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公職◆法學
> 無年度 - 法學測驗題901-1000#82070
無年度 - 法學測驗題901-1000#82070
科目:
公職◆法學 |
選擇題數:
100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公職◆法學
選擇題 (100)
901.搜索應用搜索票,但下列情形之無票搜索,何者最正確? (A)根據線民密報 (B)經受搜索人自願性同意 (C)路邊臨檢而搜索轎車行李箱 (D)發現路人形跡可疑而上前盤查
902.以下何者為告訴乃論之罪? (A)公然侮辱罪 (B)毀損未遂罪 (C)傷害未遂罪 (D)賭博罪
903.依法律之適用原則,非經當事人之請求或檢察官之起訴,則法官不得自行審理是為: (A)告訴乃論 (B)不告不理 (C)不溯既往 (D)一事不再理
904.醉酒的甲高速騎越野自行車,不小心竟將八十歲老婦撞死;則: (A)甲犯醉態駕車罪,又犯過失致死罪 (B)甲犯傷害致死罪 (C)甲犯醉態駕車致死罪 (D)甲犯過失致死罪
905.公然聚眾,意圖為強暴脅迫,已受該管公務員解散命令至少要幾次以上,而不解散者,方構成公然聚眾不遵令解散罪? (A)二次以上 (B)三次以上 (C)四次以上 (D)五次以上
906.被羈押人懷胎五月以上,經其律師具保聲請停止羈押,法院以被羈押人有逃亡之虞而駁回其聲請。試問該駁回裁定是否合法? (A)合法,因被羈押人有逃亡之虞 (B)合法,因法官對被告交保與否有裁量權 (C)不合法,因刑事訴訟法定有明文,法院不得駁回該聲請 (D)不合法,因律師沒有具保聲請停止羈押之權利
907.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其相對人雖非特定,但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稱為: (A)一般規則 (B)一般處分 (C)特殊規則 (D)特殊處分
908.甲得知乙將殺丙,遂出於幫助之意思,提供利刃一把給乙。請問甲之行為應為何種犯罪型態? (A)共同正犯 (B)幫助犯 (C)未遂犯 (D)想像競合犯
909.憲法及法令發生疑義時的最終解釋機關為: (A)適用機關 (B)行政院 (C)立法院 (D)司法院
910.甲乙約定其買賣契約一定要公證,則未公證前該買賣契約之效力為何? (A)視為不成立 (B)推定不成立 (C)效力未定 (D)已成立,不過須待公證始生效
911.憲法第152條規範:人民具有工作能力者,國家應予以適當之工作機會。其意義為何? (A)國家應為人民安排工作 (B)人民失業時,得向國家要求給予工作 (C)國家應充分促進人民就業 (D)人民失業時,國家應為人民安排公務員職務
912.審判期日應由參與之法官始終出庭,如有更易,應: (A)停止審判 (B)分離審判 (C)併審判 (D)更新審判
913.行政行為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此係何種法律原則之應用? (A)衡平原則 (B)比例原則 (C)誠信原則 (D)平等原則
914.刑法上之血親性交罪,係指與直系或幾親等內旁系血親為性交行為? (A)二親等 (B)三親等 (C)四親等 (D)五親等
915.選舉委員會辦理選舉,有足以影響選舉結果之事由時,下列何人得提起選舉無效之訴? (A)政黨 (B)任何人 (C)候選人 (D)政治團體
916.緩起訴期間内,被告如又故意更犯有期徒刑以上刑之罪,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者,對原緩起訴處分,刑事訴訟法有何規定? (A)向法院聲請交付審判 (B)聲請法官撤銷緩起訴處分 (C)檢察官得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分 (D)緩起訴處分當然失效
917.偵查中,被告於何條件下得選任辯護人為其辯護? (A)犯最輕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 (B)由高等法院管轄之第一審案件 (C)無法陳述時 (D)無條件限制
918.甲男與乙女係一對熱戀中之情侶,因雙方家長反對結婚,乃由甲提議服毒自殺共赴黃泉。某日,甲乙二人分別喝下農藥自殺,結果甲獲救而乙不幸毒發身亡。試問:甲之行為成立何罪? (A)刑法第271條殺人罪之教唆犯 (B)刑法第275條教唆或幫助自殺罪 (C)刑法第275條教唆或幫助自殺罪之未遂犯 (D)不成立犯罪
919.我國現行刑法第2條第1項規定:「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此稱之為: (A)罪刑法定主義 (B)從舊從輕主義 (C)禁止類推原則 (D)微罪不舉原則
920.甲起訴請求乙應容忍甲通行乙之土地至公路,此為何種訴訟? (A)給付之訴 (B)確認之訴 (C)形成之訴 (D)抗辯之訴
921.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反其本意者,稱為: (A)直接故意 (B)有認識的過失 (C)間接故意 (D)無認識的過失
922.一行為而觸犯數罪名, 法官應如何判決? (A)從一輕處斷 (B)從一重處斷 (C)數罪併罰 (D)視情形而定
923.下列何者,非屬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處罰的種類? (A)拘留 (B)勒令歇業 (C)停止營業 (D)拘役
924.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 (A)分別共有 (B)公同共有 (C)區分所有 (D)準共有
925.下列何者為旁系血親? (A)外祖父母 (B)孫子女 (C)兄弟姊妹 (D)弟媳婦
926.甲男在台北與乙女結婚後,又在高雄與丙女結婚。甲男與丙女的婚姻效力如何? (A)有效 (B)無效 (C)得撤銷 (D)效力未定
927.甲與乙進行訴訟。法院判決乙敗訴,將判決書送達乙之住所,適乙不在家,由不懂中文之菲傭收受判決書。嗣後菲傭忘記將該判決書轉交於乙。該項送達之效力如何? (A)有效 (B)無效 (C)效力未定 (D)得補充送達
928.果實自落於鄰地者,歸屬於何人所有? (A)拾獲者 (B)鄰地所有人 (C)果樹所有人 (D)國家
929.甲電視台起訴請求乙演員不得到其他電視台演唱,在訴訟進行中,甲電視台得聲請法院為如何處置? (A)假扣押 (B)假執行 (C)假處分 (D)假起訴
930.甲因嗜賭成性欠債累累,經其父乙屢勸不聽後,乙一氣之下遂登報聲明脫離父子關係,則在法律上: (A)甲乙父子關係從此消滅 (B)甲乙父子關係仍然存在 (C)甲承認後父子關係消滅 (D)乙要連續登報三天後父子關係才消滅
931.甲乙兩人之間本無債之關係,乙因誤信對甲負有債務,遂向甲為清償,甲亦貿然受領乙之給付。請問甲之行為該當: (A)契約行為 (B)無因管理 (C)不當得利 (D)視為強盜
932.甲男三十歲搭乘遊輪,於航行途中,疑似落入海中,從此下落不明,乙為其妻,何時得申請為死亡之宣告? (A)失蹤時 (B)失蹤後滿一年 (C)失蹤後滿三年 (D)失蹤後滿七年
933.我國民法規定,一般的請求權至遲因幾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A)十年 (B)十五年 (C)二十年 (D)三十年
934.法律行為於條件成就時失其效力者,係指: (A)附停止條件之法律行為 (B)附解除條件之法律行為 (C)附始期之法律行為 (D)附終期之法律行為
935.民事紛爭極為複雜,法律並不能規定無遺,故我國民法第1 條規定: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 (A)禮教 (B)風俗 (C)地方民情 (D)法理
936.下列何項法律行為,一定要以書面為之? (A)僱傭契約 (B)結婚 (C)不動產之移轉 (D)借貸契約
937.甲向乙承租房屋,下列何者為是? (A)除有反對之約定外,甲得將其一部分轉租於他人 (B)非經乙之承諾,甲不得將其一部分轉租於他人 (C)租賃期限逾五年或未定期限者,甲得將其一部分轉租於他人 (D)租賃期限逾五年或未定期限者,甲不得將其一部分轉租於他人
938.法定代理人允許限制行為能力人獨立營業者,限制行為能力人,關於其營業範圍: (A)仍為限制行為能力 (B)有行為能力 (C)交易前必須獲得法定代理人允許 (D)交易後必須獲得法定代理人承認
939.下列對於類推適用的說明,何者錯誤? (A)類推適用主要係民法法律漏洞的補充方法之一 (B)類推適用即是反面解釋 (C)類推適用原則上不適用於刑法 (D)類推適用可以運用在民事法領域
940.禁止他人製造、販賣或使用其發明之權利,是為: (A)商標權 (B)專利權 (C)著作權 (D)專用權
941.我國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03號解釋認為,全民指紋建檔的法令違憲,理由是它侵犯人民那一種基本權利? (A)言論自由權 (B)資訊隱私權 (C)財產權 (D)人身自由權
942.下列何者不屬於智慧財產權? (A)商標權 (B)專利權 (C)營業秘密 (D)肖像權
943.司法院大法官解釋認為,下列何種事項係屬違憲審查範圍? (A)重大政治問題 (B)議會自律 (C)法院判決之見解 (D)法律有無違反比例原則
944.法律與其他規範,如風俗習慣、倫理道德或宗教等,最大之差異在於: (A)法律是人類生活規範 (B)法律為維繫和平之規範 (C)法律為具強制力之規範 (D)法律為實現自由之規範
945.「新法優於舊法」原則是屬於法律的何種效力? (A)人之效力 (B)事之效力 (C)時之效力 (D)地之效力
946.中央法規標準法第6條規定:「應以法律規定之事項,不得以命令定之。」此一規定在學說上係指何種原則之應用? (A)憲法保留原則 (B)法律保留原則 (C)命令保留原則 (D)規定保留原則
947.探求法律規範的目的,據此以解釋法條的方法,稱為: (A)文義解釋 (B)歷史解釋 (C)體系解釋 (D)目的論解釋
948.關於行政罰之一事不二罰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在台北往高雄的高速公路上被測速照相器拍到超速多次,僅能罰一次 (B)機車騎士未戴安全帽並紅燈右轉,從一重處罰 (C)未開統一發票且因此漏報銷售額逃稅,從一重處罰 (D)未申請營業登記與逃漏稅,從一重處罰
949.下列何者非屬立法院之職權? (A)提出預算案 (B)提出總統副總統彈劾案 (C)人事同意權 (D)通過法律案
950.下列何者屬於行政制裁? (A)拘役 (B)罰金 (C)罰鍰 (D)褫奪公權
951.因公有公共設施瑕疵所成立之國家賠償責任,依國家賠償法之規定係採何種主義? (A)國家無過失責任主義 (B)國家代位責任主義 (C)國家過失責任主義 (D)國家無責任主義
952.下列何者為不動產? (A)屋頂尚未完全完工的房屋 (B)未定著於土地之樣品屋 (C)機器人 (D)與土地分離之果樹
953.當事人以將來確定事實之到來,決定法律行為效力的發生或消滅的附款,是為: (A)條件 (B)期限 (C)負擔 (D)期日
954.針對交通警察所開罰單(例如違規停車)有所不服,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應提起: (A)訴願 (B)向地方法院聲明異議 (C)逕提行政訴訟 (D)請願
955.法律適用過程中,將具體的案例事實,置於特定法律要件之中,以獲得一定之結論。此稱為: (A)準用 (B)外延 (C)涵攝 (D)舉例
956.下列何者不是中央法規標準法第2 條所稱之法律? (A)貪污治罪條例 (B)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C)兩性工作平等法 (D)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
957.法律依其內在目的及規範計畫,對於特定問題,應有所規定,但因立法者之疏忽,卻未規定。此在法學方法論上通常被稱為何? (A)法律錯誤 (B)法律漏洞 (C)法律競合 (D)欠缺意思表示
958.下列何者對我國民法的立法影響最深? (A)法國民法 (B)德國民法 (C)美國民法 (D)英國民法_
959.下列關於「我國大法官在民主法制變遷發展中曾經做出的解釋」的敘述,何者錯誤? (A)大法官曾經針對大學法強制各大學設置軍訓室,認為其違反大學自治而做出違憲解釋 (B)大法官曾經針對中央民意代表應全面改選做出解釋 (C)大法官曾經針對檢肅流氓條例限制人民身體自由逾越必要程度做出違憲解釋 (D)大法官曾經針對刑法上通姦罪的條文做出違憲解釋 (E)以上皆非
960.關於法律之「時的效力」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立法機關制定溯及既往之法律時,應兼顧既得權的保障 (B)法律不溯既往原則僅適用於刑事法律 (C)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並無例外 (D)法律定有施行期限者,期滿仍應經立法院通過廢止案,始喪失效力
961.以權利之作用為標準,則下列何者不是形成權? (A)撤銷權 (B)解除權 (C)請求權 (D)繼承權之拋棄
962.依行政罰法之規定,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者,應如何處罰? (A)應僅課予行政制裁 (B)應僅依刑事法律處罰 (C)應依刑事法律處罰,但仍得裁處罰鍰 (D)應依刑事法律處罰,但仍得裁處其他種類行政罰
963.關於法律與藝術的關係,下列敘述何者為錯誤? (A)憲法保障藝術創作的自由 (B)拍攝電影的自由也受到憲法的保障 (C)著作權法也保障藝術創作者的權利 (D)藝術創作沒有財產利益
964.甲男現年十八歲未婚在學,其為下列何種行為時,無須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即可生效? (A)購買汽車一部,價金一百萬元 (B)搭乘公車上學 (C)將所有電腦一部贈與乙 (D)訂購預售屋
965.公共設施穿越私有土地上空或地下,應給予相當代價,此項代價係屬何者? (A)政府德政 (B)國家賠償 (C)民事賠償 (D)行政補償
966.下列何種情形成立行政契約? (A)行政機關與公務員間關於公務員任命之事項 (B)徵兵機關與役男間關於兵役體位之判定 (C)警察與人民間關於取締未戴安全帽之事項 (D)健保局與醫事服務機構間關於提供醫療保健服務之事項
967.甲離去住所,音訊全無,生死不明,甲的太太可利用那種制度,以結束甲在住所的法律關係? (A)禁治產宣告 (B)死亡宣告 (C)失蹤宣告 (D)無權利能力宣告
968.甲向乙借錢並以其土地設定抵押權給乙後,甲又將該土地賣給丙。那麼,丙何時取得土地的所有權? (A)甲丙土地買賣契約成立時 (B)丙付清價金時 (C)辦理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後 (D)丙根本無法取得土地的所有權
969.下列何者非強制規定? (A)禁止工廠排放廢水 (B)法律行為,有背於善良風俗者,無效 (C)契約雙方得就爭議達成和解 (D)禁止遺棄父母
970.狹義的法律,依中央法規標準法第2 條規定,得定名為法、律、條例或下列何者? (A)規則 (B)通則 (C)細則 (D)準則
971.下列關於我國民主法治發展史上的重大事項與變遷,其時間上的順序(由先到後),何者正確? (A)制定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制定憲法增修條文>解除戒嚴>總統副總統由台灣地區全體人民直接選舉產生 (B)解除戒嚴>制定憲法增修條文>總統副總統由台灣地區全體人民直接選舉產生>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 (C)制定動員戡亂臨時條款>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解除戒嚴>總統副總統由台灣地區全體人民直接選舉產生 (D)制定動員戡亂臨時條款>解除戒嚴>制定憲法增修條文>總統副總統由台灣地區全體人民直接選舉產生_
972.下列何者與屬地主義有關? (A)刑法第3條規定,本法於中華民國領域內犯罪者,適用之 (B)立法委員行為法規定,立法委員在院內依法行使職權所為之議事行為,享有免責權 (C)軍事審判法規定,非現役軍人不受軍事審判 (D)刑法第6條規定,我國公務員在中華民國領域外犯偽造文書罪,適用本法
973.法院有罪判決確定之後,對於同一案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仍可以提起上訴 (B)不可以重新起訴 (C)在一定要件下可以提起再審 (D)在一定要件下可以提起非常上訴
974.有關「推定」與「擬制」的敘述,何者正確? (A)推定可以舉反證推翻之,擬制不可 (B)擬制可以舉反證推翻之,推定不可 (C)二者均可以舉反證推翻之 (D)二者均不可以舉反證推翻之
975.下列何種權利為專屬權? (A)名譽權 (B)所有權 (C)債權 (D)占有
976.下列何者屬於民事制裁? (A)沒入 (B)懲處 (C)損害賠償 (D)罰鍰
977.關於法律與技術的關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法律應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修正 (B)國家可以透過立法促進科技進步 (C)電磁紀錄在我國仍不得視為文書 (D)法律規範可以採納技術規範作為內容
978.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鑑於德國納粹及義大利法西斯利用法律實證論,鞏固其統治權,因而產生: (A)自然法的復興 (B)宗教法的復興 (C)文藝復興 (D)忠孝復興
979.依憲法第78條規定,下列何者有解釋憲法之職權? (A)監察院 (B)總統 (C)各級法院 (D)司法院
980.民法第1 條規定民事上法源的優先順序,其中並不包括下列何者? (A)成文法 (B)判例 (C)習慣 (D)法理
981.甲是一間公司出納,其母乙因股票套牢,慫恿甲將公款暫時挪用,供乙償還銀行貸款,下列關於甲乙兩人犯罪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成立普通侵占罪的共同正犯 (B)甲成立業務侵占罪的正犯,乙成立普通侵占罪的正犯 (C)甲成立業務侵占罪的正犯,乙不成立犯罪 (D)甲乙成立業務侵占罪的共同正犯
982.下列何者並非著作權法所明定之改作行為? (A)翻譯 (B)編曲 (C)演唱 (D)改寫
983.設立有限公司最少應有幾名股東? (A)一名 (B)二名 (C)五名 (D)七名
984.依照當事人一方之意思表示,使某種權利產生、得、喪、變更的效果者,稱為: (A)抗辯權 (B)形成權 (C)絕對權 (D)請求權
985.我國法之體系有公法與私法之區分,下列何者非屬於私法? (A)民法 (B)刑法 (C)公司法 (D)票據法
986.「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是屬於法律的何種效力? (A)人之效力 (B)地之效力 (C)時之效力 (D)物之效力
987.下列關於法律廢止之敘述,何者為正確? (A)應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 (B)總統公布日,即為失效日期 (C)由目的事業主管行政機關公布即可 (D)法規明定有施行期限者,期滿當然廢止,且不需主管機關公告
988.藉由立法或修法的資料、立法理由等,以了解法律用詞或法律條文的意義,稱之為何種解釋? (A)文義解釋 (B)歷史解釋 (C)體系解釋 (D)目的論解釋
989.少年事件處理法第2 條:「本法稱少年者,謂十二歲以上十八歲未滿之人。」此係何種解釋? (A)行政解釋 (B)立法解釋 (C)司法解釋 (D)學說解釋
990.下列何種權利屬於公民權? (A)名譽權 (B)財產權 (C)參政權 (D)姓名權
991.解決國際爭端的最嚴厲手段為: (A)斷交 (B)經濟斷絕 (C)貿易報復 (D)戰爭
992.關於法律與藝術的關係,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流行歌曲的創作不受憲法保障 (B)著作權法亦保護藝術創作 (C)流行音樂不受著作權法的保障 (D)我國憲法不保障藝術自由
993.何種法學提出法位階理論? (A)社會法學 (B)分析法學 (C)純粹法學 (D)歷史法學
994.法律體系內,何者位階最高? (A)刑法 (B)民法 (C)行政法 (D)憲法
995.父子二人同時遇難,如無法證明二者死亡的先後時,二者死亡的時間點應如何推定? (A)父先死 (B)子先死 (C)父子同時死亡 (D)患病者先死
996.甲帶著八歲的兒子逛百貨公司,要兒子趁著店員不注意,將一隻泰迪熊玩具藏在衣服裡面。甲的行為屬於下列何者? (A)竊盜罪的間接正犯 (B)詐欺罪的間接正犯 (C)侵占罪的間接正犯 (D)不成立犯罪
997.受僱人於職務上完成之著作,若未以契約約定著作權之歸屬,依著作權法之規定,著作財產權應歸屬於下列何者? (A)由法官決定 (B)受僱人 (C)僱用人 (D)僱用人與受僱人共有
998.公司法之中央主管機關為何? (A)經濟部 (B)金管會 (C)行政院 (D)縣市政府建設局
999.在立法院審查法律案時,原則上只得為文字之修正者為: (A)第一讀會 (B)第二讀會 (C)第三讀會 (D)第四讀會
1000.下列關於中央法規標準法之敘述,何者不正確? (A)中央法規標準法上所稱中央法規,係指中央法律及命令 (B)中央法規標準法上定有地方自治法規得適用本法之明文規定 (C)中央法規標準法上定有中央法規之制定、修正、廢止等事項之規定 (D)中央法規標準法上定有中央法令名稱之規定
申論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