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公職◆法學
> 無年度 - 法學測驗題1001-1100#82080
無年度 - 法學測驗題1001-1100#82080
科目:
公職◆法學 |
選擇題數:
100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公職◆法學
選擇題 (100)
1001.就同一事件,先前有一特別法,其後有一普通法時,下列何者是正確的? (A)普通法優於特別法 (B)適用後法廢止前法原則 (C)以新法優先適用為原則 (D)特別法優先適用
1002.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之規定,檢察官可以簽發下列何種令狀? (A)押票 (B)搜索票 (C)拘票 (D)通緝書
1003.刑法第271條殺人罪所指之「人」,係指下列何者? (A)僅指自然人 (B)僅指法人 (C)包括自然人與法人 (D)自然人與法人均不包括在內
1004.下列何者非為贈與契約之性質? (A)無償行為 (B)單獨行為 (C)契約行為 (D)債權行為
1005.甲將房屋賣給乙後再賣給丙,但辦理移轉登記給丙。請問:本題中誰取得房屋所有權? (A)甲 (B)乙 (C)丙 (D)乙丙共同取得
1006.行政機關因業務上之需要,得依法規將其權限之一部分,委託不相隸屬之行政機關執行之,此稱之為下列何項? (A)權限委託 (B)權限委任 (C)職務協助 (D)權限代行
1007.中國於清末民初之際的變法,下列何項敘述正確? (A)僅學習美國法律 (B)僅學習英國法律 (C)原則上學習歐陸法系國家的法律 (D)仍堅持維持中國傳統法律,沒有變化
1008.下列何種議案經立法院決議後,行政院認為窒礙難行時,可移請立法院覆議? (A)大赦案 (B)預算案 (C)戒嚴案 (D)大陸政策案
1009.下列何者為法國法學家狄驥的法律理論? (A)肯定國家主權 (B)接受權利觀念 (C)提倡義務概念 (D)贊成天賦人權
1010.拘束債務人之身體於一定場所,以督促其履行債務,屬於下列何者? (A)拘提 (B)羈押 (C)拘役 (D)管收
1011.下列那一項敘述係指「形成權」? (A)依照當事人一方之意思表示,使某種權利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 (B)依照當事人雙方之意思表示,使某種權利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 (C)得以請求一般人不為一定行為之權利 (D)得以請求特定人為一定行為或不行為之權利
1012.有關我國的法律體系,下列何項敘述錯誤? (A)我國是屬於大陸法系的國家 (B)我國民法條文的部份用語,取材自日本法律中的漢字用語 (C)我國的刑事訴訟程序近年來有一部份受到英美法系的影響 (D)我國的民事訴訟主要是採取法院職權主義的方式進行
1013.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若因財務困難、暫停營業或有停業之虞,而有重建更生之可能者,得向法院聲請下列何種行為? (A)破產 (B)重整 (C)停業 (D)解散
1014.我國刑法第2條第1項前段謂「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裁判時之法律。」此一規定,屬於下列何種法律原則? (A)從輕原則 (B)從新原則 (C)從重原則 (D)從舊原則
1015.甲之住所在台北,因工作關係暫居台中,偶而還至台南探視祖母,試問若甲欠乙100萬元不還,乙應向何地方法院起訴? (A)台北 (B)台中 (C)台南 (D)高雄
1016.法律之作用若在於指示人民於社會上何者應為或何者不應為,則其屬於何種規範? (A)裁判規範 (B)行為規範 (C)倫理規範 (D)組織規範
1017.未婚的未成年人甲,未得法定代理人同意所訂立之契約,其效力如何? (A)有效 (B)無效 (C)效力未定 (D)不成立
1018.下列何一解釋是以法律條文之邏輯結構和系統,並考量整個規範的意義關聯而為之解釋? (A)文義解釋 (B)論理解釋 (C)歷史解釋 (D)目的解釋
1019.下列何者為法定物權? (A)留置權 (B)抵押權 (C)質權 (D)地上權
1020.下列何項為依法令負有行為義務而不為,非行政機關或第三人所能代履行者,經告戒之後可重複科處一定金額之處罰? (A)罰鍰 (B)罰金 (C)怠金 (D)代金
1021.依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445號解釋,憲法第14條之集會自由與憲法第11條之著作、出版自由,同屬下列何者之範疇? (A)人性尊嚴 (B)表現自由 (C)結社自由 (D)宗教自由
1022.請問以下何種權利屬於「一身專屬權」? (A)財產權 (B)債權 (C)名譽權 (D)所有權
1023.奧地利著名的法學家凱爾生(Hans Kelsen )創立了下列那一種法學學說? (A)自由法學 (B)歷史法學 (C)社會法學 (D)純粹法學
1024.以下何一機關不得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 (A)考試院 (B)行政院 (C)總統府 (D)司法院
1025.現行「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是以下列何者為依據制定的? (A)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B)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C)總統發布之緊急命令 (D)政府宣告之戒嚴令
1026.工會法、合作社法、農會法、商會法等各種社會團體規範屬於: (A)公法 (B)私法 (C)公法私法的混合 (D)地方自治法
1027.我國的民法刑法繼受歐洲大陸的法律,而歐洲大陸各國的法律大多又繼受下列何一類型法律? (A)普通法 (B)伊斯蘭法 (C)希臘法 (D)羅馬法
1028.下列有關公務員懲處之敘述,何者正確? (A)懲處之方法包括減俸、降級 (B)懲處法律依據之一為公務人員考績法 (C)懲處由銓敘部為之 (D)對管理措施不服時得向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提起復審
1029.依中央法規標準法,有關人民權利義務之事項應以法律定之,此稱為: (A)法律保留原則 (B)法律優位原則 (C)比例原則 (D)信賴保護原則
1030.下列那一種行為構成刑事犯罪? (A)酒醉不省人事而駕車 (B)亂丟煙蒂 (C)隨地小便 (D)闖紅燈
1031.依公司法成立的公司,為: (A)公法人 (B)財團法人 (C)營利社團法人 (D)公益法人
1032.「憲法法庭審理規則」,屬何種規範? (A)憲法 (B)法律 (C)命令 (D)判決
1033.重婚,在現行民法中之效果為: (A)無效 (B)得撤銷 (C)效力未定 (D)以上皆非
1034.甲乙夫妻二人感情不睦,誰可以上法院訴請二人離婚? (A)甲、乙 (B)甲、乙之父母 (C)甲、乙之子女 (D)以上皆可
1035.如以權利是否具有可移轉性為標準,可將權利區分為那兩類? (A)對世權與對人權 (B)主權利與從權利 (C)物權與債權 (D)一身專屬權與非一身專屬權
1036.夫妻離婚,對於未成年子女之監護權,原則上由誰行使? (A)夫 (B)妻 (C)依協議由一方或雙方共同行使 (D)社福機構
1037.下列何種法規範屬程序法? (A)破產法 (B)民法 (C)刑法 (D)公司法
1038.下列何者非司法機關適用之原則? (A)不告不理 (B)法官得以法律未規定而拒絕審判 (C)一事不再理 (D)依法審判
1039.外祖母與自己之關係為: (A)直系血親二親等 (B)旁系血親二親等 (C)直系姻親二親等 (D)旁系姻親二親等
1040.下列何種規範為法律規範? (A)子女應扶養父母 (B)祭拜前應齋戒沐浴 (C)學生應尊敬師長 (D)受人點滴之恩,當湧泉以報
1041.依中央法規標準法之規定,下列何者非法規廢止之原因? (A)機關裁併,有關法規無保留之必要者 (B)法官不予適用 (C)法規規定之事項已執行完畢,或因情勢變遷,無繼續施行之必要 (D)同一事項已定有新法規,並公布或發布施行
1042.甲將乙暫時寄放在其住處的畫作一幅,未經乙之同意,出賣給丙,甲丙間所締結的買賣契約: (A)無效 (B)有效 (C)若丙不知情才有效 (D)乙同意才有效
1043.依法律規定,當一個人死亡後,其財產由誰繼承? (A)僅限於兒子、孫子等男系子孫 (B)僅限於兒子及未結婚之女兒 (C)配偶、兒子、女兒均為第一順位之繼承人 (D)父母、配偶、子女均為第一順位之繼承人
1044.憲法第二條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所謂國民係指: (A)剛出生之嬰兒 (B)年滿二十歲之人 (C)因犯罪而被判刑之人 (D)以上皆是
1045.法官於審判時,雖有懷疑,但不能證明被告有罪,應: (A)宣告被告無罪 (B)適用「罪疑惟輕」,減輕被告刑罰 (C)引用習慣法或法理,據以審判 (D)中止審判,提請大法官會議解釋
1046.台北縣之法律地位為: (A)公法人 (B)營利法人 (C)財團法人 (D)公司
1047.憲法上所謂之法律,須經: (A)公聽會通過,立法院三讀通過 (B)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 (C)公民複決,總統公布 (D)大法官審查通過,總統公布
1048.下列何者非民事習慣之適用要件? (A)確實存在之慣行 (B)必須通行全國 (C)須為法律所未規定之事項 (D)須不背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
1049.消費借貸之約定利率超過周年百分之二十者: (A)該約定無效 (B)該約定得撤銷 (C)債權人對於超過部分之利息,無請求權 (D)該約定效力未定
1050.臺灣地區人民與大陸地區人民往來所生之法律事件,應適用: (A)國際公法 (B)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 (C)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D)以上皆非
1051.下列何者必須登記才生效力? (A)買賣房屋 (B)設定抵押權 (C)結婚 (D)租賃
1052.人民接受國民教育,屬: (A)權利 (B)義務 (C)既是權利也是義務 (D)既非權利也非義務
1053.我國行政訴訟採: (A)一級一審制 (B)二級二審制 (C)三級三審制 (D)四級四審制 (E)以上皆非
1054.下列何者不是民事訴訟法之基本原則? (A)處分權主義 (B)言詞辯論主義 (C)直接審理主義 (D)職權進行主義
1055.下列何項資格,應經考試院依法考選銓定之? (A)大學教授 (B)大法官 (C)醫師 (D)軍人
1056.在法律上得享受權利與負擔義務之能力,稱之為: (A)行為能力 (B)權利能力 (C)當事人能力 (D)責任能力
1057.法人與自然人所享有的權利能力之間的關係為何? (A)完全不同 (B)完全相同 (C)在法令限制內,法人享有與自然人相同的權利能力,不論該權利義務是否專屬於自然人 (D)在法令限制內,法人原則上享有與自然人相同的權利能力,但專屬於自然人的權利義務則不在此限
1058.法院適用法律完全處於被動,非經當事人請求,不得對法律爭議逕為裁判,此一原則稱為: (A)一事不再理原則 (B)不告不理原則 (C)罪刑法定主義 (D)審判獨立原則
1059.請求權之消滅時效期間經過後,請求權之效力如何? (A)請求權消滅 (B)債務人得拒絕給付 (C)債權人不得請求給付 (D)請求權不受影響
1060.人民如欲主張國家賠償請求權,應自知有損害時起多久之內為之? (A)一年 (B)二年 (C)五年 (D)十五年
1061.因為契約而互負債務者,在他方尚未為對待給付之前,可以拒絕自己的給付,這種權利稱為: (A)先訴抗辯權 (B)同時履行抗辯權 (C)對待履行請求權 (D)先訴請求權
1062.甲乙為夫妻,但甲夫常因細故毆打乙成傷。下列關於乙法律上之主張何者錯誤? (A)乙可以提出告訴 (B)乙可以提出自訴 (C)乙可以要求甲負損害賠償責任 (D)乙可以訴請法院裁判離婚
1063.立法院所審議之何種議案不適用屆期不連續原則? (A)預算案 (B)條約案 (C)法律案 (D)大赦案
1064.行為人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者,依行政罰法第二十六條第一項規定,原則上該如何處罰? (A)依刑事法律處罰之 (B)依行政法律處罰之 (C)依刑事法律及行政法律分別處罰 (D)擇處罰較重者處罰之
1065.按照行政罰法規定,故意共同實施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者,該如何處罰? (A)處以相同之處罰 (B)依其行為情節之輕重,分別處罰之 (C)擇一處罰 (D)未設規定,準用刑法之相關規定
1066.法律之效力只能適用於法律公布施行後之事項,此原則稱為: (A)從新原則 (B)從輕原則 (C)比例原則 (D)不溯既往原則
1067.偵查中羈押被告之決定,是由下列何者為之? (A)承辦檢察官 (B)警察局警官 (C)法官 (D)調查局調查人員
1068.按照行政罰法規定,未滿幾歲人之行為,不予處罰? (A)十二 (B)十四 (C)十八 (D)二十
1069.何謂「限時法」? (A)限定在一定期間之後才發生效力的法律 (B)預先確定施行一定期間的法律 (C)決定新舊法適用原則的法律 (D)規定生效日的法律
1070.關於某一法律問題,若法律無直接規定,因而產生法律漏洞,法官依法律之目的及事實之類似性,而比附援引相類似之規定而適用者,稱為: (A)類推適用 (B)擴張解釋 (C)文理解釋 (D)目的論解釋
1071.依據刑事訴訟法之規定,被告何時可以選任辯護人為自己辯護? (A)起訴之後 (B)上訴之後 (C)遭羈押以後 (D)隨時均可選任
1072.憲法第八條第一項規定:「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不得逮捕拘禁。非由法院依法定程序,不得審問處罰。非依法定程序之逮捕、拘禁、審問、處罰,得拒絕之。」其所稱「依法定程序」,依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三八四號解釋,是指: (A)法定上訴程序 (B)非常上訴程序 (C)實質正當之法律程序 (D)行政程序法規定之程序
1073.關於公法與私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國家與私人發生的法律關係一定是公法關係 (B)私人對私人的法律關係一定是民事法關係 (C)政府向廠商購買文具,形成私法關係 (D)刑法是私法
1074.規定權利義務之發生、內容、變更、消滅之法律,稱為: (A)程序法 (B)實體法 (C)任意法 (D)強行法
1075.依據民國九十五年七月一日施行的修正刑法,教唆犯是屬於: (A)共同正犯 (B)間接正犯 (C)共犯 (D)身分犯
1076.警察某甲在情況急迫的情況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八條之一規定逮捕某乙後,即報請檢察官簽發拘票,如檢察官不簽發拘票時,某甲應將某乙: (A)立即釋放 (B)改送治安法庭裁定 (C)至多留置二十四小時,查清身分及犯罪嫌疑後釋放 (D)於提供一定數額擔保金後釋放
1077.依據憲法第八條第二項規定,人民因犯罪嫌疑被逮捕拘禁時,至遲應於二十四小時內移送至何機關審問? (A)監察院 (B)法院 (C)各地檢署 (D)最高法院檢察署
1078.特別法與普通法區別之實益在於: (A)法律適用之先後順序 (B)是否可實現實體法之目的 (C)是否可發揮程序法之功能 (D)判斷公法與私法之標準
1079.下列何者為直接法源? (A)命令 (B)習慣 (C)法理 (D)學說
1080.依據民國九十五年七月一日施行之修正刑法規定,行為後法律有變更的話,該依據何原則決定適用新法或舊法? (A)一律從重 (B)一律從舊 (C)從舊從輕 (D)從新從輕
1081.司法警察官因調查犯罪嫌疑人犯罪情形及蒐集證據,認有搜索之必要時,應: (A)向檢察官聲請核發搜索票 (B)報請檢察官許可後,向該管法院聲請核發搜索票 (C)立刻直接向該管法院聲請核發搜索票 (D)先進行搜索,再向該管法院聲請核發搜索票
1082.刑事被告享有詰問證人之權利,是屬於憲法上何種基本人權的保障? (A)訴願權 (B)訴訟權 (C)自由權 (D)審問處罰權
1083.依照我國中央法規標準法第十三條的規定,法規明定自公布或發布日施行者,是指從何時起發生效力? (A)自公布或發布日當日起發生效力 (B)自公布或發布之日起算至第三日起發生效力 (C)自公布或發布之日起算至第七日起發生效力 (D)自公布或發布到達機關或人民時發生效力
1084.有關政黨違憲解散之審理,係由下列何機關負責? (A)地方法院 (B)高等法院 (C)最高法院 (D)司法院憲法法庭
1085.設甲男為同性戀者,某日在酒吧內向乙男求歡未遂,憤而持刀強押乙男至汽車旅館為其「口交」,乙男被迫只好屈服。問甲男之行為構成: (A)加重強制性交罪 (B)加重強制猥褻罪 (C)重傷害罪 (D)加重強制罪
1086.司法警察甲於乙住宅之客廳內逮捕通緝犯乙後,雖無搜索票,亦得逕行搜索: (A)乙隨身攜帶之背包 (B)臥房內之保險櫃 (C)廚房之天花板 (D)位於地下室車庫內乙所有之汽車
1087.依現行法規定,檢察體系之「特別偵查組」係設於: (A)國安會 (B)司法院 (C)立法院司法委員會 (D)最高法院檢察署
1088.民事,法律無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 (A)條約 (B)學說 (C)判例 (D)法理
1089.下列何者不能作為法院判決時之依據? (A)法律 (B)習慣 (C)道德 (D)法理
1090.設甲於民國九十五年十月一日在台北市路邊竊得乙所有之汽車一輛,隔天又在桃園市區路邊竊得丙所有之汽車一輛。問甲以上行為構成何罪? (A)加重竊盜罪 (B)連續竊盜罪 (C)常業竊盜罪 (D)兩個竊盜罪
1091.司法警察甲持記載「應扣押之物:槍彈」的搜索票搜索乙宅,在搜索過程中發現另有毒品,甲應: (A)立刻停止搜索,報告所屬長官 (B)立即停止搜索,向簽發搜索票之法院陳報 (C)一併扣押之 (D)由於搜索票未有記載毒品,故甲應不予理會,繼續搜索槍彈
1092.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之產生方式為: (A)總統單獨即可任命 (B)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 (C)由總統提名,經大法官會議過半數同意任命之 (D)由總統提名,經監察院同意任命之
1093.有二個以上的法律就同一事項均有規定時,如何區分何者為普通法、何者為特別法? (A)規定內容較詳盡者,為普通法;規定內容較簡略者,為特別法 (B)規定範圍較小、且屬特殊規定者,為普通法;規定範圍較廣、且屬一般性質者,為特別法 (C)規定範圍較廣、且屬一般性質者,為普通法;規定範圍較小、且屬特殊規定者,為特別法 (D)普通法與特別法並無區別實益
1094.有關選舉、罷免總統副總統之訴訟,應由何機關專屬管轄? (A)地方法院 (B)中央政府所在地之高等法院 (C)最高法院 (D)司法院憲法法庭
1095.民國九十五年七月一日施行之修正刑法,刪除了下列何者規定? (A)連續犯 (B)加重結果犯 (C)過失犯 (D)教唆犯
1096.下列何者不屬於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規定訊問被告時應告知之事項? (A)犯罪嫌疑及所犯所有罪名 (B)如果被告自白,可獲得減刑優待 (C)得請求調查有利之證據 (D)得保持緘默,無須違背自己之意思而為陳述
1097.社會秩序維護法內對人民裁處拘留處分,係由下列何機關為之? (A)各縣市警察局 (B)警政署 (C)法院 (D)監察院
1098.依憲法增修條文之規定,憲法修改之程序為何? (A)由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再交由國民大會複決 (B)由國民大會提出憲法修正案,再交由立法院複決 (C)由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再交由人民複決 (D)由人民提出憲法修正案,再交由立法院複決
1099.下列何種法律條文屬任意規定? (A)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民法第一七九條) (B)權利之行使,不得違反公共利益,或以損害他人為主要目的。(民法第一四八條第一項) (C)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第一項) (D)結婚,應有公開儀式及二人以上之證人。(民法第九八二條第一項)
1100.依據民國九十五年七月一日施行的修正刑法,對於未發覺之罪自首而受裁判者,其刑罰效果是: (A)得減輕其刑 (B)必減輕其刑 (C)不再減輕其刑 (D)視犯罪之類型分別規定
申論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