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公職◆行政法(包含行政程序法等)
> 無年度 - 行政法精選3500題1701-1800#84585
無年度 - 行政法精選3500題1701-1800#84585
科目:
公職◆行政法(包含行政程序法等) |
選擇題數:
100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公職◆行政法(包含行政程序法等)
選擇題 (100)
1701 行政程序法中,所謂「不當聯結禁止」之原則,除明文適用於行政處分之附款外,亦適用於下列那 一種行政行為之情形? (A)行政規則中的裁量基準 (B)行政契約中的雙務契約 (C)行政事實行為中的知之表示 (D)人民陳情時的不予受理
1702 書面之行政處分,原則上於何時發生效力? (A)相對人履行義務時 (B)送達相對人時 (C)行政機關交郵時 (D)行政處分書面作成時
1703 關於行政處分效力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行政處分一經生效,即同時拘束為處分之機關及其相對人 (B)書面行政處分以送達相對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起生效 (C)無效行政處分未經撤銷,仍屬有效 (D)行政處分可以自己名義自力強制執行,此被稱為執行力
1704 按照行政處分之效果對相對人法益所生之影響,可分為授益處分、負擔處分及混合效力處分。下列 何項行政處分屬於負擔處分? (A)失業救濟金之發給 (B)課稅處分 (C)發給執照 (D)核准專利
1705 行政機關與人民之下列何種行為,不具行政契約性質? (A)國家賠償協議之成立 (B)行政訴訟上之和解 (C)公費學生與學校簽訂之就學契約 (D)公有土地之標售
1706 得撤銷的行政處分,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原則上其效力如何? (A)自始不生效力 (B)於撤銷之時點起,失其效力 (C)經撤銷後,溯及既往失其效力 (D)經確認後,溯及既往失其效力
1707 下列何者非屬行政程序法第 92 條所規定之「一般處分」? (A)交通警察以手勢指揮交通 (B)將雙向道之道路改為單行道 (C)警察將違規停放車輛移置到適當場所 (D)國慶日將總統府週邊道路封閉進行交通管制
1708 下列何者為行政契約? (A)行政機關之電腦設備採購契約 (B)臺灣鐵路局之旅客運送契約 (C)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事服務機構合約 (D)小學生與學校之在學關係
1709 行政契約締結後,因有情事重大變更,非當時所得預料,而依原約定顯失公平者,當事人之一方得 請求他方適當調整契約內容。此為何種原則之適用? (A)比例原則 (B)平等原則 (C)信賴保護原則 (D)情事變更原則
1710 教育部如將公費留學考試委由某國立大學辦理,其法律性質為何? (A)委託 (B)委任 (C)委辦 (D)委託私人行使公權力
1711 下列何者不屬於公務員服務法所規定之一般公務員義務? (A)申報財產 (B)服從 (C)保密 (D)保持品位
1712 地方自治團體依法律、上級法規或規章規定,在上級政府指揮監督下,執行上級政府交付辦理之非 屬該團體事務,而負其行政執行責任之事項,稱為: (A)委任事項 (B)委託事項 (C)委辦事項 (D)委託行使公權力事項
1713 違法授益處分,雖與依法行政原則相背,惟其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仍不得任意撤銷,其原因主要是 考慮到適用下列那一種行政法上之一般法律原則? (A)民主原則 (B)明確性原則 (C)信賴保護原則 (D)不當聯結禁止原則
1714 關於行政契約之無效,下列何者錯誤? (A)行政契約之一部無效者,其他部分仍為有效。但除去該無效部分,行政契約不 能成立者,全部無 效 (B)行政契約準用民法規定之結果為無效者,無效 (C)代替行政處分之行政契約,若與其內容相同之行政處分為無效者,則無效 (D)行政契約依其性質或法規規定不得締結,當事人仍締結者,無效
1715 法律對其他法規所規定之同一事項而為特別之規定者,應優先適用。此原則稱為: (A)後法優於前法 (B)特別法優於普通法 (C)戰時法優於平時法 (D)母法優於子法
1716 中央法規標準法對法規生效日期之計算,如法規明定自公布或發布日施行者,應自公布或發布之日 起第幾日發生效力? (A)當日 (B)二 (C)三 (D)五
1717 行政執行,自處分、裁定確定之日或其他依法令負有義務經通知限期履行之文書所定期間屆滿之日 起,幾年內未經執行者,不再執行? (A)五年 (B)三年 (C)二年 (D)一年
1718 關於行政執行,下列何者不正確? (A)因執行機關行為致生損失補償情況時,應以金錢為之,並以補償實際所受之特別損失為限 (B)對於執行機關所為損失補償之決定不服者,只能提起訴願,不得提起行政訴訟 (C)損失補償,應於知有損失後,二年內向執行機關請求之 (D)損失補償,自損失發生後,經過五年者,不得為之
1719 行政執行,自處分、裁定確定之日或其他依法令負有義務經通知限期履行之文書所定期間屆滿之日 起,幾年內未經執行者,不再執行? (A)五年 (B)三年 (C)二年 (D)一年
1720 下列何者不屬於「代行處理」之法定要件? (A)地方自治團體依法應作為而不作為 (B)該不作為導致嚴重危害公益或妨礙地方政務正常運作 (C)由法院命其於一定期限內為一定作為 (D)逾期仍不作為
1721 有關代行處理所支出之費用,依法應由下列何者負擔? (A)代行處理之機關 (B)被代行處理之機關 (C)共同上級指定 (D)協議定之
1722 有關行政機關間之「職務協助」制度,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行政機關為發揮共同一體之行政機能,應於其權限範圍內互相協助 (B)請求協助,以口頭為原則 (C)被請求機關認有正當理由不能協助者,得拒絕之 (D)如提供協助,將嚴重妨害其自身職務之執行者,應拒絕之
1723 縣(巿)長停職者,依法應先由下列何者代理? (A)由副縣(巿)長代理 (B)由內政部派員代理 (C)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派員代理 (D)由行政院派員代理
1724 有關公務員之「保密義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公務員有絕對保守政府機關機密之義務 (B)對於機密事件無論是否主管事務,均不得洩漏 (C)未得長官許可,不得以私人或代表機關名義,任意發表有關職務之談話 (D)退職公務員撰寫回憶錄,不適用公務員服務法之保密規定
1725 同一事件經行政主管長官已為懲處處分後,復移送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作成懲戒處分者,依法應 如何處理? (A)原懲處處分失其效力 (B)後懲戒處分失其效力 (C)執行較重之處分 (D)執行較輕之處分
1726 公務人員提起之復審事件,由下列何者審議決定? (A)該公務人員服務機關 (B)該公務人員服務機關之上級機關 (C)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D)考試院會議
1727 下列有關「職務協助」之敘述,何者正確? (A)政府設官分職、各有所司,不應有職務協助之情事 (B)職務協助之特性為臨時性、被動性及輔助性 (C)警察緝捕嫌犯,即屬對於檢察官之職務協助 (D)機關間有職務協助之義務,不得拒絕
1728 下列有關依法行政原則之敘述,何者錯誤? (A)組織法具有劃定機關職權與管轄事務之功能 (B)限制人民自由及權利,須有作用法為依據 (C)自治條例得作為刑罰之依據 (D)法律保留原則是積極的依法行政原則
1729 下列何者不屬於機關管轄恆定原則之例外情形? (A)委任 (B)委託 (C)委辦 (D)代理
1730 依據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對於警察免職案件之法律規定與適用,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免職之構成要件應符合「法律保留」原則 (B)免職處分應符合法律明確性原則 (C)免職處分不因提起救濟而停止執行 (D)對於公務人員免職處分應踐行正當法律程序
1731 行政機關依法將部分權限交由私人辦理,稱為: (A)委任 (B)委辦 (C)行政委託 (D)行政協助
1732 下列關於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行為之責任規定,何者正確? (A)未滿十四歲人之行為,得不予處罰 (B)十四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人之行為,應減輕處罰 (C)依法令之行為,不予處罰 (D)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得減 輕處罰
1733 行政行為,非有正當理由,不得為差別待遇。此即所謂: (A)比例原則 (B)信賴保護原則 (C)平等原則 (D)法律保留原則
1734 關於行政規則,下列何者正確? (A)行政規則之內容應明列其法律授權之依據 (B)行政規則應下達下級機關或屬官 (C)行政規則之訂定,除由行政機關自行草擬者外,並得由人民或團體提議為之 (D)行政機關訂定行政規則,必須依職權舉行聽證
1735 下列何機關之行政行為,不適用行政程序法之程序規定? (A)司法機關 (B)銓敘部 (C)法務部 (D)教育部
1736 下列何者非屬行政處分之附款? (A)條件 (B)警告 (C)期限 (D)負擔
1737 行政處分之廢止,應自廢止原因發生後幾年內為之? (A)二年 (B)三年 (C)五年 (D)十年
1738 行政罰之裁處權,因多久期間之經過而消滅? (A)三年 (B)二年 (C)一年 (D)半年
1739 行政執行法上所稱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不包含下列何者? (A)滯報費 (B)利息 (C)補助金 (D)怠金
1740 公法上之請求權,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因幾年間之不行使而消滅? (A)五年 (B)三年 (C)二年 (D)一年
1741 關於行政處分之生效時點,下列何者不正確? (A)書面之行政處分,自送達相對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起,發生效力 (B)書面以外之行政處分,自以其他適當方法通知或使其知悉時起,發生效力 (C)一般處分自公告日或刊登政府公報、新聞紙最後登載日起發生效力 (D)行政處分未經撤銷、廢止,或未因其他事由而失效者,其效力處於未定狀態
1742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下列何者未在信賴保護原則之適用範圍? (A)授益行政處分之撤銷 (B)授益行政處分之廢止 (C)行政法規之修改或廢止 (D)行政處分無效之確認
1743 下列何者不是行政執行法上之直接強制方法? (A)扣留動產 (B)進入住宅 (C)斷絕營業所必須之自來水、電力 (D)公布姓名
1744 有效下達之行政規則,對下列何者無拘束效力? (A)一般人民 (B)訂定機關 (C)訂定機關之下級機關 (D)訂定機關之屬官
1745 依行政執行法規定對人之管束,其期限不得超過: (A)六小時 (B)十二小時 (C)十八小時 (D)二十四小時
1746 下列何種違反程序或方式規定之行政處分,不得補正? (A)有重大明顯瑕疵者 (B)必須記明之理由已於事後記明者 (C)應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已於事後給予者 (D)應參與行政處分作成之其他機關已於事後參與者
1747 行政契約依約定內容履行將侵害第三人之權利者: (A)應經該第三人書面之同意,始生效力 (B)只須該第三人口頭之同意,即生效力 (C)不須該第三人同意,即生效力 (D)無論該第三人是否同意,均不生效力
1748 關於違法行政處分之轉換,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羈束處分得轉換為裁量處分 (B)不得撤銷之行政處分,不得轉換為其他行政處分 (C)對當事人之法律效果不得更為不利 (D)原瑕疵行政處分與轉換後之行政處分須具有相同目的
1749 約定得為執行名義之行政契約,其強制執行準用下列何法有關強制執行之規定? (A)民事訴訟法 (B)刑事訴訟法 (C)行政執行法 (D)行政訴訟法
1750 行政機關訂定法規命令時: (A)應依職權舉行聽證 (B)無論如何不必舉行聽證 (C)得依職權舉行聽證 (D)應依職權舉行公聽會
1751 行政機關在其職權或所掌事務範圍內,為實現一定之行政目的,以輔導、協助、勸告、建議或其他 不具法律上強制力之方法,促請特定人為一定作為或不作為之行為,稱為: (A)陳情 (B)行政指導 (C)行政協力 (D)行政處分
1752 下列何者非我國行政訴訟法明文規定之訴訟類型? (A)確認行政處分無效之訴訟 (B)撤銷違法行政處分之訴訟 (C)確認法規命令無效之訴訟 (D)請求應為行政處分之訴訟
1753 行政機關對於不特定人之送達,不得以下列何種方式為之? (A)公告 (B)刊登政府公報 (C)刊登新聞紙 (D)公示送達
1754 行政執行,自處分、裁定確定之日或其他依法令負有義務經通知限期履行之文書所定期間屆滿之日 起,幾年內未經執行者,不再執行? (A)五年 (B)三年 (C)二年 (D)一年
1755 關於行政執行,下列何者不正確? (A)因執行機關行為致生損失補償情況時,應以金錢為之,並以補償實際所受之特別損失為限 (B)對於執行機關所為損失補償之決定不服者,只能提起訴願,不得提起行政訴訟 (C)損失補償,應於知有損失後,二年內向執行機關請求之 (D)損失補償,自損失發生後,經過五年者,不得為之
1756 下列何者非為機關首長之權限? (A)綜合處理幕僚事務 (B)綜理本機關事務 (C)對外代表本機關 (D)指揮監督所屬機關及人員
1757 行政機關對事件管轄權之有無,應依職權調查;其認無管轄權者,依法應如何處理? (A)由受理機關繼續處理該案件 (B)交由上級機關指定管轄機關 (C)告知當事人逕向有管轄權機關提出 (D)應即移送有管轄權之機關,並通知當事人
1758 下列何者不屬於「代行處理」之法定要件? (A)地方自治團體依法應作為而不作為 (B)該不作為導致嚴重危害公益或妨礙地方政務正常運作 (C)由法院命其於一定期限內為一定作為 (D)逾期仍不作為
1759 有關代行處理所支出之費用,依法應由下列何者負擔? (A)代行處理之機關 (B)被代行處理之機關 (C)共同上級指定 (D)協議定之
1760 有關行政機關間之「職務協助」制度,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行政機關為發揮共同一體之行政機能,應於其權限範圍內互相協助 (B)請求協助,以口頭為原則 (C)被請求機關認有正當理由不能協助者,得拒絕之 (D)如提供協助,將嚴重妨害其自身職務之執行者,應拒絕之
1761 縣(巿)長停職者,依法應先由下列何者代理? (A)由副縣(巿)長代理 (B)由內政部派員代理 (C)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派員代理 (D)由行政院派員代理
1762 有關公務員之「保密義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公務員有絕對保守政府機關機密之義務 (B)對於機密事件無論是否主管事務,均不得洩漏 (C)未得長官許可,不得以私人或代表機關名義,任意發表有關職務之談話 (D)退職公務員撰寫回憶錄,不適用公務員服務法之保密規定
1763 有關公務人員「迴避任用」制度,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各機關長官對於四親等以內血親,不得在本機關任用 (B)各機關長官不得任用配偶為直接隸屬機關之長官 (C)對於本機關各級主管長官之三親等以內姻親,不得在其主管單位中任用 (D)在各該長官接任以前任用者,不受迴避任用規定之限制
1764 下列何者為組織法之性質? (A)警察法 (B)社會秩序維護法 (C)警察職權行使法 (D)保全業法
1765 下列有關「職務協助」之敘述,何者正確? (A)政府設官分職、各有所司,不應有職務協助之情事 (B)職務協助之特性為臨時性、被動性及輔助性 (C)警察緝捕嫌犯,即屬對於檢察官之職務協助 (D)機關間有職務協助之義務,不得拒絕
1766 下列有關依法行政原則之敘述,何者錯誤? (A)組織法具有劃定機關職權與管轄事務之功能 (B)限制人民自由及權利,須有作用法為依據 (C)自治條例得作為刑罰之依據 (D)法律保留原則是積極的依法行政原則
1767 下列何者不屬於機關管轄恆定原則之例外情形? (A)委任 (B)委託 (C)委辦 (D)代理
【已刪除】1768 下列何者,得任用為公務人員? (A)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 (B)經合格醫師證明有精神疾病者 (C)曾服公務有貪污行為,經判刑確定並已執行完畢者 (D)犯偽造文書罪,受緩刑宣告者
1769 下列關於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行為之責任規定,何者正確? (A)未滿十四歲人之行為,得不予處罰 (B)十四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人之行為,應減輕處罰 (C)依法令之行為,不予處罰 (D)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得減輕 處罰
1770 行政行為,非有正當理由,不得為差別待遇。此即所謂: (A)比例原則 (B)信賴保護原則 (C)平等原則 (D)法律保留原則
1771 關於行政規則,下列何者正確? (A)行政規則之內容應明列其法律授權之依據 (B)行政規則應下達下級機關或屬官 (C)行政規則之訂定,除由行政機關自行草擬者外,並得由人民或團體提議為之 (D)行政機關訂定行政規則,必須依職權舉行聽證
1772 下列何者非屬行政處分之附款? (A)條件 (B)警告 (C)期限 (D)負擔
1773 行政處分之廢止,應自廢止原因發生後幾年內為之? (A)二年 (B)三年 (C)五年 (D)十年
1774 行政罰之裁處權,因多久期間之經過而消滅? (A)三年 (B)二年 (C)一年 (D)半年
1775 行政執行法上所稱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不包含下列何者? (A)滯報費 (B)利息 (C)補助金 (D)怠金
1776 關於行政處分之生效時點,下列何者不正確? (A)書面之行政處分,自送達相對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起,發生效力 (B)書面以外之行政處分,自以其他適當方法通知或使其知悉時起,發生效力 (C)一般處分自公告日或刊登政府公報、新聞紙最後登載日起發生效力 (D)行政處分未經撤銷、廢止,或未因其他事由而失效者,其效力處於未定狀態
1777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下列何者未在信賴保護原則之適用範圍? (A)授益行政處分之撤銷 (B)授益行政處分之廢止 (C)行政法規之修改或廢止 (D)行政處分無效之確認
1778 下列何者不是行政執行法上之直接強制方法? (A)扣留動產 (B)進入住宅 (C)斷絕營業所必須之自來水、電力 (D)公布姓名
1779 有效下達之行政規則,對下列何者無拘束效力? (A)一般人民 (B)訂定機關 (C)訂定機關之下級機關 (D)訂定機關之屬官
1780 依行政執行法規定對人之管束,其期限不得超過: (A)六小時 (B)十二小時 (C)十八小時 (D)二十四小時
1781 行政契約依約定內容履行將侵害第三人之權利者: (A)應經該第三人書面之同意,始生效力 (B)只須該第三人口頭之同意,即生效力 (C)不須該第三人同意,即生效力 (D)無論該第三人是否同意,均不生效力
1782 關於違法行政處分之轉換,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羈束處分得轉換為裁量處分 (B)不得撤銷之行政處分,不得轉換為其他行政處分 (C)對當事人之法律效果不得更為不利 (D)原瑕疵行政處分與轉換後之行政處分須具有相同目的
1783 約定得為執行名義之行政契約,其強制執行準用下列何法有關強制執行之規定? (A)民事訴訟法 (B)刑事訴訟法 (C)行政執行法 (D)行政訴訟法
1784 行政機關訂定法規命令時: (A)應依職權舉行聽證 (B)無論如何不必舉行聽證 (C)得依職權舉行聽證 (D)應依職權舉行公聽會
1785 行政機關在其職權或所掌事務範圍內,為實現一定之行政目的,以輔導、協助、勸告、建議或其他 不具法律上強制力之方法,促請特定人為一定作為或不作為之行為,稱為: (A)陳情 (B)行政指導 (C)行政協力 (D)行政處分
1786 下列何者非我國行政訴訟法明文規定之訴訟類型? (A)確認行政處分無效之訴訟 (B)撤銷違法行政處分之訴訟 (C)確認法規命令無效之訴訟 (D)請求應為行政處分之訴訟
1787 公共用物之創設,係何種性質之行政行為? (A)事實行為 (B)行政規則 (C)行政處分 (D)行政指導
1788 行政機關於行政程序中,應依何種原則調查證據? (A)職權調查原則 (B)當事人進行原則 (C)當事人申請原則 (D)任意調查原則
1789 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多數有共同利益之當事人,未共同委任代理人者,得選定其中幾人為全體為 行政程序行為? (A)二至七 (B)二至五 (C)三至五 (D)一至五
1790 行政程序所生之費用,原則上由何者負擔? (A)當事人 (B)當事人與利害關係人分攤 (C)行政機關與當事人分攤 (D)行政機關
1791 書面之行政處分自何時起發生效力? (A)送達相對人 (B)以電話告知相對人 (C)送交郵務機關時 (D)作成行政處分時
1792 就行政命令中有關職權命令與法規命令之區別,下列何者最為主要? (A)主管機關不同 (B)有無法律授權不同 (C)對於人民權利義務有無影響不同 (D)是否拘束下級機關不同
1793 行政指導,性質上是屬於下列何種行政行為之一種? (A)行政處分 (B)行政契約 (C)事實行為 (D)行政計畫
1794 下列何者不具有法律上強制力? (A)行政指導 (B)行政處分 (C)法規命令 (D)行政罰
1795 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下列何者不具有行政程序之當事人能力? (A)未成年人 (B)外國人 (C)非法人團體未設有代表人者 (D)行政機關
1796 下列何者不屬於行政契約? (A)行政機關對人民單方之承諾 (B)國家賠償達成之協議 (C)地方自治團體共同出資興建焚化爐之協議 (D)納稅義務人與稽徵機關之和解
1797 關於行政契約之事項,行政程序法未規定者,準用何種法律之相關規定? (A)刑法 (B)政府採購法 (C)民法 (D)習慣法
1798 若臺北市政府與某市民簽訂一項契約,該市民同意將其土地無償提供臺北市政府作道路使用二十 年,市政府則同意其兒子免試進入市立高中就讀,請問此項契約會牴觸下列那個原則? (A)信賴保護原則 (B)禁止不當聯結原則 (C)法律優位原則 (D)行政自我拘束原則
1799 下列對行政契約之敘述,何者有誤? (A)未有法律授權,不可締結 (B)除依性質或法規規定不得締結外,均可為之 (C)限於公法法律關係 (D)乃是以契約設定、變更或消滅公法權義關係
1800 行政程序法上所稱之法規命令係指下列何者? (A)行政機關基於職權之行為 (B)對特定人民所為之規範 (C)就一般事項所為抽象規定 (D)不對外發生法律效力之規定
申論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