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線上測驗
登入
首頁
>
公職◆刑法
> 無年度 - 刑法測驗題#6166
無年度 - 刑法測驗題#6166
科目:
公職◆刑法 |
選擇題數:
25 |
申論題數:
0
試卷資訊
所屬科目:
公職◆刑法
選擇題 (25)
甲對公務員乙行使不違背職務之賄賂行為。試問:甲之行為成立何罪? (A)圖利罪(B)不違背職務行賄罪 (C)準行賄罪(D)不成立犯罪
甲帶著八歲的兒子逛百貨公司,要兒子趁著店員不注意,將一隻泰迪熊玩具藏在衣服裡面。甲的行為屬於下列何者? (A)竊盜罪的間接正犯(B)詐欺罪的間接正犯 (C)侵占罪的間接正犯 (D)不成立犯罪
甲是一間公司出納,其母乙因股票套牢,慫恿甲將公款暫時挪用,供乙償還銀行貸款,下列關於甲乙兩人犯罪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成立普通侵占罪的共同正犯 (B)甲成立業務侵占罪的正犯,乙成立普通侵占罪的正犯 (C)甲成立業務侵占罪的正犯,乙不成立犯罪 (D)甲乙成立業務侵占罪的共同正犯
甲之交往多年女友遭乙追走,甲極為憤怒,但又沒膽去教訓乙出氣,於是甲決定藉酒壯膽。某日,甲把自己灌醉之後,前往乙之住處,適逢乙正要回家,甲在意識不清的狀態下,將情敵乙毆傷出氣。依據民國九十五年 七月一日 施行的修正刑法,對甲該如何處斷? (A)甲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故不罰 (B)甲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得減輕其刑 (C)甲仍舊構成傷害罪 (D)甲是基於義憤而傷人,應減輕其刑
依據民國九十五年 七月一日 施行的修正刑法,對於未發覺之罪自首而受裁判者,其刑罰效果是: (A)得減輕其刑(B)必減輕其刑 (C)不再減輕其刑(D)視犯罪之類型分別規定
民國九十五年 七月一日 施行之修正刑法,刪除了下列何者規定? (A)連續犯(B)加重結果犯(C)過失犯(D)教唆犯
設甲於民國九十五年 十月一日 在台北市路邊竊得乙所有之汽車一輛,隔天又在桃園市區路邊竊得丙所有之汽車一輛。問甲以上行為構成何罪? (A)加重竊盜罪(B)連續竊盜罪(C)常業竊盜罪(D)兩個竊盜罪
設甲男為同性戀者,某日在酒吧內向乙男求歡未遂,憤而持刀強押乙男至汽車旅館為其「口交」,乙男被迫只好屈服。問甲男之行為構成: (A)加重強制性交罪(B)加重強制猥褻罪 (C)重傷害罪(D)加重強制罪
依據民國九十五年 七月一日 施行的修正刑法,教唆犯是屬於: (A)共同正犯(B)間接正犯(C)共犯(D)身分犯
下列那一種行為構成刑事犯罪? (A)酒醉不省人事而駕車(B)亂丟煙蒂(C)隨地小便(D)闖紅燈
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 (A)以一罪論(B)併合處罰之 (C)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D)不適用減輕或免除其刑規定
下列何種犯罪,行為人若在中華民國領域外犯之者,仍適用我國刑法: (A)輕傷罪(B)通姦罪(C)海盜罪(D)窃盜罪
甲女殺害其一歲之幼子,則: (A)甲犯普通殺人罪(B)甲犯殺直系血親卑親屬罪 (C)甲犯生母殺嬰罪(D)甲犯加工殺人罪
下列各項刑之種類中,何者屬於刑法上的從刑? (A)罰金(B)罰鍰(C)拘役(D)沒收(E)褫奪公權
以下何者,欠缺責任能力? (A)瘖啞人(B)心神喪失人(C)精神耗弱人(D)滿八十歲人
甲教唆乙去殺害甲的父親丙,乙因而將丙殺了;則: (A)乙犯普通殺人罪(B)乙犯殺直系血親尊親屬罪 (C)乙犯殺人教唆罪(D)乙犯教唆殺人罪
行為人對於犯罪事實之發生,按其情節應注意並能注意而不注意者,稱為: (A)直接故意(B)過失(C)錯誤(D)未必故意
以下何者並非阻卻違法事由? (A)依法令之行為(B)正當防衛(C)欠缺違法性認識者(D)緊急避難
刑法第一條規定:「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在學理上一般通稱此規定為: (A)罪刑法定主義之規定(B)不溯及既往之規定 (C)新法改廢舊法之規定(D)除罪化之規定
下列何者為侵害國家法益之犯罪? (A)重婚罪(B)誣告罪(C)普通竊盜罪(D)詐欺罪
公務員就主管或監督之事務之違背法令圖私人不法利益,認識到何種程度,才有可能構成公務員圖利罪? (A)確信(B)明知(C)推測(D)容忍
依我國刑法規定,對於累犯之制裁為: (A)加重本刑一倍(B)與本刑相同,但不能假釋 (C)加重本刑至二分之一(D)一律處無期徒刑
依據刑法所保護之法益加以區分,妨害秩序罪係屬於: (A)侵害國家法益之罪(B)侵害社會法益之罪 (C)侵害個人法益之罪(D)侵害經濟法益之罪
甲、乙共同行竊,由甲在外把風,乙入室內竊取財物。甲屬於: (A)教唆犯(B)幫助犯(C)共同正犯(D)間接正犯
刑罰中之褫奪公權,係屬於何種制裁? (A)生命刑(B)自由刑(C)資格刑(D)財產刑
申論題 (0)