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公職◆法學
> 無年度 - 法學測驗題1301-1400#82094
無年度 - 法學測驗題1301-1400#82094
科目:
公職◆法學 |
選擇題數:
100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公職◆法學
選擇題 (100)
1301 失蹤人失蹤後,未受死亡宣告前之財產如何管理? (A) 依非訟事件法之規定 (B) 依繼承之規定 (C) 由父母管理 (D) 由配偶、子女共同管理
1302 下列何者非法律之直接法源? (A) 憲法 (B) 法令 (C) 自治法規 (D) 判例
1303 下列何者非實體法? (A) 憲法 (B) 民法 (C) 公司法 (D) 刑事訴訟法
1304 國家賠償法之立法依據為何? (A) 民法 (B) 刑法 (C) 憲法 (D) 行政法
1305 法律未特定施行之日期者,其效力始於何時? (A) 總統公布 (B) 立法院院會通過 (C) 立法院三讀會通過 (D) 自總統公布之日起算至第三日起發生效力
1306 民法第553條規定:「稱經理人者,謂由商號之授權,為其管理事務及簽名之人。」此種解釋為何? (A) 立法解釋 (B) 司法解釋 (C) 裁判解釋 (D) 行政解釋
1307 法官縱知有民事糾紛存在或犯罪存在,但未經合法起訴,亦不得自動審理之原則為: (A) 告訴乃論原則 (B) 不告不理原則 (C) 法律不溯既往原則 (D) 一事不再理原則
1308 刑法告訴乃論之罪,其告訴期間為: (A) 5年 (B) 2年 (C) 1年 (D) 6個月
1309 重傷罪之追訴權時效,其期間為幾年? (A) 50年 (B) 30年 (C) 10年 (D) 5年
1310 受無期徒刑之執行,而有悛悔實據者,逾多少年得許假釋出獄? (A) 25年 (B) 20年 (C) 15年 (D) 10年
1311 主張被詐欺或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者,可行使何種權利? (A) 回復原狀 (B) 行使撤銷權 (C) 主張無效 (D) 損害賠償
1312 下列何者非刑法所規定之主刑? (A) 死刑 (B) 有期徒刑 (C) 罰金 (D) 沒收
1313 甲駕車行進中,突然有小朋友為撿拾飛盤而衝出巷口,甲為避免撞上該小朋友,緊急將方向盤往左打死,不得已撞上對向駛來之公車,致甲所駕駛之車與公車車頭凹陷,幸無人傷亡。甲之行為於法律上構成? (A) 正當防衛 (B) 緊急避難 (C) 自助行為 (D) 侵權行為
1314 甲走在路上被乙之汽車撞傷,問甲可向乙主張何種權利? (A) 損害賠償 (B) 瑕疵擔保 (C) 懲罰性違約金 (D) 返還利益
1315 何種票據可直接向法院聲請裁定後強制執行? (A) 匯票 (B) 本票 (C) 支票 (D) 股票
1316 買賣土地請求土地所有權移轉,其時效消滅期間為幾年? (A) 15年 (B) 10年 (C) 5年 (D) 2年
1317 關於法律名稱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法、律、條例或通則 (B) 法、律、規則或辦法 (C) 法、律、準則或綱要 (D) 法、律、規程或細則
1318 下列何者非保安處分? (A) 感化教育 (B) 褫奪公權 (C) 強制工作 (D) 驅逐出境
1319 當事人對於已受判決確定之事項,不得再行起訴,此為下列何者? (A) 既判力效力原則 (B) 告訴乃論原則 (C) 一事不再理原則 (D) 拒絕審判原則
1320 妨害國交罪之第一審管轄權,屬於何法院? (A) 地方法院 (B) 高等法院 (C) 最高法院 (D) 警政署
1321 民法規定滿幾歲為成年? (A) 14歲 (B) 16歲 (C) 18歲 (D) 20歲
1322 我國民法規定,依法律行為而為不動產物權之變動,其生效要件採何種主義? (A) 占有主義 (B) 登記主義 (C) 意思表示主義 (D) 原創主義
1323 下列何者非法律之定義? (A) 法律為社會生活之規範 (B) 法律為人類內心之規範 (C) 法律為通過國家權力以強制實行之規範 (D) 法律為保障群眾安寧、維護社會秩序為目的之規範
1324 法律只能適用於實施後所發生之事項,而不能適用於實施前所發生之事項,此原則稱為: (A) 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原則 (B) 後法優於前法原則 (C) 法律不溯既往原則 (D) 情事變更原則
1325 法律條文中所使用的「但書」,依法律之分類為下列何者? (A) 原則法 (B) 普通法 (C) 特別法 (D) 例外法
1326 在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中,下列何者於法律規範的位階上為最高? (A) 民法 (B) 刑法 (C) 憲法 (D) 行政法
1327 法律的效力,以一國領土為其支配所及之領域,此稱為何種主義? (A) 屬人主義 (B) 屬地主義 (C) 保護主義 (D) 世界主義
1328 關於未定有施行期限法律之廢止程序,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 由行政院以命令公布,送立法院備查 (B) 由立法院自行通過並公布 (C) 由立法院通過,總統以命令公布 (D) 無須主管機關公告,當然失其效力
1329 關於一定之數量,同時以文字及號碼表示者,其文字與號碼有不符合時,如法院不能決定何者為當事人之原意,應以何者為準? (A) 文字 (B) 號碼 (C) 最低額 (D) 最高額
1330 我國法律的主要責任類型有三: (A) 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與政治責任 (B) 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與道義責任 (C) 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 (D) 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與社會責任
1331 下列法律(令)間,何者具有「母法與子法」之關係? (A) 刑法與貪污治罪條例 (B)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 (C) 刑事訴訟法與陸海空軍刑法 (D) 少年事件處理法與少年事件處理法施行細則
1332 以下何人為「限制行為能力人」? (A) 未滿七歲之未成年人 (B) 滿七歲以上且未結婚之未成年人 (C) 雖未成年,但已結婚之人 (D) 禁治產人
1333 法律行為違反強制或禁止之規定者,若法律無特別規定其效力時,該法律行為之效果原則上為何? (A) 無效 (B) 有效 (C) 得撤銷 (D) 效力未定
1334 法律定有施行期限,主管機關認為需要延長者,應於期限屆滿前多久之時間,送立法院審議? (A) 10天 (B) 1個月 (C) 2個月 (D) 半年
1335 對於某種事實的存在與否,法律依一般之常理予以推論認定,但容許主張者舉反證推翻之者,稱為: (A) 適用 (B) 準用 (C) 視為 (D) 推定
1336 下列何者並非憲法的主要規範內容? (A) 國家機關的基本組織架構 (B) 警察基本職權的行使 (C) 人民的基本權利義務 (D) 基本國策
1337 下列何者並非法律解釋的技術方法? (A) 大法官解釋 (B) 歷史解釋 (C) 體系解釋 (D) 文義解釋
1338 滿幾歲之人有完全之刑事責任能力? (A) 14歲 (B) 16歲 (C) 18歲 (D) 20歲
1339 人民因妨害社會共同生活的秩序維護,而被警察機關科處罰鍰,係屬於何種制裁? (A) 道德制裁 (B) 民事制裁 (C) 刑事制裁 (D) 行政制裁
1340 刑罰中之褫奪公權,係屬於何種制裁? (A) 生命刑 (B) 自由刑 (C) 資格刑 (D) 財產刑
1341 關於法律行為之撤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法律行為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得撤銷該法律行為 (B) 法律行為有錯誤或不自由者,得撤銷該法律行為 (C) 法律行為之撤銷,只能由法院為之,以示慎重 (D) 法律行為未撤銷前,即屬無效
1342 依民法之規定,約定利率超過週年百分之二十者,其法律效果為何? (A) 契約無效 (B) 債務人得隨時撤銷契約 (C) 債務人得隨時解除契約 (D) 債權人對於超過部分之利息,沒有請求權
1343 「法律與一個國家的語言、風俗、制度同樣具有民族精神。.無論如何,法律決不是立法者的恣意,而是由民族內在的沈默作用之力量所發展而成的。」此種學說被稱為: (A) 自然法論 (B) 註釋法學 (C) 歷史法學 (D) 分析法學
1344 下列近代諸位思想家中,主張以自然法奠定國際法基礎的是那一位? (A) 洛克(John Locke) (B) 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C) 霍布斯(Thomas Hobbes) (D) 格老秀斯(Hugo Grotius)
1345 關於人民權利義務之事項,應以下列之何者加以規定? (A) 法律 (B) 規則 (C) 辦法 (D) 命令
1346 依現行法規定,下列何者決議國家領土之變更? (A) 總統府 (B) 國民大會 (C) 立法院提案、人民複決 (D) 司法院
1347 民事糾紛之適用,應以何順序為正確? (A) 法律-習慣-法理 (B) 習慣-情理-法理 (C) 法理-情理-事理 (D) 習慣-法理-法律
1348 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但胎兒有何例外? (A) 權利義務均視為已出生 (B) 以將來非死產為限,權利、義務均視為已出生 (C) 以將來非死產者為限,其個人利益之保護視為既已出生 (D) 義務負擔視為既已出生
1349 關於刑事訴訟中證據之說明,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 (B) 無證據能力,未經合法調查之證據,法院不得作為判斷之依據 (C) 被告之自白,雖出於強暴、脅迫、疲勞訊問、違法羈押,只要與事實相符者,得為證據 (D) 被告之自白,不得作為有罪判決之唯一證據
1350 關於政務官之懲戒處分,依法限於下列何者? (A) 撤職與申誡 (B) 撤職與休職 (C) 撤職與降級 (D) 撤職與減俸
1351 關於國家賠償,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公務員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人民之自由或權利者,國家應負賠償責任 (B) 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致人民自由或權利遭受損害者,國家應負賠償責任 (C) 公務員縱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賠償義務機關對該公務員並無求償權 (D) 國家賠償所需經費,應由各級政府編列預算支應之
1352 解嚴後,人民請願活動增加不少,請願是屬於憲法中人民之何種權利? (A) 自由權 (B) 平等權 (C) 參政權 (D) 受益權
1353 刑事判決確定後,發現該案件之審判係違背法令者,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得向最高法院提起何種救濟程序? (A) 抗告 (B) 再審 (C) 上訴 (D) 非常上訴
1354 民事事件,關於財產權之糾紛,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下者,適用何種程序? (A) 簡易訴訟程序 (B) 小額訴訟程序 (C) 通常訴訟程序 (D) 調解程序
1355 行政行為應依「比例原則」為之。其內涵不包括下列何種原則? (A) 適當性原則 (B) 必要性原則 (C) 狹義比例性原則 (D) 急迫性原則
1356 相同之事情,應為相同之處理,非有正當理由,不得為差別待遇。此原則稱為: (A) 平等原則 (B) 明確性原則 (C) 法律保留原則 (D) 信賴保護原則
1357 人民在不違反法令的範圍內,有各種自由權,國家無從加以干涉或限制,此種國民與國家之關係,係何種關係? (A) 積極關係 (B) 消極關係 (C) 主動關係 (D) 被動關係
1358 人民因犯罪嫌疑被逮捕拘禁時,其逮捕拘禁機關應將逮捕拘禁原因,以書面告知本人及其所指定之親友,並至遲應於多少小時內移送該管法院審問? (A) 12小時 (B) 24小時 (C) 48小時 (D) 72小時
1359 以下關於「公法」的論述,何者錯誤? (A) 法律關係主體的一方或雙方,為國家或其他公權力主體者,為公法 (B) 法律關係的性質,為權力支配關係者,為公法 (C) 法律的內容以規範公益為目的者,為公法 (D) 法律規定平等關係、社會關係者,為公法
1360 法律條文的書寫,其邏輯結構由大到小依序為: (A) 條、目、項、款 (B) 條、項、款、目 (C) 條、項、目、款 (D) 條、款、項、目
1361 發票人簽發一定之金額,委託金融業者於見票時,無條件支付與受款人或執票人之票據,稱為: (A) 支票 (B) 本票 (C) 匯票 (D) 股票
1362 影響我國現行法律的繼受與制定,最重要的是那一個法系? (A) 印度法系 (B) 伊斯蘭法系 (C) 大陸法系 (D) 英美法系
1363 關於集會遊行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是正確的? (A) 為限制人民集會、遊行之自由,特制定集會遊行法 (B) 集會、遊行得在國際機場、港口及其週邊範圍舉行,無須經該管之警察分局核准 (C) 婚、喪、喜、慶活動之室外集會遊行,應向該管之警察分局申請許可 (D) 應經許可之集會、遊行未經許可者,該管警察分局得予警告、制止或命令解散
1364 現代民主法治國家之基本原理原則,除了民主國原則、法治國原則,尚包括: (A) 警察國原則 (B) 夜警國原則 (C) 社會國原則 (D) 經濟國原則
1365 社會契約說認為國家起源於: (A) 血統的自然關係 (B) 意志的結合關係 (C) 武力的併合關係 (D) 土地的地緣關係
1366 解決私權紛爭,除訴訟外,依法尚有數種途徑,但「不包括」以下何者? (A) 和解 (B) 調解 (C) 仲裁 (D) 報復
1367 關於人民權利義務之行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權利之行使,無須受到國家法令的限制 (B) 權利之行使,應依誠實及信用方法 (C) 權利之行使,優於公共利益之保護 (D) 權利之行使,得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
1368 司法院大法官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其議決方式為何? (A) 全部出席並過半數同意 (B) 四分之三出席及出席人員過半數同意 (C) 三分之二出席及出席人員過半數同意 (D) 二分之一出席及出席人員過半數同意
1369 依照我國憲法規定,下列那一個機關有解釋憲法以及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的權力? (A) 行政院 (B) 立法院 (C) 司法院 (D) 監察院
1370 依公司法之規定,公司設立後之性質為何? (A) 社團法人 (B) 財團法人 (C) 公益法人 (D) 非法人團體
1371 法律未特別規定施行日,僅規定自公布日施行者,法律係自何日發生效力? (A) 自該公布日 (B) 自該公布日起算至第2日起 (C) 自該公布日起算至第3日起 (D) 自該公布日起算至第4日起
1372 特別重視「判例法」的法系是: (A) 大陸法系 (B) 英美法系 (C) 東亞法系 (D) 回回法系
1373 依中央法規標準法之規定,下列何者並非法律之名稱? (A) 通則 (B) 條例 (C) 規則 (D) 律
1374 刑法第1 條規定,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此規定乃何種原則之例? (A) 不告不理原則 (B) 一事不二罰原則 (C) 無罪推定原則 (D) 罪刑法定原則
1375 法律與憲法有無牴觸發生疑義時,我國目前之解決制度為何? (A) 總統命令解決 (B) 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定之 (C)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D) 最高法院判決定之
1376 使用法律條文,對某一用語加以解釋,例如憲法第170 條規定:「本憲法所稱之法律,謂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之法律」,稱為: (A) 行政解釋 (B) 立法解釋 (C) 司法解釋 (D) 學說解釋
1377 下列何者是民事制裁? (A) 沒收 (B) 懲戒 (C) 損害賠償 (D) 罰鍰
1378 外國法院的判例,對我國法院言: (A) 絕無被引用的可能 (B) 具有與本國法院判決相同的拘束力 (C) 具有優於本國法院判決的拘束力 (D) 可以作為法理而成為判決的基礎
1379 按照現代流行的法律實證主義的主張,法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什麼? (A) 自然法 (B) 法院判例 (C) 實定法 (D) 習慣法
1380 在我國法律體制中法律與宗教的關係為何? (A) 我國憲法保障人民信仰宗教的自由 (B) 我國憲法僅保障人民信仰佛教與天主教的自由 (C) 我國法律不保障人民信仰宗教的自由 (D) 我國憲法僅保障人民信仰佛教或道教的自由
1381 依照我國兒童褔利法的規定,法院在選定兒童適當的監護人時,應該以下列那一項為最優先的考量? (A) 民法第1094 條關於監護順位的規定 (B) 父母的教養和經濟能力 (C) 兒童的最佳利益 (D) 國家社會的需要
1382 依照我國憲法規定,我國國民年滿幾歲有依法選舉之權? (A) 18歲 (B) 20歲 (C) 22歲 (D) 23歲
1383 奠定近代三權分立理論者是那一個人? (A) 洛克 (B) 盧梭 (C) 孟德斯鳩 (D) 普凡道夫
1384 依訴願法第14 條之規定,訴願之提起,應自行政處分達到或公告期滿之次日起,至遲多久內為之? (A) 15日 (B) 30日 (C) 60日 (D) 6個月
1385 依國家賠償法之規定,下列何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A) 違法執行職務之公務員所屬機關 (B) 違法執行職務之公務員所屬機關之上級機關 (C) 違法執行職務之公務員所屬機關之指揮監督機關 (D) 違法執行職務之公務員所屬機關之下級機關
1386 下列何者非屬於憲法第2 章所例示規定的權利? (A) 平等權 (B) 自主權 (C) 生存權 (D) 訴訟權
1387 「國家應維護婦女之人格尊嚴,保障婦女之人身安全,消除性別歧視,促進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此一規定見諸: (A) 憲法第2 章「人民之權利義務」 (B) 憲法第13 章「基本國策」 (C) 憲法增修條文 (D) 兩性平等法
1388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例如釋字第430、433 號),認為公務員與國家間之關係屬: (A) 一般權利義務關係 (B) 特別權力關係 (C) 公法契約關係 (D) 公法上之職務關係
1389 國家因公共事業之需要,依法徵收人民之土地,對土地所有權人而言係為公共利益所受特別犧牲,國家對其應負有: (A) 賠償責任 (B) 補償責任 (C) 回復原狀之責任 (D) 照市價收買之責任
1390 法律未授權或授權之目的、內容及範圍不明確之下,不得以行政機關訂定之命令(行政命令)限制人民權利自由,是屬公法上之: (A) 比例原則 (B) 公益原則 (C) 信賴保護原則 (D) 法律保留原則
1391 罰鍰在行政行為內,歸為下列何種性質? (A) 職務命令 (B) 行政契約 (C) 行政處分 (D) 直接強制處分
1392 下列何者為擔保物權? (A) 質權 (B) 地上權 (C) 租賃權 (D) 地役權
1393 依行政執行法之規定,對於人之管束最長不得逾: (A) 12小時 (B) 16小時 (C) 24小時 (D) 48小時
1394 以下四者中,得以命令而無須以法律定之,且為憲法所允許者為何? (A) 行政執行 (B) 強制性的行政調查 (C) 行政處罰 (D) 機關內部事務之分配及業務處理方式等細節性、技術性事項
1395 胎兒對於父親遺產的繼承,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 不得繼承 (B) 最多僅能繼承遺產三分之一 (C) 以將來非死產者為限 (D) 得繼承至少得繼承四分之一
1396 國家法律規定竊盜罪,其立法目的在於保護: (A) 財產權 (B) 自由權 (C) 生命權 (D) 健康權
1397 公務上的侵占罪之侵占標的物,係下列何者? (A) 僅公務上持有的公家物品 (B) 僅公務上持有的私人物品 (C) 公務上持有的公家及私人物品 (D) 公務上持有及非持有之物品
1398 法律規定處罰偽造公文書的行為,是因為公文書: (A) 神聖不可侵犯 (B) 信用性應加以保護 (C) 具有著作權象徵 (D) 公務員的尊嚴
1399 公務員收取回扣行為所犯的罪是: (A) 強盜罪 (B) 詐欺取財罪 (C) 公務員圖利罪 (D) 侵占罪
1400 下列何者為完全物權? (A) 地上權 (B) 質權 (C) 抵押權 (D) 所有權
申論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