對維護行政上權益而提出,陳情對行政機關之不作為而提出
21. 關於訴願之情況決定要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需原行政處分確實違法或不當 (B)需原行政處分之撤銷或變更顯與公益相違背,且其撤銷或變更於公益有重大損害 (C)不須賠償訴願人之損害 (D)受理訴願機關得駁回訴願
22. 下列何者非屬得提起訴願之主體?(A)租稅事件中,課稅處分之相對人 (B)拆除違章建築事件中,違章建築之承租人 (C)核發商標事件中,購買該商標產品之消費者 (D)公路修建工程違反環保法規事件中,進行工程之行政機關
23. 下列何者非屬情況決定之要件?(A)原處分違法 (B)原處分不當 (C)撤銷原處分對於公益有重大損害 (D)撤銷原處分對被處分人權益無影響
24. 依據行政訴訟法第8條之規定,下列何者並非提起一般給付訴訟之要件?(A)公法上原因發生財產上之給付 (B)請求作成行政處分以外之其他非財產上之給付 (C)確認行政處分無效 (D)請求公法契約發生之給付
25. 某甲申請經營保全業許可,主管機關以其設備不足為由,駁回其申請。某甲應如何救濟?(A)先提起訴願,不服訴願決定,再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訴訟 (B)直接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訴訟 (C)向地方法院提起聲明異議 (D)向原處分機關聲明異議
26. 行政訴訟確定終局判決所適用之法律或命令經司法院大法官依當事人之聲請解釋為牴觸憲法者,其聲請人如何救濟?(A)提起再審之訴 (B)重新之訴 (C)聲明異議 (D)向司法機關申訴
27. 對公法人之行政訴訟,下列何者係其管轄法院?(A)公務所在地之最高行政法院 (B)公務所在地之高等行政法院 (C)公務所在地之普通法院 (D)公務所在地之地方法院
28. 下列關於行政執行程序中關於代履行之說明,那一項不正確?(A)適用於義務人負有行為義務而不履行的情況 (B)所負之行為義務的性質,屬於他人可以代為履行者 (C)代履行所需的一切費用應由公費支應,無義務人繳納費用的問題 (D)屬於一種間接強制的方法
29. 執行人員於查封前,發現義務人之財產業經其他機關查封者,應如何處置?(A) 再行查封 (B)不得再行查封 (C)視情況而定 (D)經徵詢其他機關後再查封
30. 行政執行不包括下列何種之執行?(A)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 (B)公法上行為或不行為義務 (C)公法上物之交付義務 (D)公法上確認之法律關係
31. 依行政執行法所處怠金,其數額高低依何者而定?(A)依義務內容情節輕重而定 (B)依主管機關層級高低而定 (C)依義務人所得高低而定 (D)十萬元以下由機關決定,其餘由法院裁定
32. 下列何者不屬於行政執行應終止之原因?(A)義務已全部履行或執行完畢 (B)行政處分或裁定經撤銷或變更 (C)義務之履行經證明為不可能 (D)義務人現罹疾病或懷胎不能治療者
33. 人民因為經濟狀況無法一次完納鉅額稅款,導致繳款逾期。行政執行處依法得為下列何種處置?(A)對甲之配偶或子女之財產執行 (B)無論是否遺有財產,均不得再執行 (C)遺有財產者,得逕對其遺產強制執行 (D)執行名義自動失效
34. 縣(市)間,事權發生爭議時,如何處理? (A)由行政院解決之 (B)由內政部會同中央各該主管機關解決之 (C)由內政部解決之(D)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解決之
3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同意配撥樹苗給林地所有人種植,但林地所有人卻未將樹苗種植於林地上,試問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得為如何之處置? (A)以林地所有人未履行負擔為由,職權廢止該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 (B)以林地所有人未履行負擔為由,職權撤銷該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 (C)以贈與條件未成就為由,職權廢止該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 (D)以贈與條件未成就為由,職權撤銷該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
36. A為公立學校教師,其遭學校依教師法第14條第1項第7款「行為不檢有損師道」之規定予以解聘,學校於解聘通知書上註明A不服解聘時,得依教師法第29條第1項及第33條規定提出救濟。按教師法第29條第1項係規定:「教師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或學校有關其個人之措施,認為違法或不當,致損其權益者,得向各級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提出申訴」,同法第33條則規定:「教師不願申訴或不服申訴、再申訴決定者,得按其性質依法提起訴訟或依訴願法或行政訴訟法或其他保障法律等有關規定,請求救濟」。請問關於A不服學校解聘措施所提出之法律救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A依法提起訴訟前,應先提起教師申訴 (B)教師申訴之標的限於非屬行政處分者,A不服學校之解聘處分,依法只能提起訴願 (C)A不服申訴、再申訴決定者,可直接提起行政訴訟 (D)A應同時提起教師申訴與請求國家賠償
37. A因違規停車而遭到警察機關委託之民間業者拖吊,A不服違規停車之罰鍰處分,A應如何救濟? (A)提起訴願(B)依行政執行法第9條聲明異議(C)提起行政訴訟(D)向地方法院聲明異議
38.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對於同一行為得併科罰鍰與罰金 (B)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處罰規定與行政處罰規定時,依照「先行政,後司法」原則辦理 (C)對於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人,已裁處拘留者,便不再科處罰鍰 (D)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處罰與行政處罰規定時,若經法院判決無罪確定時,距其當初違法行為終了之日已逾三年者,行政機關便不得再行對該行為裁處
39. 下列何者,非屬受理訴願機關或原行政處分機關得依職權或依申請停止原行政處分全部或一部執行之要件? (A)原行政處分之合法性顯有疑義(B)原行政處分之執行將發生難以回復之損害(C)有急迫情事(D)原行政處分為維護重大公共利益所必要
40. 下列何者得對之提起行政訴訟? (A)警察機關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裁處罰鍰之處分(B)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再申訴決定(C)會計師懲戒覆審委員會之覆審決定(D)律師懲戒覆審委員會之覆審決
41. 下列有關行政法規效力之敘述何者正確? (A)解釋性規定係屬協助闡釋法令之正確內涵的規定,故等同法律,行政法院不得審查其實質合法性 (B)大學法施行細則屬於行政規則,不直接對外發生法規範效力 (C)行政命令雖應送立法院審查,但於送達立法院前已生效(D)為免影響當事人已確定之權益,行政法規絕不可溯及既往生效
42. 甲之土地遭鄰人乙占用,乙並於其上搭建違章建築。甲去函要求違建主管機關拆除乙之違建,但主管機關於接獲此函後卻持續無任何回應。請問對於主管機關之消極不回應,甲可否尋求救濟? (A)因無處分即無救濟,故甲不得提出救濟(B)甲可於主管機關接獲其請求函後滿3個月起,方得提出訴願(C)甲對主管機關的消極不回應,可提出訴願(D)甲應於主管機關接獲其請求函後3個月內,方得提出訴願
43. 依行政法院之實務見解,下列何種不確定法律概念之認定,行政機關並無判斷餘地?(A)二商標之「近似」與否(B)地方制度法規定「特殊事故」得延期辦理改選或補選(C)閱卷委員對國家考試申論題之評分(D)學生品行考核
44. 人民向政府申請承購國民住宅,經核准後,與主管機關訂約。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A)主管機關准許其承購國宅之行為係一行政處分 (B)人民與主管機關如對申請承購國宅有爭執,應循行政爭訟程序救濟 (C)人民與主管機關所訂定者為行政契約(D)如對於契約內容有爭議時,應循民事救濟途徑解決紛爭
45. 甲主張台北縣政府未於土地被徵收後十五日內發給補償,徵收處分已失效力。台北縣政府乃函請內政部函復甲略以:系爭土地之地價補償,已依法提存,徵收處分並未失效。甲不服,得提起下列何項訴訟? (A)撤銷訴訟 (B)給付訴訟(C)確認訴訟 (D)課予義務訴訟
46. 關於撤銷訴訟之起訴期間,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經訴願程序者,應於訴願決定書送達後30天內之不變期間內提起 (B)不經訴願程序者,應於行政處分送達或公告後 2個月內提起 (C)訴願決定書未附記救濟期間而未依法通知更正,致原告遲誤行政訴訟期間者,可自訴願決定書送達之 日起 1 年內提起 (D)自訴願決定書送達後,已逾 3 年者,不得提起
47. 行政法人之年度財務報表,應由何者進行查核簽證? (A)監察院審計部所屬各審計局(B)財政部國庫署 (C)行政院主計總處(D)由該行政法人委請之會計師
48. 公務員甲因案被移送懲戒,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認為情節重大,通知該管主管長官先行停止其職務。該公務員 不服該停職通知,得否請求救濟? (A)可向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提起復審,不服復審決定者,得向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B)可向服務機關提起申訴,不服服務機關函復者,得向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提起再申訴 (C)可向公務員懲戒委員會申請再審議(D)不得單獨就停職部分聲明不服
49. 依據地方制度法第 76 條規定,地方政府依法應作為而不作為時,有關上級機關之代行處理,下列那一項描述有錯誤? (A)須導致嚴重危害公益或妨礙地方政務正常運作 (B)其性質應適合代行處理 (C)上級機關應先命其於一定期限內為之 (D)地方政府認為代行處理之處分有違法時,應先提出申訴
50. 某參與招標廠商 A 經檢舉於 95 年 3 月之前有偽造、變造履約相關文件等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然遲至 98 年 10 月 28 日始 以北市市工字第 000 號函認定成立,乃處分其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對於此違法行為之裁處權時效,應自行政罰法施行之日(95 年 2 月 5 日)起算 3 年,迄 98 年 2 月 5 日屆滿 (B)系爭通知將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之處分,未逾越行政罰之裁處權時效 (C)依政府採購法規定通知將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之作法,屬契約行為 (D)通知將刊登政府採購公報之處分,除影響其名譽外,並使其自刊登之次日起 3 年內,不得參加投標或作為決標對象或分包廠 商(即限制或禁止其為一定行為),具有行政罰之性質
申論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