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公職◆刑法
> 無年度 - 刑法題庫1-1000-7#6502
無年度 - 刑法題庫1-1000-7#6502
科目:
公職◆刑法 |
選擇題數:
100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公職◆刑法
選擇題 (100)
複選題
623.下列何者性質屬於刑法學理上所謂之「繼續犯」? (A)殺人罪 (B)遺棄罪 (C)略誘罪 (D)毀損罪
624.十九歲之大學生甲在學校打籃球時,為了搶球不慎將同學乙撞倒在地,造成乙手臂骨折。問甲之行為得主張何種阻卻違法事由? (A)正當防衛 (B)被害人之承諾 (C)依法令之行為 (D)容許之風險
625.甲以某遊樂場的代幣混充為新台幣十元硬幣,投入某百貨公司所設立的收費電動按摩座椅,享受按摩十分鐘。問甲應成立下列何罪? (A)第三三九條第一項詐欺取財罪 (B)第三三九條第二項詐欺得利罪 (C)第三三九條之一第二項不正利用收費設備詐欺得利罪 (D)第三三九條之二第二項不正利用自動付款設備詐欺得利罪
626.甲女以強暴手段強行與鄰家十三歲之男童乙發生性行為,問甲之行為應如何論罪? (A)第二二一條強制性交罪 (B)第二二二條加重強制性交罪 (C)第二二四條強制猥褻罪 (D)第二二七條第三項與幼童性交罪
627.甲於清晨駕車在市區外環道路疾速行駛,行經某轉彎處,因車速太快不及煞車,不慎擦撞乙停放在路旁的汽車,造成該車保險桿斷落。甲見四下無人,為逃避法律責任,趕緊掉頭疾駛離去。問甲之行為應如何論罪? (A)第一八五條之四肇事逃逸罪 (B)第二九四條有義務遺棄罪 (C)第三五四條毀損罪 (D)無罪
628.甫滿十八歲之甲女威脅其母親乙,如果乙一再反對她與丙男交往,將死給乙看。問甲之行為應如何論罪? (A)無罪 (B)恐嚇危害安全罪 (C)強制罪 (D)剝奪行動自由罪
629.甲在某十字路口車陣中散發傳單,遭交通警察乙取締,深覺不滿乃破口大罵:「警察只會欺善怕惡,真是龜孫!」而當乙將其所開立之罰單收執聯交付給甲時,甲更是氣憤地將該罰單收執聯撕毀。問甲之行為應成立下列何罪? (A)第一三五條第一項妨害公務罪 (B)第一四○條第一項侮辱公務員罪 (C)第一三八條第一項毀損公務員職務掌管文書罪 (D)第三○九條第二項強暴侮辱罪
630.甲意圖販售獲利而偽造大量台北捷運悠遊卡。問甲之行為應如何論罪? (A)第一九五條偽造通用貨幣罪 (B)第二○一條偽造有價證券罪 (C)第二○一條之一偽造信用卡等電磁紀錄物罪 (D)第二○三條偽造船票等往來客票罪
【已刪除】631.依照法院實務見解,下列哪兩者得成立連續犯? (A)強盜罪與強盜殺人罪 (B)強盜罪與準強盜罪 (C)強盜罪與搶奪罪 (D)強盜殺人罪與殺人罪
632.於七月一日犯竊盜罪,七月五日犯傷害罪,兩罪應屬: (A)想像競合犯 (B)牽連犯 (C)連續犯 (D)數罪併罰
633.依司法實務見解,向下列何者自首不生自首之效力? (A)檢察官 (B)憲兵 (C)調查員 (D)立法委員
634.下列何者不屬於阻卻違法事由? (A)依法令之行為 (B)正當防衛 (C)業務上正當行為 (D)違法認識之可能性
635.依刑法規定,有二種以上刑之加重者,遞加之,其原因係: (A)有利於被告 (B)不利於被告 (C)如此才能與併加之結果相同 (D)為求易於計算
【已刪除】636.依現行刑法規定,假釋中更犯罪,但判決確定在假釋期滿後者,其假釋: (A)已不得撤銷 (B)得撤銷亦得不撤銷 (C)應撤銷 (D)假釋業已到期,故無所謂撤銷問題
【已刪除】637.以詐術使十九歲之女子脫離家庭,應屬: (A)詐欺罪 (B)妨害自由罪 (C)略誘罪 (D)和誘罪
638.對於公務員不違背職務之行為行賄者,應處: (A)不違背職務行賄罪 (B)違背職務行賄罪 (C)圖利罪 (D)無罪
639.依現行刑法規定,非公務員但因過失洩漏自己職務上知悉之國防以外秘密者,應處:(A)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B)洩漏公務機密罪(C)背信罪(D)無罪
640.依司法實務見解,因不滿偵查方式打破派出所玻璃者,應處: (A)刑法第一三八條之毀損公務員職務上掌管之文書物品罪 (B)刑法第三五三條之毀損建築物罪 (C)刑法第三五四條之毀損一般物品罪 (D)刑法第一四九條之妨害秩序罪
641.已婚之中華民國人,在美國註冊登記重為婚姻者,應: (A)成立重婚罪 (B)俟歸國後處以重婚罪 (C)成立詐術結婚罪 (D)無罪
642.下列何種犯罪不處罰預備犯? (A)故意殺人罪 (B)故意重傷害罪 (C)普通強盜罪 (D)擄人勒贖罪。
643.夜間侵入住宅竊盜,其犯罪之著手時點,依我司法實務見解,下列何者係屬正確? (A)侵入住宅時 (B)接近財物進而物色財物時 (C)已接觸到所欲竊取之物時 (D)足以導致財物支配權轉移之掌握時。
644.甲槍殺乙,乙於負傷被送醫途中,因救護車發生重大車禍而死亡,對於乙之死亡,甲之刑責為何? (A)故意傷害致死罪 (B)過失致死罪 (C)故意殺人未遂罪 (D)故意殺人既遂罪。
645.甲與乙於高樓樓頂護牆邊,因細故發生爭執,甲出手掌摑乙臉,乙因及時閃避未被擊中,但卻因而失足墜樓身亡,則甲之刑責為何? (A)傷害致死罪 (B)重傷害致死罪 (C)過失致死罪 (D)傷害致死罪與過失致死罪,想像競合從一重處斷。
646.甲欲殺乙,於著手實行,未達可生結果之程度時,因發現對象有所錯誤,乃停止其殺害之行為,則甲之殺人行為,依我司法實務見解,係屬下列何者: (A)無罪 (B)中止未遂 (C)不能未遂 (D)普通未遂。
【已刪除】647.甲乙丙丁四人於乙宅謀議共同行竊,甲因突然身體不適,留在乙宅守侯,遂由乙丙丁三人共同前往機場行竊旅客財物得逞,依我司法實務見解,甲應負何刑責? (A)普通竊盜罪之共同正犯 (B)結夥加重竊盜罪 (C)普通竊盜罪之教唆犯 (D)結夥加重竊盜罪之教唆犯。
【已刪除】648.就殺人罪而言,刑法第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之未遂教唆,下列何者不在其適用範圍? (A)被教唆人未因教唆而萌生殺人之決意 92 (B)被教唆人因教唆而萌生殺人之決意,但未進入預備之階段 (C)被教唆人因教唆萌生殺人之決意,但隨即決意放棄實施 (D)被教唆人因教唆萌生殺人決意並進而著手殺人,但因意外障礙而未遂。
649.因身分或其他特定關係成立之罪,其共同實施或教唆幫助者,雖無特定關係,仍以共犯論。其所謂之「身分或其他特定關係」,在該罪之法定要件中,其性質係屬: (A)不法要件 (B)罪責要件 (C)客觀處罰條件 (D)加重處罰條件。
複選題
650.刑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得沒收或應沒收之物,下列何者不屬之? (A)歹徒自製持以殺人之手槍 (B)歹徒寄交事主之勒贖信 (C)於公共場所賭博贏得之現金 (D)被告自製用以偽造信用卡之機具。 .
651.刑法第四十一條第一項有關得易科罰金之罪,其最重本刑頇為有期徒刑幾年以下之刑之罪?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
【已刪除】652.罰金易服勞役折算一日之數額,依大法官釋字第一二一號解釋及罰金罰鍰提高標準條例之規定,下列新台幣之數額,何者不在折算標準之列? (A)一百元 (B)三百元 (C)六百元 (D)九百元。
653.甲與友人整晚飲酒作樂,清晨時,甲已爛醉,卻仍執意開車回家,途中因酒精效力發作,駕駛失控,撞死在路肩打掃的清潔隊員。試問甲成立何罪? (A)過失致死罪 (B)過失致死與不能安全駕駛想像競合從一重處斷 (C)過失致死與不能安全駕駛數罪併罰 (D)故意殺人罪 (E)以上皆非
654.依新修正刑法規定,行為人於行為時欠缺不法意識,如有正當理由且無法避免者,其法律效果為何? (A)阻卻構成要件該當 (B)阻卻違法 (C)阻卻罪責 (D)阻卻客觀歸責
655.依新修正刑法規定,行為不能發生犯罪之結果,又無危險者,其法律效果為何? (A)不罰 (B)免除其刑 (C)減輕其刑 (D)減輕或免除其刑
656.警察逮捕通緝犯甲時,甲拒捕並與警察扭打在一起,其間甲搶奪警察配槍,在雙方互相拉扯,槍口朝向警察胸部之際,甲扣下扳機,由於警察行動前疏忽未裝填子彈,幸未受害。其中甲向警察開槍之行為成立何罪? (A)普通殺人未遂罪 (B)殺人未遂之不能犯 (C)殺人未遂之中止犯 (D)殺人未遂之準中止犯
657.甲為被害人丙的直系血親卑親屬,甲教唆朋友乙殺丙,乙應允並將丙殺害。試問乙之刑責為何? (A)以殺直系血親尊親屬論罪科刑 (B)論以殺直系血親尊親屬罪,科以普通殺人罪之刑 (C)論以普通殺人罪,科以殺直系血親尊親屬罪之刑 (D)以普通殺人罪論罪科刑
658.依新修正刑法之規定,有關刑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刑分為主刑、從刑及保安處分 (B)罰金係以百元作為計算單位 (C)有期徒刑遇有加重時得加至三十年 (D)從刑僅有褫奪公權及沒收二種
659.依新修正刑法之規定,有關刑罰適用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緩刑宣告期間以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為限 (B)自首效力為減輕或免除其刑 (C)科刑應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 (D)受徒刑之執行而有悛悔實據者即得予以假釋
660.依現行刑法規定及實務裁判見解,有關結果加重犯之成立要件及其適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行為人對於加重結果至少要有間接故意 (B)對於加重結果發生之預見係指客觀上能預見之情形而言 (C)普通傷害致死罪之基本構成要件行為可以是未遂 (D)基本構成要件行為與加重結果之間不頇具備條件因果關係
661.甲於餐廳與乙發生口角,遭乙痛毆後逃離現場。甲心有不甘,於一小時後夥同友人數名重返餐廳,將仍在用餐的乙打成重傷。甲之行為是:(A):正當防衛(B):緊急避難(C):自助行為(D):犯罪行為
662.下列何種物品,我國刑法規定不得予以沒收?(A):違禁品(B):屬犯人所有,供犯罪所用之物(C):屬犯人所有,供犯罪預備之用(D):因犯罪所得之物而非屬於犯人者
663.甲本想只打瞎乙的眼睛,不料下手過重把乙給打死了,甲係犯何種罪名?(A):甲犯傷害致死罪(B):甲犯過失致死罪(C):甲犯過失重傷致死罪(D):甲犯重傷害致死罪
664.行為人對於犯罪事實之發生,按其情節應注意並能注意而不注意者,稱為:(A):直接故意(B):過失(C):錯誤(D):未必故意
665.我國現行刑法第二條第一項規定,稱之為:(A):罪刑法定主義(B):從舊從輕主義(C):禁止類推原則(D):微罪不舉原則
666.甲受雇於某公司擔任外務員,每日從事送貨工作,某日,送貨途中不慎撞倒路人,經送醫後,隔日因傷重死亡。試問:甲之行為成立何罪(A)傷害致死罪(B)業務過失傷害罪(C)業務過失致死罪(D)過失致死罪
【已刪除】667.某甲為慣竊。法院得於其刑期執行前,對甲施以何種保安處分?(A)禁戒處分(B)保護管束(C)強制工作(D)強制治療
668.數罪併罰,其執行刑,最多為幾年?(A):二十年(B):二十五年(C):三十年(D):四十年
669.甲、乙共同行竊,由甲負責把風,乙進入室內竊取財物,對乙而言,甲為(A): 從犯 (B): 教唆犯 (C): 牽連犯 (D): 共同正犯
670.下列何者所為之犯罪行為不罰 (A): 精神耗弱人 (B): 滿八十歲以上之人 (C): 未滿14歲人 (D): 瘖啞人
671.下列何者為侵害國家法益之犯罪? (A): 重婚罪 (B): 誣告罪 (C): 普通竊盜罪 (D): 詐欺罪
【已刪除】672.乙明知甲有意越獄逃亡,事先將梯子置於監獄圍牆旁,但甲不知梯子是乙所準備,乙的行為構成刑法脫逃罪的 (A) 共同正犯 (B) 從犯 (C) 牽連犯 (D) 教唆犯
【已刪除】673.某甲為慣竊。法院得於其刑期執行完畢後,對甲施以何種保安處分? (A) 禁戒處分 (B) 保護管束 (C) 強制工作 (D) 強制治療
674.為避免自己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上之急迫危險所為之行為,不負損害賠償之責,法律上稱之為:(A): 緊急避難 (B): 正當防衛 (C): 義務衝突 (D): 自助行為
675.犯最重本刑為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必頇在幾年內對其進行追訴?(A): 五年 (B): 十年 (C): 二十年 (D): 三十年
676.對於累犯,法院加重其刑至:(A) 四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 二分之一 (D)不得加重
677.協助好友乙殺害乙的父親,甲應依何罪科處刑罰?(A)普通殺人罪 (B)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 (C)過失致死罪 (D)強制罪
678.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反其本意者,稱為:(A): 直接故意 (B): 有認識的過失 (C): 間接故意 (D): 無認識的過失
679.甲與女友乙分手後,懷恨在心,乃調製並對乙潑灑腐蝕性極強之王水,企圖毀容。但甲不知因自己的 疏忽,已將王水調製成香水,乙毫髮未傷,甲之行為是:(A): 障礙未遂 (B): 不能未遂 (C): 中止未遂 (D): 意圖未遂
680.公務員收受賄賂而為違背職務之行為,行賄人與公務員何者有罪? (A): 二者皆有罪 (B): 公務員有罪,行賄人無罪 (C): 公務員有罪,行賄人行賄金額在新台幣一萬元以下者無罪 (D): 公務員有罪,行賄人行賄金額在新台幣十萬元以下者無罪
681.甲教唆乙殺害丙,但乙不為所動。甲應以何罪處罰之? 95(A): 教唆殺人未遂 (B): 教唆殺人既遂 (C): 預備殺人 (D): 不構成犯罪
682.關於刑法中之故意,下列敘述何者為錯誤?(A): 分為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 (B): 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為原則 (C): 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明知並有意使其發生者,為間接故意 (D): 間接故意又稱之為未必故意
683.關於刑法中之阻卻違法事由,下列敘述何者為錯誤? (A): 依法令之行為,可阻卻違法 (B): 依所屬上級公務員命令之行為,必可阻卻違法 (C): 業務上之正當行為,可阻卻違法 (D): 未過當之正當防衛,可阻卻違法
【已刪除】684.下列何者不是刑法的制裁? (A): 罰鍰 (B): 無期徒刑 (C): 拘役 (D): 沒收
685.關於刑法上之責任能力,下列敘述何者為錯誤? (A): 未滿十四歲人之行為不罰 (B): 故意飲酒後因心神喪失所為之犯罪行為,仍應處罰 (C): 滿八十歲人之行為,應減輕其刑 (D): 精神耗弱人之行為,得減輕其刑
686.甲為犯罪幫派的首領,計劃犯罪,並指揮督導乙、丙犯強盜殺人罪,甲成立該罪的:(A): 教唆犯 (B): 幫助犯 (C): 共同正犯 (D): 間接正犯
687.行刑權時效期間,依刑法規定,應自何時起算?(A): 檢察官起訴時 (B): 地方法院判決時 (C): 高等法院判決時 (D): 裁判確定之日
688.行為人開一槍,在殺人之外並毀物,即一個開槍行為而觸犯殺人罪與毀損罪,刑法上稱之為: (A): 法律競合 (B): 想像競合 (C): 牽連犯 (D): 數罪併罰
【已刪除】689.下列何種物品,我國刑法規定不得予以沒收? (A) 違禁品 (B) 屬犯人所有,供犯罪所用之物 (C) 屬犯人所有,供犯罪預備之物 (D) 因犯罪所得之物而非屬於犯人者
690.下列何種人員,刑法上規定,不得為自己的緊急危難而避難? (A): 船長 (B): 老師 (C): 領隊 (D): 市長
691.刑法上對於年滿八十歲的人犯罪時,得予: (A): 免除其刑 (B): 得減輕其刑 (C): 赦免 (D): 保安處分
692.甲本欲殺乙,竟誤認丙為乙,而將丙殺死,則甲成立:(A): 殺人既遂罪 (B): 過失致死罪 (C): 殺人未遂罪與過失致死罪 (D): 殺人未遂罪
693.未滿十八歲之人,如果殺害父母親,是否會受到刑罰制裁?(A): 不會,因未滿十八歲人之行為,不罰 (B): 會,但不得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C): 會,仍可以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D): 不會,因未滿二十歲人之行為,不罰 96
694.甲、乙同舟,遇風將溺,乙奪甲之救生圈,致甲溺死,乙之行為應受到何種制裁?(A): 罰金 (B): 罰鍰 (C): 六個月以下有期徒刑 (D): 不罰
695.以下何者,如以非法方法使其發生不正確之結果,成立妨害考試罪?(A): 大學入學考試 (B): 公務人員高等考試、普通考試 (C): 中小學資優生入學考試 (D): 博士班入學考試
複選題
696.下列何者,非屬保安處分?(A)強制工作 (B)強制治療 (C)感化教育 (D)緩刑
697.甲與乙共同將丙拉出毆打,甲更於丙欲逃去時將之抱住不放,使乙得下手殺死丙。就丙之死亡:(A): 甲為幫助犯,乙為正犯 (B): 甲為教唆犯,乙為正犯 (C): 甲與乙均為共同殺人之正犯 (D): 甲為預備犯,乙為正犯
698.以下何者並非阻卻違法事由?(A): 依法令之行為 (B): 正當防衛 (C): 欠缺違法性認識者 (D): 緊急避難
699.刑可分為主刑與從刑;以下何者屬於從刑? (A): 死刑 (B): 褫奪公權 (C): 拘役 (D): 罰金
700.我國刑法規定,滿幾歲之人頇負完全的刑事責任? (A): 二十歲 (B): 十四歲 (C): 十六歲 (D): 十八歲
701.依照我國刑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下列何者非自由刑? (A): 有期徒刑 (B): 無期徒刑 (C): 拘留 (D): 拘役
702.依我國刑法第八十七條之規定,因心神喪失而不罰之犯罪者,得作如何處分? (A): 得令入感化教育處所,施以感化教育 (B): 得令入相當處所,施以監護 (C): 得令入相當處所,施以禁戒 (D): 得令入相當處所,強制治療
703.依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條規定,吸食鴉片者有罪,倘不吸食而吞食者,又如何? (A): 罪刑法定主義,既未吸食,當然無罪 (B): 類推適用,有罪 (C): 擴張解釋,有罪 (D): 體系解釋,有罪
704.依刑法第七十四條規定,法院得宣告緩刑者,其必頇受多久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之宣告? (A): 六個月 (B): 一年 (C): 二年 (D): 三年
705.依我國刑法之規定,下列何種人之行為不罰?(A): 未滿十四歲之人 (B): 未滿十八歲之人 (C): 未滿二十歲之人 (D): 滿八十歲之人
706.刑法追訴權之時效,依本刑之最高度計算。本刑為一年未滿有期徒刑者,其追訴權時效多久?(A): 十年 (B): 五年 (C): 三年 (D): 一年
707.對於一定之犯罪行為,判令犯罪者繳納一定金錢之刑罰為下列何者? 97(A): 罰鍰 (B): 罰金 (C): 罰款 (D): 罰錢
708.下列何者不是犯罪成立之要件? (A): 罪責 (B): 行為能力 (C): 違法性 (D): 構成要件該當性
709.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 教唆犯為從犯的一種 (B): 對從犯之處罰應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C): 幫助犯必頇以被幫助者知情為條件 (D): 教唆犯,依其所教唆之罪處罰之
710.將犯罪構成要件之一部份,委諸其他法律或命令規定者,稱為: (A)空白刑法 (B)特別刑法 (C)狹義刑法 (D)形式刑法
711.外國人在中華民國領域內犯罪者,原則上應適用: (A)外國人本國法 (B)中華民國刑法 (C)國際公法 (D)國際私法
712.甲殺乙,於乙尚未死前心生悔悟,將乙送醫救治,但終因失血過多身亡,甲之行為應成立: (A)殺人之障礙未遂罪 (B)殺人之中止未遂罪 (C)殺人之不能未遂罪 (D)殺人既遂罪
713.我國司法實務,不承認下列何種犯罪類型? (A)間接正犯 (B)共謀共同正犯 (C)過失共同正犯 (D)片面幫助犯
714.成年男女同居後生子,因該子有明顯先天性疾病,男女兩人乃商量於該子出生後三日,將其棄於人煙罕至之地致死,該男應處以何罪? (A)母殺嬰罪之共同正犯 (B)父殺嬰罪 (C)母殺嬰罪之幫助犯 (D)普通殺人罪
715.甲犯竊盜罪,受六個月有期徒刑之確定判決,並易科罰金完畢後,次日又再犯竊盜罪,甲第二次犯行係屬: (A)累犯 (B)連續犯 (C)繼續犯 (D)抽象危險犯
【已刪除】716.下列何者,難以認為係牽連犯? (A)殺人後遺棄屍體 (B)在強盜現場殺人 (C)為侵占贓物而縱放人犯 (D)出示假刑警證詐財
717.甲於七月一日犯竊盜罪,七月五日犯傷害罪,兩罪應屬: (A)想像競合犯 (B)牽連犯 (C)連續犯 (D)數罪併罰
718.依司法實務見解,向下列何者自首不生自首之效力? (A)檢察官 (B)憲兵 (C)調查員 (D)立法委員
719.下列何者不屬於阻卻違法事由? (A)依法令之行為 (B)正當防衛 (C)業務上正當行為 (D)違法認識之可能性
720.依刑法規定,有二種以上刑之加重者,遞加之,其原因係: (A)有利於被告 (B)不利於被告 (C)如此才能與併加之結果相同 (D)為求易於計算
721.依現行刑法規定,假釋中更犯罪,但判決確定在假釋期滿後者,其假釋: (A)已不得撤銷 (B)得撤銷亦得不撤銷 98 (C)應撤銷 (D)假釋業已到期,故無所謂撤銷問題
【已刪除】722.以詐術使十九歲之女子脫離家庭,應屬: (A)詐欺罪 (B)妨害自由罪 (C)略誘罪 (D)和誘罪
申論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